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983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解析】根据“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表明议会战胜王权恢复了议会的权利,故D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排除B;1689年权利法案

3、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制并没有结束,排除C。【答案】D2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这表明在当时英国A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解析】根据“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大部分辉格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对英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宪政传统的恢复,而英国素来就有良好的政治秩序和宪政传统,英国自古以来就有“王在法下”观念及议会

4、限制和监督王权制度的传统,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C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主要说明光荣革命的合理性,而非挑战光荣革命成果,B错误;材料反映光荣革命是恢复历史传统,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答案】C3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解析】根据“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结合所学可知,1688

5、光荣革命,议会战胜了王权,国会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A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开始确立,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以后英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错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使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并非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C错误;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不可能解决,D表述太绝对,错误。【答案】A4光荣革命之前,国王大权独揽,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 这表明光荣革命后的英国A国家行政大权已经牢牢掌握在议会的手中B国王只保留了最高国家权力象征性的地位C制度变迁以暴力革命的方式顺利

6、完成了权力的交接D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实现了权力的转移【解析】A选项错误,光荣革命之后国王权力也有一定的反复;B选项错误,国王还有任命首相等其他权利;C选项错误,光荣革命的形式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并没有暴力革命;D选项正确,这是光荣革命的特点。【答案】D5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在议会的相继通过,标志着议会制在英国真正确立。这是因为英国A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议会成为高于王权的最高立法机关C资产阶级赢得了反君主专制的胜利D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解析】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基础,1701年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

7、这使得议会被确认为凌驾于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制在英国真正得以确立,故B项正确;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A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赢得了反君主专制的胜利,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确立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排除D项。【答案】B6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时期,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下院成为议员。英国议会出台这一决议的目的是A确保权利法案实施B结束国王专制权力C置内阁于议会控制之下D防止首相滥用职权【解析】从材料中“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

8、下院成为议”可以看出内阁大臣的选举需要有议会成员的身份,所以此举是为了权利的制衡,本题选择C项。A、B两项错在本题没有涉及到王权;D项说法过于具体,除首相外还有其他内阁成员。【答案】C7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这反映了英国A国家权力逐渐向内阁倾斜B首相、国王和议会互相制约C议会成为政党角逐的中心D责任制内阁不断发展和完善【解析】根据“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说明英国代议制的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反映了责任制内阁不断发展和完善,D正

9、确;沃波尔的辞职,和小皮特的继续任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都是议会的信任和支持,并不能体现国家权力逐渐向内阁倾斜,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首相和议会互相制约,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答案】D8卢梭十分欣赏希腊人的民主,认为凡是人民所需要做的事情都由人民来做。他还对当时英国的议会进行斥责,认为英国人民只有在选举期间是自由的,一旦议员被选出来后英国人民就变成奴隶了。这段话旨在说明A卢梭否定英国君主立宪制B“人民主权论”已经过时C社会契约论的优势很明显D英国代议制具有局限性【解析】根据“英国人民只有在选举期间是自由的,一旦议员被选出来后英国人民就变成奴隶了”可知,卢梭认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不能实

10、现真正的民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D正确;材料强调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局限性,并非否定英国君主立宪制,排除A;人民主权符合政治民主化趋势,并不过时,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社会契约论,排除C。【答案】D9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C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D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解析】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光荣革命后的国王并非直接统而不治的,材料中王权的反弹恰恰表明“君主立宪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曲折性与渐

11、进性,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故D正确;A只是表面现象,排除;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对王权进行了约束,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B错误;根据所学和材料信息可知,国王并非“肆意扩张权力”,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故C错误。【答案】D10在独立之初,虽然美国组建了邦联政府,但并未赋予它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所应有的权力;1787年联邦宪法也通过分权制衡、列举政府权力等方式,对联邦政府作了全方位约束,导致这一历史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B殖民地时代的经历和认识C南北各州存在严重的分歧D广大民众的利益无从体现【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中反映的是美国的地方州的权利得到充

12、分的保护,这是由于英国人在北美进行殖民的时候,殖民地的权利是自由形成的,所以出现材料中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中对联邦政府的约束和对地方各州权力的重视,实际上是殖民地时代的经历和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对权力的制约和民主的重要性,故B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因素,故A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南北各州分歧是否严重,故C排除;材料所体现的与人民利益无关,故D排除。【答案】B11有学者认为,对1787年的美国来说,必须通过回到“君主”,即通过类似于君主制的设计,才能使13个殖民地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政治体。这一看法是基于,当时美国A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B深受英国政体的影响C

13、邦联体制的弊端凸显D有实行君主制的传统【解析】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中央权力较弱,地方权力较大,“才能使13个殖民地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政治体”正说明地方权力的分散性,正确;材料论述的是邦联制体制,不是三权分立体制,错误;美国实行的是共和制,不是受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影响,错误;美国是英国殖民地,没有君主制的传统,错误。【答案】C12美国宪政历程记载,从1793年后至今的两百多年间,提交国会的宪法修正案有5000余件之多,但只有17条修正案被四分之三的州批准并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这表明美国A州和联邦政府间的分权与制衡B参议院议员代表各州利益C各州拥有处理本州事务的权利D州政府凌驾联邦政府之上【解

14、析】从题干材料“只有17条修正案被四分之三的州批准并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可知宪法修正案必须由足够数额的州同意才能成为宪法一部分,体现出各州有制约国会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故B、C两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两者相互制衡。【答案】A131865年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这一规定A为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C加强了公民与联邦政府的联系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解析】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

15、正案是在南北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得出限制州的权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是规范合众国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限制州对公民权力的限制和滥用,保障公民的权利,故C项正确;从这个法律条款中能够保障黑人的权利,但是没有消除美国的种族歧视,故D项错误。【答案】C1418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困境;1803年,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确立了美国司法制度中最具经典意义的司法审查原则。这说明美国宪政史上A妥协促进了共和政体的确立B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C分权

16、制衡原则是妥协的产物D党派之争催生司法审查制度【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困境”和“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说明在美国宪政史上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故答案为B项。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分歧在于联邦制和邦联制,不在于共和政体,妥协的结果是美国确立联邦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不同政治派别在分权制衡原则上存在分歧,因此也就不存在妥协,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党派之争对确立司法审查原则产生影响,而不是对司法审查制度本身的确立产生影响,排除D项。【答案】B15尽管过去几年已经发生多起震惊全美、死伤众多的恶性枪击案,民众在

17、要不要控枪问题上反应强烈,但在美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大选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有意回避控枪问题。这表明A在具体议题上美国两党的政策和主张没有明显差别B美国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发生了变化C两党竞选过程中形成的议题不反映民意D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利游戏【解析】该题考查国家的阶级性,民众在要不要控枪问题上反映强烈,而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都有意回避,表明两党制的实质没有改变,仍然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两党为争夺选票,会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故C不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在具体议题上美国两党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差别;B错误,美国两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的

18、差别是充当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普通百姓没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利益集团主要依靠金钱干预政治,所以利益集团对美国总统选举有着一定的影响,故答案应选D。【答案】D16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A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B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程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解析】材料中“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所反映的是旧世界

19、的势力的强大与共和派的反复斗争,体现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程,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并且这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坚定的信仰对革命是很重要,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更突出暴力革命无法解决的旧势力,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B17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D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解析】材料中“17世纪中后期的英

20、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说明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都强调财产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故答案为B项。A项,“财产的不平等”不利于下层民众,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项,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的结论,排除。【答案】B18法国革命之初,仿效英国,在1791年宪法中宣布“路易十六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后,1884年法

21、国议会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一决议的通过说明法国A违背了英国制度创新的理念B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C树立了法律至上的宪政观念D解决了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材料中的法国经过近百年的斗争,从“仿效英国”进行君主立宪到最终确立共和政体,体现出它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故B正确;选择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并不违背制度创新的理念,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树立法律至上的宪政观念,而是反映法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故C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法国解决了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故D排除。【答案】B19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

22、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A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B法国已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C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D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解析】根据“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可知材料中恩格斯强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对法国工人运动的积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描述法国工人可以组织一个政党,而非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B项错误;C项无法从材料中判断,排除;材料反映法兰西第三共和

23、国的建立对法国工人运动的积极影响,并非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排除D项。【答案】A20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但随即又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总统的科学决策B防止法国的君主复辟C彰显法国的民主运作D消除农民的保皇思想【解析】法国总体掌握行政大权,但“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说明权力受到限制,这是因为法国共和制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为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采取限制总统权力的措施,故B正确;“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目的是限制总统的权力,排除A;C不是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的主要目的,排除;材料反

24、映中央权力运作的问题,与消除农民的保皇思想无关,排除D。【答案】B21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这导致的结果是近代A德意志统一后军事快速发展B德国政治有很强的保守性C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普鲁士操纵德国联邦议会【解析】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中,部分子嗣被鼓励参军,凭借军功获得爵位,成为国家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容克贵族相对于资产阶级而言是落后和保守的阶层,故B项正确。军事发展体现在军队训练和军事武器装备进步及国家军事工业实力或者技术的强大,这些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A项错误;普鲁

25、士的资产阶级力量虽然比英国等先进国家弱小,但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足造成的,不是容克贵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造成的,故C项错误;德国联邦议会是各邦派代表组成的,材料没有说明普鲁士操纵联邦议会,故D项错误。【答案】B22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又颁行的意外事故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禁止妇女儿童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到1894年,德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1910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这说明A统一后的德国专制色彩浓厚B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C德国用议会来粉饰专制统治D德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

26、心【解析】材料表明,德国颁布社会保障立法和召开国际会议保护劳工利益,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体现了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B正确;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23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A出于政治独立和争夺霸权的需要B兼顾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C具有民众认同与政治威权的基础D适应了德国政治民主化发展趋势【解析】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

27、制的建立受到当时德意志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斗争、经济发展 现状、历史文化传统、原有的政治体制和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材料说明影响德意志帝国建立二元制 君主立宪制的因素是容克阶级领导统一战争的胜利和统一帝国的建立,这为其建立维护贵族权益的二元 制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民众认同与政治威权的基础。、三项不符合材料意思。【答案】C24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英、美、德、法B德、英、法、美C法、美、德、英D英、美、法、德【解析】 “循序渐进”体现

28、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的特点,“独辟蹊径”是美国确立总统共和制政体,“借尸还魂”是指德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保留浓厚的专制色彩,“循环往复”是指法国共和制和君主制的长期斗争。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B、C、D三项。【答案】A第II卷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这些措施都没有背离明太祖建国的任何基本制度上的设想;相反的倒是弥补了现存制度的缺陷,它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

29、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摘自(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后来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宣告辞职,从而开创

30、了一个重要的宪法上的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内阁首相小威廉庇特试图通过改革内阁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起先未得到下议院赞同,庇特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们的支持,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自此之后,在英国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内阁)可以解散它(议会),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数派去组阁。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制建立的主要政治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后近百年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演变的

31、主要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不同点。(6分)【解析】(1)由“制度化”、“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从制度建设和王权强化两方面概括影响。(2)第一小问,由“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到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到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可以解散它,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

32、数派去组阁”,从行政权转移、国王与内阁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三方面来概括阶段特征。第二小问,从国王与议会权力的消长来概括趋势,材料表明王权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长。(3)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主要不同点要注意把握两者的最大区别,明朝内阁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成为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保障;而英国内阁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答案】(1)影响:有效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强化;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并影响后世;埋下宦官专权等腐败政治现象的隐患。(2)阶段特征:由国王掌控行政权到大臣掌握行政权,产生责任制内阁;由国王控制内阁到内阁从属于议会;议会中的下议院对内阁具有否决权和

33、组阁权。发展趋势: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3)不同点:明朝内阁制是君主权力加强的产物,成为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就是封建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的过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成长的过程。26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总是通过某种机制的运转来实现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

34、消亡。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近代政体实行这种“均衡”的具体表现。(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9分)【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根据178

35、7年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近代政体实行这种“均衡”的具体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并联系所学有关史实,从两国政治体制各自的特点来回答,如英国的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制衡,美国的三权分立。(2)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应当联系所学,从美国民主继承了英国议会制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来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中“妥协”的表现,可以联系所学,从联邦制和两院制的设置等等来说明。【答案】(1)英国:议会和内

36、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是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2)理解:美国的民主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度传统;美国民主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妥协: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宪法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缓和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2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870年7月

37、14日,俾斯麦发表了挑战性的“埃姆斯电报”,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月2日,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双方在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百度百科材料二 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大众只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就可以实现人们美好的制度愿景。因此,在法国充斥各种理念,与之相对的是各种固执己见的政治派别。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

38、定存在肖艳银从历史看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特点(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的历史影响。(7分)(2)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存在着哪些“不同的政治派别”?结合史实说明当时的法国是如何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存在”的政治制度的。(9分)【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1870年7月14日,俾斯麦发表了挑战性的埃姆斯电报,触怒了法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宣战。”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是普法战争。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德国统一推动了德意志经济和政治发展、法国战败失去霸主地位和引发巴黎公社等角度来组织回答。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

39、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主要有保皇派和共和派两个派别。第二问结合法国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保皇派、共和派妥协最终“一票共和”,以法律形式建立起民主共和制的史实来说明即可。【答案】(1)战争:普法战争。影响:使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颁布了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被迫割地赔款,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或“改变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也可);法国进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引发巴黎公社革命。(写出4点即可) (2)派别:共和派、保皇派。说明:工业革命后,法国工业资产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力量也随之增强(或“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1875年,共和派与保皇派达成妥协,最终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制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