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习8教学目标 通过描红写铅笔字,认识生字的笔顺规则,养成规范写字、写漂亮字的习惯。初步句式的训练。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熟记成语。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教学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和格中位置及特点。 3、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重点指导“丽”。 4、展示优秀作业。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写字水平。l 教学读读背背 1、读题明确题意。 2、出示4条成语,学生自由读。披星戴月: 流星赶月:众星捧月: 烘云托月:3、指名读成语,当小老师领读。 4、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就
2、说给大家听一听,师给予适当讲解。 5、练习背诵。 6、指名背诵,齐背。第二课时l 学用字词句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三、组内交流,练习说话 1正因为小青蛙如此可爱,又是庄稼的保护神,所以很多作家都把它们写进诗里,编入歌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关于小青蛙的歌。(播放歌曲(池塘边的小青蛙。)2小青蛙为什么会害怕见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赵小伟为了发动大家保护青蛙,还画了一幅有趣的漫画。(出示练习8的漫画,并简单介绍什么叫漫画。)4 看了这幅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感想?(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画面内容,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以说导写,练习写话小朋友说得都非常棒,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
3、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有保护青蛙的意识,那多好啊!要求:写的时候注意格式,不会写的可用拼音代替,但一定要写正确。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课外延伸,自选作业第三课时l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
4、员”。说说写写 一、教学第三题 1、熟读4个成语 2、看图,理解四个成语的意思。 3、齐读、背诵 4、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带“月”的成语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 (2)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是什么样呢? 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画画,并给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起一个形象、好听的名字。 (3)写几句话介绍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 (4)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上台介绍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颜色、构造、优点等等。 (5)评选“最佳创意奖”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
5、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作业设计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
6、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将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介绍给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