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赫城区箴言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2013湖南一模)图甲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结合免疫知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的就能产生只有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完成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D图乙中mn,dea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2(2分)(2013湖南一模)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B花粉引起人体
2、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红肿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之一D许多流感患者并不用药也可在一周左右痊愈,因为吞噬细胞清除了流感病毒3(2分)(2013湖南一模)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是一个反射弧的 部分结构图,图丙中的a、b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若在c处给予一个刺激,则在a、b、c、d、e、f处能够测到电位变化的是a、b、cB.乙图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糖蛋白,A能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 具有一定流动性Cli图中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a发生一次偏
3、转,b不偏转D.反射时间的长短关键取决于兴奋在乙图中A部分的传导4(2分)(2013湖南一模)图中的曲线X表示某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曲线 Y为某种群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若不考虑迁入 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X与曲线Y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表示环境阻力大小B从bc的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减小,数量逐渐增大C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改良农作物品种可使农作物呈图中曲线X型增长5(2分)(2013湖南一模)如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珊瑚礁体积
4、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6(2分)(2014秋临河区校级期中)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ABCD7(2分)(2014秋哈尔滨校级期末)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Aa8n1Ba8n+1Ca8nDa8n28(2分)(2014定海区模拟)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
5、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9(2分)(2007广东)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10(2分)(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BbCcDd11(2分)(2014秋梧州期末)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
6、两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12(2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水果、蔬菜是用植物激素刺激其生长发育而成熟的,人们担心儿童吃了这类水果、蔬菜后,会出现性早熟科学研究证实:此类水果、蔬菜并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下列有关的解析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与人的性激素的结构不同B植物激素对人的性成熟没有作用C植物激素在水果、蔬菜中含量很低D植物激素不能转化为人的性激素13(2分)(2012秋中山期末)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C细胞分裂素也能促进侧芽的生长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14(2分)(2011鲤城区校级一模)如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15(2分)(2014秋成都期中)抗原和抗体不仅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应,在体外也能进行反应,研究这种反应的方法之一是用琼脂双重扩散法,如图所示,在琼脂片上开孔,在其中加
8、入抗原和抗体,使其在琼脂中扩散,扩散了的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位置发生反应在琼脂中出现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线,把这种线叫沉降线X和Y表示两种抗原,x和y为相应的抗体,图中正确表示沉降线的是()ABCD16(2分)(2009天津)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BCD17(2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
9、,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具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18(2分)(2015沈阳校级模拟)据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的物质释放到的方式是外排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若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019(2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B记忆细胞
10、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前C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D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20(2分)(2012天津校级模拟)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神经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21(2分)(2011秋邵阳期末)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22(2分)(2014通州区二模)如图是胰岛素的作
11、用示意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B葡萄糖通过协助(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C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造成图中受体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23(2分)(2014春株洲校级月考)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24(2分)(2013湖南一模)
12、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25(2分)(2013湖南一模)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再进入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26(2分)(2013湖南一模)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
13、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27(2分)(2013东城区二模)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28(2分)(2015松江区一模)如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
14、正确的是()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C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29(2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都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B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强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都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30(2分)(2014七里河区校级模拟)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5、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中A液减少C图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D图中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二、非选择题(40分)31(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前几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 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如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1)侵入到人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往往先通过图
16、中过程(填标号)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图中过程(填标号)予以消灭(2)图中b的作用是,c的作用是(3)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原因是32(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当B淋巴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表示对抗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其特点是( 3)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17、;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33(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关于植物生长素,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了长期的具体研究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1)实验一、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的是,你的具体改进是(2)实验二、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实验材料:同实验一(小麦胚
18、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二)中画出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如图(二)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理由是(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过程某同学及其他同学对生长素进行的上述探究过程,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相比,缺少的是和34(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
19、回答:(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调节(2)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向传递的(3)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病图丙为生长素类似物的X、Y和Z三种浓度下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2014-2015学年湖南
20、省益阳市赫城区箴言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2013湖南一模)图甲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结合免疫知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的就能产生只有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完成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D图乙中mn,dea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
21、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3、二次免疫的特点:快而强,且此时的抗体数量多解答:解:A、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的就能产生只有,需要抗原的刺激,A正确;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B错误;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小于de段,C错误;D、图乙中mn,dea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浆细胞,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2(2分)(2013湖南一模)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
22、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红肿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之一D许多流感患者并不用药也可在一周左右痊愈,因为吞噬细胞清除了流感病毒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过敏时,致敏靶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局部红肿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作用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所以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A正确;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23、,会造成局部红肿,B正确;C、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二者在血糖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C正确;D、许多流感患者并不用药也可在一周左右痊愈,主要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共同杀死了流感病毒,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2分)(2013湖南一模)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是一个反射弧的 部分结构图,图丙中的a、b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若在c处给予一个刺激,则在a、b、c、d、e、f处能够测到电位变化的
24、是a、b、cB.乙图B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糖蛋白,A能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 具有一定流动性Cli图中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a发生一次偏转,b不偏转D.反射时间的长短关键取决于兴奋在乙图中A部分的传导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甲图中,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c处,可以在a、b、c处测得电位变化,A正确;B、乙图
25、中A表示的是突触小泡,里面储存着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B正确;C、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A点,a发生一次偏转,b不偏转,C正确;D、反射时间的长短关键取决于兴奋在乙图中C部分的传导,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4(2分)(2013湖南一模)图中的曲线X表示某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曲线 Y为某种群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若不考虑迁入 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X与曲线Y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表示环境阻力大小B从bc的过程中,
26、种群增长速率减小,数量逐渐增大C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改良农作物品种可使农作物呈图中曲线X型增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 分析:1、图分析,X代表的是“J”型增长曲线,Y代表的是“S”型增长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b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c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3、“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
27、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J”型曲线与“S”型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可表示环境阻力大小,A正确;B、“S”型曲线中,至时(即图中b点)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至c过程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数量逐渐增大,B正确;C、“S”型曲线达到K值时(图中c点及之后)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正确;D、“J”型曲线增长模式是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发生的,改良农作物品种并不能改变作物生存的环境条件,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5(2分)(2013湖南一模)如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
28、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随着演替的进行,海岛珊瑚礁群落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都是先增多或增大,后趋于平衡解答:解:A、开始时,珊瑚礁中有少量生物,所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故A正确;B、珊瑚礁体积随着演替的进行也在增加,这能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故B正确;C、由图可知,
29、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故C正确;D、珊瑚礁能为鱼提供生产空间,因此演替过程中珊瑚礁体积下降会导致鱼的个体数和鱼的种类下降,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珊瑚礁群落为素材,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了;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6(2分)(2014秋临河区校级期中)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ABCD考点:酶的特性;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高效性
30、、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酶具有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过酸、过碱和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解答:解: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2分)(2014秋哈尔滨校级期末)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
3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Aa8n1Ba8n+1Ca8nDa8n2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因为亲代成鼠数为a:第一代产生的子代为:16=a8;第二代产生的子代为:1616=a82则第n代产生的子代为:a8n解答:解:因为亲代成鼠数为a,并且只有雌鼠(a)产仔,所以根据以上分析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a8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简答到复杂进行分析,明确只有雌鼠能够产生后代,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8(2分)(2014定海区模拟)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
32、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E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3、;位于传入神经上、位于传出神经上、为突触结构解答:解: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所以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B、由于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它仅包含两个神经元,所以该图不是膝跳反射示意图,B错误;C、图中的结构为突触,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正确;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传出神经纤维,兴奋能传导到效应器,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
34、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2分)(2007广东)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缺失也就意味着体内缺乏成熟的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
35、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所以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也就失去了细胞免疫解答:解:该患儿由于没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丧失细胞免疫,A错误;B、体液免疫中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也需要B淋巴细胞的参与,B淋
36、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所以还有成熟的B淋巴细胞,还有部分体液免疫,B正确;C、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所以不影响B淋巴细胞的数量,C错误;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不会增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的细胞类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10(2分)(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BbCcD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分析甲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加大,一条生长曲线受到抑制,这属于根的生长
37、曲线(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另一条生长曲线为茎,P点属于根的曲线,P点含义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变慢,故为d点(重力作用的结果)解答:解:甲图显示P点浓度时生长lcm所需时间较多,即促进作用很弱乙图中由于重力的影响,对根来说:c点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的较快;d点因重力影响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使该侧细胞伸长生长慢对茎来说:生长素的浓度a点b点,a点和b点都促进茎的生长,其中b点生长更快些因此,甲图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d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以及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属于对识图、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11(2分)(2014秋梧州期末)关于甲型H1
38、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均使感染者发烧,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但两者抗原不同2、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因为不同的人的免疫能力不同解答:解:A、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够使患者出现类似的症状,但正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才决定了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病毒,A错误;B、由于人的免疫功能不同
39、,则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不同,B正确;C、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正常人体后,能引发特异性反应,C正确;D、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H5N1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2(2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水果、蔬菜是用植物激素刺激其生长发育而成熟的,人们担心儿童吃了这类水果、蔬菜后,会出现性早熟科学研究证实:此类水果、蔬菜并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下列有关的解析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与人的性激素的结构不同B植物激素对人
40、的性成熟没有作用C植物激素在水果、蔬菜中含量很低D植物激素不能转化为人的性激素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与蔬菜、水果生长相关的最密切的激素是生长素,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引起儿童性早熟的物质主要是性激素,它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固醇类)因此植物激素(生长素)与儿童性激素是不同物质,其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故“激素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解答:解:A、植物激素与人的性激素是不同的物质,其结构也不同,A正确;B、植物激素只作用于植物,对人的性成熟没有作用,B正确;C、据题不能得出植物激素在水果、蔬菜中含量很低,C错误;D、植物激素与人的性激素是不同的物质,植物激素不能转化为人的性激素,D正确故选:C点
41、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3(2分)(2012秋中山期末)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C细胞分裂素也能促进侧芽的生长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实验设计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原则,对照原则,对于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研究通常用空白对照组做实验根据图示分析:对照组是不做任何处理的一组,即丙组是对照组;甲、乙是实验组;甲丙对照说明侧
42、芽附近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侧芽的生长;乙丙对照说明了细胞分裂素抵消部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促进了侧芽的生长该实验中的单一变量:甲与丙组变量是甲摘除顶芽、丙不做处理,乙与丙组的变量是乙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丙不做处理解答:解:A、摘除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浓度降低,侧芽萌动,加快生长,A错误;B、甲是摘除顶芽的侧芽,顶端优势解除,甲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生长,B正确;C、乙丙对照说明了细胞分裂素抵消部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促进了侧芽的生长,C正确;D、丙为对照组,甲、乙为实验组,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关系知识,意在考察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曲线
43、图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的能力14(2分)(2011鲤城区校级一模)如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刺激强度从S1增加到S4过程中,没有电位变化;S5增强到S8过程中,电位有变化,但电位变化并没随刺激增强而增强解答:解:A、由图中曲线可知,刺激强度低时,膜电位无变化,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膜电位发生
44、改变,说明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虽然刺激强度不断增强,但兴奋强度不再增强,B错误;C、在S1S4期间,神经细胞表现为静息电位,此时K+外流,所以细胞膜上有离子的进出,C错误;D、在S5S8时期,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5(2分)(2014秋成都期中)抗原和抗体不仅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应,在体外也能进行反应,研究这种反应的方法之一是用琼脂双重扩散法,如图所示,在琼脂片上开孔,在其中加入抗原和抗
45、体,使其在琼脂中扩散,扩散了的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位置发生反应在琼脂中出现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线,把这种线叫沉降线X和Y表示两种抗原,x和y为相应的抗体,图中正确表示沉降线的是()ABC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一对抗原、抗体系统只能形成一条沉淀线,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在琼脂中扩散的速度不同,可在琼脂中形成不同的沉淀线据此答题解答:解:A、X和Y表示两者抗原,它们之间不会形成沉降线,A错误;B、X和Y表示两者抗原,它们之间不会形成沉降线,且抗原Y和抗体y之间应该会形成沉降线,B错误;C、抗原X和抗体x之间会形成沉降线,抗原Y和抗体y之间也会形成沉降线,C正确;D、X和Y表示两者抗
46、原,它们之间不会形成沉降线,且抗原X和抗体x之间、抗原Y和抗体y之间都会形成沉降线,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琼脂双重扩散法为素材,结合图解,考查人类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同时能结合题干中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6(2分)(2009天津)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的演替 分析:1、据图可知,
47、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2、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决定于生物的种类、食物链、食物网,生物的种类多,则食物链多,它交错连接形成的食物网就复杂,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就越复杂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两个区间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都少于乙,可见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不成立 3、从图中可看以看出,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生物种类最少,S点后生物种类又逐渐增多,符合演替的定义,所以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演替过程,不是初生演替,所以一定是次生演替解答:解: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较乙生态系统多,
48、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且在气候条件骤变后,甲种群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而乙种群数量变化较大,由此可见,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正确;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这样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不一定较乙复杂,错误;新的物种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错误;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到最低,而S点后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可见S点后一定经历过一个次生演替的过程,正确;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7(2分)(
49、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具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考点:尿糖的检测 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解答:解:A、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
50、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常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症状,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强,A正确;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因为一次性摄入糖类太多导致的;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也不一定也是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是肾脏出现了病变导致的,B错误;C、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C错误;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或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尿液浓度升高,使
51、得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导致尿液增多,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糖尿病的原因、症状、等内容,要理解掌握18(2分)(2015沈阳校级模拟)据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的物质释放到的方式是外排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若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0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人体神经元细胞的结构和突触结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是神经递质,属大分子物
52、质,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分泌到突触间隙,A正确;B、兴奋能向细胞体传导,依次通过两个电极,所以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要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同时动作电位恢复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将钠离子排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C错误;D、是线粒体,属于细胞质基因,其遵循母系遗传,所以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0,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53、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9(2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B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前C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D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的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是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特异性免疫的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与体液免疫有关,A错误;B、受抗原刺激之后,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B错误
54、;C、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C正确;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特异性免疫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0(2分)(2012天津校级模拟)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神经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提干要求由细胞合成、释放的物质,所提供选项中必需氨基酸、丙酮酸不符合题意;淀粉酶是专一分解淀粉的,解旋酶用于解开DNA的双螺旋,两者都不会影响其他细胞的生理功
55、能解答:解:A、信使RNA是由细胞产生,作用于本细胞的翻译过程;必需氨基酸不是由细胞细胞合成、释放的物质,故A错误;B、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腺细胞合成,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神经递质由突触的前一个神经元合成分泌并释放,作用于突触的后一个神经元,故B正确;C、淀粉酶和解旋酶在细胞中合成并在合成它的细胞中起作用,故C错误;D、肝糖原可在体内合成,可以为该细胞提供能量,也可以作用于其他细胞,丙酮酸不是由细胞合成、释放的物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相关物质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21(2分)(2011秋邵阳期末)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
56、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有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解:A、各营养级的生物有的只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有的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
57、回无机环境中,A错误;B、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B正确;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般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提高,C错误;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2分)(2014通州区二模)如图是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B葡萄糖通过协助(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C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D若
58、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造成图中受体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胰岛X细胞分泌胰岛素,运输方式是胞吞,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上的受体,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实现血糖浓度下降解答:解:A、根据胰岛素作用示意图,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和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体现信息交流作用,A正确;B、葡萄糖进入靶细胞,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B正确;C、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使肝细胞中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C错误;D、如果免疫系统攻击自身靶细胞受体,将会患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C点
59、评:本题以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膜的功能、血糖的调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自身免疫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23(2分)(2014春株洲校级月考)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考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据图分析,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次生演替;群落演替过
60、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另外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答:解: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因而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B、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农田退耕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C、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增多,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下降,C错误;D、人类活动应该尊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不能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4(2分)(2013湖南一模)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61、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形成无子果实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以影响幼小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育,形成呆小症,对成年动物则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机体耗氧量降低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间的作用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解答:解:A、油菜要得到的是种子,所以A得到的是无种子的果实,不能避免减产,A错误;B、甲状腺激素
62、分泌不足新陈代谢减弱,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减少,B错误;C、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会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液减少,C正确;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是协调内环境稳态的,有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分泌与相关生理作用,意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25(2分)(2013湖南一模)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再
63、进入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3)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4)图中:是淋巴、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淋巴)、(血浆)、(组织液)组
64、成的,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血浆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属于,存在于红细胞内,B错误;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或者淋巴,C错误;D、血浆中的氧进入经过红细胞运输,进入组织细胞消耗,途径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化学成分、氧气的运输途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象26(2分)(2013湖南一模)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
65、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刺激a点,神经冲动传至甲、乙电表两电极均存在时间差,所以甲、乙两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偏转;图中共有三个轴突,无其他突触;在b处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且此兴奋可传至a、b、c、d、e、f中每一处,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处,因为突触的单向传递特点,a、b处无电位变化,但d处有电位变化解答:解:A、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
66、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A错误;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共有三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B错误;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f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能单向传导,能从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树突膜;但不能从树突传递到轴突,所以只有a、b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系统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
67、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知识的要点的理解,识图能力,理解、应用的能力27(2分)(2013东城区二模)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解答
68、:解:A、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逐渐复制,故A正确;B、弃耕的农田含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故B错误;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草本逐渐取代苔藓、灌木逐渐取代草本、乔木逐渐取代灌木,由此可见,群落的优势物种发生了明显变化,故C错误;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并没有消失,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8(2分)(2015松江区一模)如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
69、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C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将大鼠放在低温条件下冷觉感受器兴奋,而在温度较高时温觉感受器兴奋,表明大鼠要通过体温调节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据图曲线变化的趋势,可知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在环境温度为28、42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即最敏感,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都减小,所以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
70、应的温度;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冷觉感受器先兴奋进行通过体温调节使体温恢复正常,所以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先增大后减小解答:解:A、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不同;故A正确B、从图中分析可知: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而偏离感受器敏感温度时,都减小;故B错误C、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2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故C正确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即37左右;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71、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9(2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都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B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强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都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
72、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不同的生态系统会因为营养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解答:解:A、碳元素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A错误;B、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很强,但恢复力稳定性很低,B错误;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正确;D
73、、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上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但需不断补充能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试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相应内容即可.30(2分)(2014七里河区校级模拟)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中A液减少C图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D图中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
74、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要依次穿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层;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图中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是促进作用图表示激素调节的分级管理,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X、Y的名称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据图分析: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层,A错误;B、长期营养
75、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分从血浆流向组织液,故A组织液增多,B错误;C、图表示激素调节的分级管理,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X、Y的名称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D、图中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是促进作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40分)31(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前几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 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如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
76、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1)侵入到人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往往先通过图中过程(填标号)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图中过程(填标号)予以消灭(2)图中b的作用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其中的抗原(3)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原因是疫苗是在活鸡胚中培养的病毒制成的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b表示抗体,c表示效应T细胞X细胞表示浆细胞解答:解:(1)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受到体液免疫作用以防止病毒散播,即过
77、程;然后再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消灭,即过程(2)图中b表示抗体,作用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消灭抗原c表示效应T细胞,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其中的抗原(3)甲型H1N1病毒疫苗是在活鸡胚中培养的病毒制成的,对鸡蛋过敏的人接种该种疫苗也会发生过敏反应故答案为:(1)(2)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其中的抗原(3)疫苗是在活鸡胚中培养的病毒制成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32(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当B淋巴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浆(
78、效应B),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表示对抗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其特点是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3)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初次注射抗原X时,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后,抗体数量逐渐减少;再次注射抗
79、原X和Y时,对于抗原X是第二次免疫反应,机体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对应于曲线B;对于抗原Y是初次免疫,因此产生抗体数量少且速度慢,对应于曲线C解答:解:(1)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合成的,浆细胞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2)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注射抗原Y属于初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慢、数量少,对应曲线C;而注射抗原X属于二次免疫,记忆B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再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对应曲线B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产生的抗体多(3)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属于自身免疫病;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
80、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故答案为:(1)浆(效应B) (2)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3)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二次免疫应答的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答题33(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关于植物生长素,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了长期的具体研究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1)实验一、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
81、干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的是对照组,你的具体改进是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2)实验二、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实验材料:同实验一(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二)中画出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如图(二)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去尖端的胚芽鞘向
82、左弯曲,理由是生长素不会向背光一侧转移(或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过程某同学及其他同学对生长素进行的上述探究过程,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相比,缺少的是和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1)实验一的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自
83、变量为生长素的有无,所以应设计一组对照实验故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美,缺少的是对照组,具体的改进方案是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右侧(2)实验二,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向光弯曲,而是向左弯曲生长,原因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不会向背光一侧转移(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过程某同学及其他同学对生长素进行的上述探究过程,没有:提出问题、实施计划和表达交流过程故答案为:(1)对照组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右侧(2)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向光弯曲(或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素不会
84、向背光一侧转移(或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3)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34(10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月考)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ABC(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调节(2)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神
85、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单向向传递的(3)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病图丙为生长素类似物的X、Y和Z三种浓度下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植物激素的作用;突触的结构;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甲状腺激素,C表示促
86、甲状腺激素,D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图乙中,表示突触小泡,表示突触前膜,表示突触间隙,表示突触后膜图丙:由题图曲线可知,Z浓度和Y浓度条件下月季生根量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Y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X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根数量少,说明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该激素作用的两重性解答:解:(1)据图甲可知: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A增多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C,C又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的B增多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既有下丘脑、有关神经的参与,又有A、B、C等激素的参与,因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2)据图分析,图乙表示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
87、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单向向传递的(3)正常情况下,抗体作用于病毒,不以自身的正常细胞作为抗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作用于自身的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疾病Z浓度和Y浓度条件下月季生根量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Y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X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根数量少,说明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X浓度最大,但是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故答案为:(1)ABC 神经体液调节 (2)单向 (3)自身免疫病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点评: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