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市2020届高三生物“三诊一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鸡蛋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P、Zn、Fe、胆固醇和优质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Zn、Fe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B. 胆固醇在人体内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 鸡蛋蛋白提供的氨基酸都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D. 熟鸡蛋易消化的原因是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肽键会断裂【答案】B【解析】【分析】脂质的分类和功能。脂质C、H、O有的还有N、P脂肪; 动植物储存能量、维持体温恒定类脂、磷脂脑.豆类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 胆固醇动物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性激素性器官发育和生殖细形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2、;【详解】A、P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Zn、Fe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A错误;B、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在人体内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C、鸡蛋蛋白提供的氨基酸未必都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C错误;D、熟鸡蛋易消化的原因是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肽空间结构会遭到破坏,而肽键不会断裂,D错误。故选B。2.丙酮酸通过MPC(载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相关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B. 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可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 MPC功能缺陷可能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D. 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
3、散【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 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1H2O+大量能量(34ATP)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
4、OH(酒精)+2CO2或2C3H4O3(丙酮酸)+4HC3H6O3(乳酸)【详解】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同时会释放少量的能量,A正确;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的H,同时会释放少量的能量,B错误; C、MPC功能缺陷可能会导致丙酮酸大量存在于细胞质基质,而后可能会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变为乳酸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C正确;D、MPC(载体蛋白)是转运丙酮酸的载体,因此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散,D正确。故选B。3.研究发现花青素能抑制动物黑色素瘤细胞的DNA复制,从而抑制其增殖:还能提高细胞膜上E-钙黏蛋白的含量,同时降低N钙
5、黏蛋白的含量,从而抑制其转移。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经花青素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B. 花青素可能促进了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C. N-钙黏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黑色素瘤细胞间黏着性降低D. 食用花青素含量高的果蔬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花青素能抑制DNA复制,因此可推测,经花青素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A正确;B、题
6、意显示,花青素能提高细胞膜上E-钙黏蛋白的含量,据此推测花青素可能促进了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B正确;C、题意显示N-钙黏蛋白含量减少会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据此可推测N钙黏蛋白减少会导致黑色素瘤细胞间黏着性提高,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花青素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因此可食用花青素含量高的果蔬来实现该目标,D正确。故选C。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 发育中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C. 过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发芽D. 某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株不同器官促进生长的作用可以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1.生长
7、素主要是在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的,然后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单方向的,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在有单一方向的刺激(单侧光照)时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ATP)。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
8、现为根芽茎。【详解】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除了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之外,还可以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发生非极性运输,A错误;B、发育中种子能合成生长素进而促进果实发育,B正确;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因此过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发芽,C正确;D、某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可能表现促进生长的作用相同的情况,D正确。故选A。5.调查发现,某地区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0%,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被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C. 该地区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孩子的概率是1/22
9、D. 该地区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红绿色盲基因频率不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平衡定律:在数量足够多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是基因频率逐代不变,则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p2表示AA的基因型的频率,2pq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q2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其中p是A基因的频率;q是a基因的频率。基因型频率之和应等于1,即p2+ 2pq + q2 = 1。题意分析,由某地区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0%,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可知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10%,假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Xb的基因频率为10%,XB的基因频率90%,该群体
10、中女性携带者(XBXb)的概率为210%90%=18%;女性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的概率为18%(1-1%)=2/11。【详解】A、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B、发病率的调查需要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这样获得的数据越接近真实值,即调查数据的准确性,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地区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XBXb、XBY),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孩子的概率是2/111/4=1/22,C正确;D、该地区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不相等,但基因频率是相等的,D错误。故选D。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11、. 调查趋光性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可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C. 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控制害虫的数量D. 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B、调查某区域趋光性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可用黑
12、光灯诱捕然后再进行分类统计方法进行,B正确;C、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据此可知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C正确;D、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适应性的表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甜菜碱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能减轻低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从而提高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回答下列问题。(1)低温会破坏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导致光反应合成的_减少,直接影响暗反应中_的还原,从而对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2)研究发现野生型番茄不含甜菜碱,施加甜菜碱后,低温对其光合作用仍具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较轻。设计实验验证以上
13、结论。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答案】 (1). H和ATP (2). C3 (3). 实验思路:将野生型番茄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先后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测定光合速率,分别记录为v1、v2,乙组施加甜菜碱后在低温条件下测定光合速率,记录为V3预期结果:v1V3V2【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 +C5 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H2O【详解】(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光合作用的色素就分
14、布其上,低温会破坏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导致光反应合成的H和ATP减少,进而直接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从而对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2) 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甜菜碱能缓解低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因此单一的变量就是是否使用甜菜碱与温度的高低。故主要的实验思路如下:将长势相同的野生型番茄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先后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测定光合速率,分别记录为v1、v2。乙组施加甜菜碱后在低温条件下测定光合速率。记录为V3,预期实验结果为v1V3V2。【点睛】熟知光合作用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设计也是本题的考查重点。关注实验设计的原则是
15、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为研究低血糖对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实验大鼠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胰岛素处理建立了急性低血糖模型,乙组不作处理,测定两组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大鼠通过_(填“注射”或“饲喂”)胰岛素建立急性低血糖模型。(2)实验测定的三种激素中,_只作用于甲状腺,该激素不作用于其他器官或细胞的原因是_。(3)实验结果表明,急性低血糖时“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处于_(填“活跃”或“抑制”)状态,可使大鼠的代谢耗能量_(填“增加”或“减少”)。(4)研究小组发现乙
16、组中的一只大鼠血液中TH偏低,TRH和TSH均偏高,则可初步判断该鼠的_(填“下丘脑”“垂体”或“甲状腺”)病变,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_调节机制。【答案】 (1). 注射 (2). 促甲状腺激素(TSH) (3). 其他器官或细胞上没有TSH的受体 (4). 抑制 (5). 减少 (6). 甲状腺 (7). (负)反馈【解析】【分析】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17、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题意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表现低血糖的甲组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都低于正常组大鼠,据此可知低血糖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详解】(1)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只能采取注射的方法施给甲组大鼠,因为饲喂的方法会导致胰岛素被消化而失活,进而无法建立急性低血糖模型。(2)由分析可知,实验测定的三种激素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只作用于甲状腺,因为只有甲状腺细胞表面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其他器官或细胞不含有与该激素结合的受体。(3)实验结果表明,急性低血糖时“下
18、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处于抑制状态,因此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量减少,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因而可以推测低血糖大鼠的代谢耗能减少。(4)研究小组发现乙组中的一只大鼠血液中TH偏低,TRH和TSH均偏高,由TRH和TSH均偏高可知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正常,发生病变的是该鼠的甲状腺,由于甲状腺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所以TRH和TSH均偏高,显然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甲状腺的反馈调节机制。【点睛】熟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理解本题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大型淡
19、水湖泊中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鱼虾大型鱼类”的捕食关系。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大型鱼类和大量生活生产污水入湖,造成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回答下列问题。(1)浮游动物属于第_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_。(2)大量生活生产污水入湖,造成蓝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包括_(填序号)。污水中的有机物被蓝藻直接利用污水中的无机物被蓝藻直接利用分解者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蓝藻利用蓝藻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自身利用(3)过度捕捞和大量污水入湖造成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原因是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_。(4)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该过程中
20、大型鱼类的种群数量将以_型增长方式恢复。大型鱼类数量的恢复有助于降低浮游植物的数量,从种间关系分析,原因是_。【答案】 (1). 二 (2). 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利用、流入下一营养级 (3). (4). 自我调节能力 (5). 次生 (6). S (7). 大型鱼类增多会使小型鱼虾数量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增多,对浮游植物的捕食增多【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21、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3.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1)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鱼虾大型鱼类这条食物链中,浮游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其同化能量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小型鱼虾)、流向分解者。(2)蓝藻是自养生物,只能利用水中的无机物,不能利用有机物,因此污水中的有机物不能被蓝藻直接利用,错误;污水中的无机物可被蓝藻直接利用,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正确;
22、分解者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蓝藻吸收利用,进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正确;蓝藻不是分解者,不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自身利用,错误。故选。(3)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这样限度时,如过度捕捞和大量污水入湖造成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4)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由于具有土壤和植物繁殖体等条件,故该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该过程中大型鱼类的种群数量将以S型增长方式恢复。大型鱼类数量的恢复会使其直接食物小型鱼虾的数量减少,进而引起浮游动物因捕食者减少而数量增多,浮游动物数量的增多会捕食更多的浮游植物,
23、进而降低了浮游植物的数量。【点睛】能利用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会用捕食关系分析食物链中各种群的数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会导致水稻减产。育种工作者用不抗稻瘟病的二倍体水稻(甲品系)通过诱变育种培育出了乙、丙两个抗稻癌病的新品系,其育种过程如下图。 研究发现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该诱变育种过程利用_因素来处理花粉,使其发生基因突变。(2)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隐性突变,则最早可在子_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显性突变,则最早可
24、在子_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3)在选育丙品系时,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自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15:1;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与甲品系植株杂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3:1,说明内品系控制抗病性状的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自交子二代的抗稻瘟病水稻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答案】 (1). 物理 (2). 二 (3). 三 (4). 两 (5). 1/5【解析】【分析】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诱变育种的诱变因素有:物理因素,如,X激光、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
25、二乙酯等。人工诱发变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详解】(1)诱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这里的射线属于物理因素,题中的花粉在物理因素的诱变下发生了基因突变。(2)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隐性突变,由于隐性性状只要出现即为纯合子,因此最早可在子二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显性突变,由于显性突变表现出了可能是杂合子,在子一代中选出之后需要继续自交,在子二代中有抗病的纯合子出现,但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因此最早可在子三代中分离出抗稻瘟
26、病的纯合子。(3)在选育丙品系时,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自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151;由于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后代代的性状表现可知,控制抗病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与甲品系植株杂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31,可说明丙品系中抗病性状的基因型有三类,即双显类型、和两种单显类型,其中有三种纯合子各占一份,因此自交子二代的抗稻瘟病水稻所占的15份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5=1/5。【点睛】熟知诱变育种的操作流程以及对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出现代数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用自由组合定律分
27、析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二)选考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在日益发展的果蔬饮料产业中,胡萝卜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原料清洗去皮切片热处理打浆酶处理调配均质脱气杀菌成品回答下列问题。(1)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原因是_。(2)打浆后可用固定化果胶酶处理果汁提高澄清度,原因是_;与直接使用酶相比,固定化酶的优点有_(答出1点即可),固定化酶技术常用的方法有_。(3)技术人员研究了不同方法进行去皮和热处理对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处理方法去皮方法热处理方法碱液去皮热水去皮复合磷酸盐去皮热水柠檬酸预煮醋酸预煮抗坏血酸预煮胡萝卜素保存率(%)
28、848869939895894927933为测定胡萝卜素的含量,先采用_法提取胡萝卜素,较适宜用来提取胡萝卜素的溶剂是_(填“乙醇”或“石油醚”),不选择另一种溶剂的理由是_。据实验结果,制作胡萝卜汁过程中较宜选用的去皮和热处理方法分别是_。【答案】 (1).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 (2). 果胶酶可使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 (3).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酶可被反复利用;提高酶的稳定性) (4).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5). 萃取 (6). 石油醚 (7). 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过程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 (8). 复合磷酸盐去皮和抗
29、坏血酸预煮【解析】【分析】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2.果胶酶在果汁制作中的作用;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胶水解。为半乳糖醛酸。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3.胡萝卜素,从胡萝卜中提取出的橘黄色物质包括多种结构类似物,统称为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a、三类,一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一分子的-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
30、详解】(1)胡萝卜素中主要是一胡萝卜素,一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2)由分析可知,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胶水解为半乳糖醛酸,因此,能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固定化酶既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而且还可以与产物分离,并且还能反复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3)因为胡萝卜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提取胡萝卜素常采用萃取法,石油醚的沸点较高,且不与水互溶,因此石油醚较适宜用来提取胡萝卜素,而乙醇易挥发且与水互溶,因此不用乙醇作为萃取剂。据实验结果可知,胡萝
31、卜在复合磷酸盐去皮方法中的保存率最高,而且用抗坏血酸预煮获得的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也是最高的,因此,制作胡萝卜汁过程中较宜选用的去皮和热处理方法分别是复合磷酸盐去皮和抗坏血酸预煮,从而获得较多的胡萝卜素。【点睛】熟知胡萝卜素和果胶酶的基本知识与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固定化酶技术的方法与优点以及胡萝卜素的提取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2020年3月16日,中国科学家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重组新冠疫苗的制备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需要_作为原料。步骤需要的工具酶是_。(2)被用作载体的Ad5应具有的特点是_
32、(答出1点即可)(3)步骤是_。(4)重组疫苗注入志愿者体内后,S蛋白基因指导合成的S蛋白作为_,刺激机体产生能与之相结合的抗体,抗体的分泌量可作为检测疫苗对志愿者免疫效果的指标。参加临床试验的志愿者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填“有”或“无”)SARS-CoV-2感染史,理由是_。(5)为探究疫苗的注射剂量对志愿者产生的免疫效果,需进一步试验,请写出实验思路_。【答案】 (1). 脱氧核苷酸 (2). Taq酶(或限制酶) (3). 能自我复制(有一个或多个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位点、对受体细胞无害) (4).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5). 抗原 (6). 无 (7). 抗原无有SARS-CoV-
33、2感染史的志愿者血清中会存在一定量的相应抗体,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 (8). 给不同组志愿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疫苗,一段时间后采集血样检测相应抗体的水平【解析】【分析】二次免疫: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故二次免疫反应快而且强烈。题图分析,图中为重组新冠疫苗的制备流程,其中为获取新冠病毒RNA的过程;为以新冠病毒RNA为模板逆转录出cDNA的过程;表示通过PCR技术获取S蛋白基因的过程;为将腺病毒和S蛋白基因重组的过程;新冠疫苗的实验并检测。【详解】(1)步骤为逆转录过程,合成的产物是DNA,因此需要脱氧核苷酸
34、作为原料。步骤为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S蛋白基因的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酶是Taq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同时还需要用限制酶对获得的S蛋白基因进行修饰。(2)Ad5作为载体应具有的特点是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可以存活表达、大小适中而且对宿主细胞无害等等。(3)步骤为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即重组新冠疫苗的过程。(4)重组疫苗注入志愿者体内后,S蛋白基因指导合成的S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能与之相结合的抗体,抗体的分泌量可作为检测疫苗对志愿者免疫效果的指标。参加临床试验的志愿者需要满足无SARS-CoV-2感染史,即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志
35、愿者,因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体内含有对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若注射疫苗会出现二次免疫的特征,即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抗体,从而导致无法检测出该疫苗的真正效果。(5)实验目的为探究疫苗的注射剂量对志愿者产生的免疫效果,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疫苗的剂量,因变量为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因此设计实验如下:将同性别且年龄相当的志愿者随机分成若干组,然后给不同组别的志愿者注射不同剂量梯度的疫苗,一段时间之后,检测志愿者体内的抗体产生量,做好记录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点睛】熟知关于疫苗制备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图中找到各个步骤的含义和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