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10.2平移10.2.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1370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10.2平移10.2.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10.2平移10.2.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10.2平移10.2.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平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要明确平面图形的平移变换,不少平面图案都可以看作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沿着上下或左右的方向,平移若干次而成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让学生通过各种图形的平移,体验感受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平移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发现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间的关系。教学关键: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投影:引言及插图。2、回忆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3、观察图片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与手扶电梯上的人,回答以下问题:(1)传送带上每台电视机做什么运动?手扶电梯上的人呢?(2)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呢?(3)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4)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课件演示

3、),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引出内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出本节课研究内容:图形的平移。二、探究新知1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它由什么要素决定?3指出图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4试一试。 三、反馈训练、应用提高教材:P113页练习1、2、3四、探究新知2(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1、想一想:(课件演示)(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2、归

4、纳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3、做一做:(课件演示)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讨论后回答。 归纳出“平移”的基本性质:1、形状不变;2、大小不变;3、位置对应;4、平移由移动的方向决定;5、平移由移动的距离决定。五、反馈训练、应用提高1、练习:P117页1、2、32、思考: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说出平移的距离。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观察分析探索概括。2、本节课

5、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3、见作业设计 课 后 反 思:一、所呈素材的选取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平移。但有时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不是数学意义上平面图形的平移。特别是,当我们选来用作学生观察的例子不够典型时,就有可能产生歧义甚至误导。因此,我们就选取移动的传送带、上升的电梯等作为教学平移的例子。这样为后面归纳平移的特点即平移是沿着一条线在运动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我们在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平移的素材时,尽可能提供接近数学概念的本质。二、学生的观察与叙述选择好所呈素材后,在引导学生观察平移的现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着眼于运动的整体。不要被一些细节所纠缠。同时教师也不要作过多的理性

6、的分析和阐述,而应重视学生的感性的认识。因此,学生在叙述平移时,要强调学生说清楚什么在平移。三、难点的突破。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时,平移的方向比较容易判断。但平移的距离即平移的格数就容易出错。因此,平移的距离就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首先老师平移一个图形,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方向比较容易判断。因此,直接让学说出平移的方向)接着让学生说平移了几格?通过议一议,让学生统一认识。知道平移了几格,就要找对应点之间有几格。最后老师小结:判断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了几格时,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找一找(找对应点)二、点一点(在对应点上点点)三、数一数(数出对应点之间有几格)通过以上几步骤,学生很容易掌握了本节课的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