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考点统计 整体性水平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2014年江苏卷课标卷上海卷大纲卷浙江卷2013年安徽卷重庆卷课标卷课标卷课标卷山东卷广东卷江苏卷北京卷海南卷北京卷2012年福建卷上海卷浙江卷安徽卷山东卷江苏卷北京卷山东卷上海卷,命题分析纵观近三年高考命题可知,命题高频考点地理环境整体性,水平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考查方式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问题,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垂直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差异规律。今后命题热点是:人类活动对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影响及环境变化过程、问题或解决措施。体系构建名师点拨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气候与植被的对应
2、关系,掌握地带性植被的分布状况和规律。2结合世界地形分布和洋流分布,重点掌握由于地形因素而形成的非地带性植被的分布状况。3非地带性因素与地带性因素不同,地带性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大气环流,而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其中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该地向高纬方向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但是空间尺度明显缩小。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真题领悟1(2014新课标,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
3、成(1)(2)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第(1)题,本题强调该地生物种群的独特性。由于科隆群岛长期与世隔绝,动植物自行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独自的特点,造就了岛上独特而完整的生态系统。第(2)题,气温日较差大,一般是大陆性强的地区所具备的特征,该地四面环海,A项错误。该地远离大陆,与世隔绝,也确实有部分动物迁徙从此经过,但与“耐寒”、“喜暖”无关,
4、B项错误。该地地处赤道附近,温度较高,符合“喜暖”动物要求,同时秘鲁寒流会影响到该地,又符合“耐寒”的要求,故C项正确。该地地处热带,最高海拔1 707米,垂直分异不显著,D项错误。答案(1)B(2)C2(2014江苏地理,14)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解析该地位于1015N之间,地处热带,岛上植物特点反映了该岛降水少、蒸发旺盛,高温干燥,故D项正确。温暖湿润地区植被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项错误。温和干燥多为
5、中纬度大陆内部气候特征,B项错误。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特征,C项错误。答案D命题探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
6、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技巧点拨】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预测演练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某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有关该地区近几
7、十年来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灌溉面积增加A B C D解析读图可知,2012年与1990年相比,该地区降水量增多,河流流量峰值降低、变化幅度减小,含沙量降低,这可能是植被覆盖率上升、水域面积增大,生态环境不断得以改善的结果。答案(1)C(2)D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整个环境变化2(2013广东佛山市模拟)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
8、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空气稀薄(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答案(1)自上而下分别是:(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真题领悟1(2014浙江文综,4)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
9、的是()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解析咸海至阿拉木图,地处中亚腹地,气候干旱、自然景观变化不大,大致是荒漠向草原的变化,A项错误。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地降水相对较多,有植被分布,且海拔较高,顶部有积雪,B项正确。锡尔河流经干旱地区,周围引水灌溉,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减少,C项错。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此地区越向北、海拔越低,D项错误。答案B2(2014上海地理,4749,10分)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
10、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4分)(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分)解析第(1)题,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第(2)题,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在背风坡,而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所以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
11、牧业或小麦种植业。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少。(3)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命题探源1北半球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关系图温馨提示植物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
12、温度带植被类型带”的形式。2自然地理环境地带性规律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特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太阳辐射沿纬线延伸,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非洲沿20E,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海陆分布沿海岸线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组合状况海拔沿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更替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3.地方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地方性地域分异现象形成原因南美洲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南美洲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
13、风气流携带的水汽难以到达东部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及中美地峡东侧、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处在信风带迎风坡;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4.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呈负相关地貌因素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季节因素一般地,同一山地的雪线,夏季高、冬季低自然环境变迁、
14、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预测演练1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 B C D(2)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A垂直地带性气候 B纬度
15、地带性热量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 D经度地带性水分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沿途的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因而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以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这种由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分异规律类似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即自然带是沿着纬线方向更替,沿着经线方向延伸,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水分。答案(1)C(2)D雪线分布及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2(2014浙江高考信息卷)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A雪线的高度与纬度呈负相关B雪线的高度只受热
16、量条件的制约C雪线的高度与降水量的纬度分布一致D雪线的高度既受热量影响,又受降水影响(2)甲点所在地区山地自然带的基带最可能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C热带荒漠带 D苔原带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雪线高度由副热带地区向赤道和两极递减,说明它不仅受到纬度(热量)的影响,还受到降水的影响;副热带地区热量丰富且降水少,故雪线海拔最高。第(2)题,甲点位于雪线位置最高的副热带地区,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基带最可能是热带荒漠带。答案(1)D(2)C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判读方法解题思维流程思维建模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判读方法(1)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判读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
17、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判定南、北半球或阴、阳坡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数量多于阴坡判定热量带(基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根据基带名称确定热量带判读自然带数量的多少或纬度高低一般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即垂直带谱多少与纬度高低呈负相关,与海拔、相对高度呈正相关续表判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纬向
18、高纬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如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判读降水分布及数量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解析第1题
1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中降水最多的是丙地,则丙地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的山麓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913,该山地应位于亚热带地区;该地最冷月是7月,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应为寒流;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东坡最热月平均气温为0 的海拔约5 300 m,即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的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年降水量为35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答案1.D2.C限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
20、小题4分,共44分)(2014浙江嘉兴期末)读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第1题。1导致亚寒带针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水分 C洋流 D大气环流解析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大陆西岸为暖流经过。大陆东岸在寒流影响下,温度较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低,所以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纬度较低。C项正确。答案C(2014浙江衢州质检)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装扮衢州大地。因为叶绿素是一种很容易受到温度改变而分解的物质,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则较稳定。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退去,叶黄素、胡萝卜素留下来呈现黄色,据此回答23题。2衢州城
21、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这体现的分异规律为()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3下图中四幅图为银杏全部变色日期等候线图,等候线是指同一日期有同一物候(如桃花始花开,燕子来等等)的地点连成的一条线。图示地区银杏全部变色日期等候线分布正确的是()解析第2题,衢州城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说明城区温度比郊区温度高,这是由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第3题,银杏树叶变色和温度有关。由于广西、贵州等地所在海拔较高,则气温相对较低,所以等候线向低纬凸出;广东、福建等地位于沿海地区,温度较高,所以等候线向高纬凸出。故选B
22、。答案2.B3.B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西海岸某山脉植被分布,山麓年降水量高达9 000 mm。据此回答45题。4图例中的森林是指()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热带季雨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5该山地降水最多的地方是()A东北坡 B东南坡C西南坡 D西北坡解析第4题,根据该山脉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且山麓年降水量能达到9 000 mm推断,该森林是热带雨林。第5题,由图可知,该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南坡临大西洋,多地形雨,所以降水量多。答案4.A5.C下图为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该国气候、地形、植被、河流等要素之间的整体性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
23、无季节变化B河流水量充足,在山地以流水冲积作用为主C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D地形条件复杂,导致森林茂密且种类单一7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考察,发现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同一纬度大陆其他国家,这主要是()A受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B受沿岸暖流的影响C受垂直地带性因素的影响D受地质条件复杂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判定,该国为日本。虽然日本气候海洋性较强,但仍然是季风气候,所以河流流量有季节变化;河流水量充足,在山区以侵蚀作用为主;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地形条件复杂,所以植被种类具有多样性。第7题,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北界
24、纬度明显高于同一纬度大陆其他国家,主要是受日本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答案6.C7.B(2014汕头市模拟)下图为某岛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8与甲、乙两地陆地自然带相同的地区分别是()A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C拉布拉多高原、密西西比平原D刚果盆地、东非高原9乙地自然景观的分布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中部为山地,东部(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中甲地气候与巴西高原相同,自然带均为热带草原带,而乙地气候与亚马孙平原相同,自然带均为热带雨林带。第9
25、题,理论上该岛自然带应为热带草原带,但乙地因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以及受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影响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与之类似的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热带雨林带,这体现了自然带地域分布规律的非地带性。答案8.B9.D下图中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读图回答1011题。10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则()A甲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甲坡是向阳坡,乙坡是迎风坡C乙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乙坡是向阳坡,甲坡是迎风坡11该山山脚下广阔草原上奔跑的黄羊成为吸引游客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则该山最可能是()A阴山 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卑斯山 D南非德拉肯斯山解析
26、第10题,山地自然带中一般阳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高,故乙坡为阳坡;同一山体,迎风坡因降水多而雪线较低,故乙坡又是迎风坡。第11题,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南坡为阳坡,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乞力马扎罗山、南非德拉肯斯山位于南半球;黄羊是温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故该山最有可能为阴山。答案10.C11.A二、综合题(共56分)12(30分)读中国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_、_。(6分)(2)在三座山峰中,天山的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3)天山雪线较低的山坡是_,原因是什么?(10分)(4)分析造成贺兰山山腰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8
27、分)解析第(1)题,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大兴安岭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增加,在草原草甸之上发育落叶阔叶林;海拔继续升高,热量减小,植被演变为针叶林。第(2)题,影响山地自然带丰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图示三座山地纬度位置相近,因此应主要从海拔和相对高度方面分析垂直带谱存在差异的原因。第(3)题,同一山体,降水较多的山坡雪线较低。第(4)题,贺兰山山腰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条件的变化所致。答案(1)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2)天山的海拔比贺兰山、大兴安岭的高,相对高度比另两座山脉的大。(3)北坡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区,其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和北冰洋;其北坡位
28、于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多;加之北坡又是阴坡,因此雪线低。(4)贺兰山山腰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能够满足森林生长;西坡是背风坡,降水较少,只能发育灌丛草原。13(26分)读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热带雨林带的主要分布区及各自的形成原因。(8分)(2)引起自然带ABCD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非洲南部D自然带分布纬度低于35的原因是_。(4分)(3)美国科学院院报一份报告中称,2000年到2009年,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层已经持续快速消退了26%。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层快速消退的主要原因是_,体现了地理要素的变化会_的特征。(6分)(4)乞力马扎罗山
29、雪线较高的是_坡,原因是什么?(8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A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刚果河流域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原因分别从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方面分析。第(2)题,自然带ABCD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非洲南部D自然带分布纬度低于35是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第(3)题,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层消退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这体现了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第(4)题,主要从坡向方面分析。答案(1)刚果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且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2)热量海陆分布(3)全球气候变暖“牵一发而动全身”(4)北北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