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219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静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四校联考高一年级地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 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 酸雨的形成C. 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影响气候【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详解】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进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发生磁暴、极光现象,太阳活动强烈时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太阳活动还会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异常,ACD选项都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

2、影响,不合题意;酸雨是由于酸性气体溶于水汽随雨滴降落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B符合题意。故选B。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4日,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突然爆发,大量火山灰被喷向天空。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第下列各题。2.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圈层B. 圈层C. 圈层D. 圈层3.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 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 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 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2. B 3. C【解析】【2题详解】A、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读图可知,圈层是地壳,A

3、错误。B、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读图可知,位于圈层上部,B正确。C、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读图可知,圈层是外核,C错误。D、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读图可知,圈层是内核,D错误。故选B。【3题详解】A、读图可知,圈层是地壳,大陆部分较厚,海洋部分交薄。A错误。B、读图可知,圈层是地幔,横波和纵波都能通过。B错误。C、读图可知,圈层是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纵波能通过,可能为液态。C正确。D、读图可知,圈层是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D错误。故选C。4.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内涵

4、丰富。“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桑落洲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 地壳抬升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流水搬运作用D. 流水堆积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桑落洲”即江心洲,它是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在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时,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D正确。故选D。【点睛】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5.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

5、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回答问题。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甲风力侵蚀B. 乙流水侵蚀C. 丙流水沉积D. 丁风力沉积【答案】B【解析】【详解】甲是泰山,是断块山,由于地层断裂抬升形成,A错;乙是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B对;丙是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C错;丁是壶口瀑布,壶口处河道狭窄,黄河流速快,壶口受到较强的流水侵蚀作用而成,D错。故选B。下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6. 关于对流层大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B. 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C. 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

6、线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7. 关于地球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不断降低B. 平流层适合高空飞行C. 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顶部D.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B. 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C. 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D. 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答案】6. D 7. B 8. A【解析】【6题详解】纬度越低对流越旺盛,所以低纬地区对流层大气厚度大于高纬地区,A错;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错;平流层的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

7、,对流层大气主要大量吸收红外线,C错;对流层大气有大量的水汽、尘埃,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正确。【7题详解】对流层大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不断降低,不是整个大气层,A错;平流层大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上升,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B正确;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下部,C错;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源泉,D错。选B正确。【8题详解】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A正确;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B错;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C错;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D错。选A正确。【点睛】纬度越低,热量越多,对流越旺盛

8、,对流层高度越高,低纬度为15km,中纬度为12km,高纬度为9km。据此判断为中纬度,同时图中分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大气主要吸收长波地面辐射)。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集中几乎全部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高处不胜寒”表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 辐射B. 辐射C. 辐射D. 辐射10. 农谚“露水起晴天”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A. 辐射增强B. 辐射增强C 辐射减弱D. 辐射增强【答案】9. B 10. C【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辐射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辐射为地面辐射,辐射为大气逆辐

9、射,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高处不胜寒”表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选B。【10题详解】农谚“露水起晴天”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即图中辐射减弱,地面降温快,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露水,C对;夜晚辐射减弱,A错;夜晚没有辐射、辐射,B、D错。故选C。【点睛】大气受热的过程:“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

10、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1.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 a增加B. b增加C. c减少D. d减少12. 图中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没有画

11、出()A. 植物蒸腾B. 降水C. 蒸发D. 水汽输送【答案】11. B 12. D【解析】【1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所以B正确。【1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有植物蒸腾,有陆地和海洋的蒸发,有降水,有地表和地下径流,但没有从海洋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环节,所以D正确。13. 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地面热处空气应受热膨胀上升;图中,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

12、面气温高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流应上升,而海洋上温度低,气流应下沉;而图为表示夜晚,陆地降温速度快,气温低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流下沉,海洋上升;图中,城市因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热多,所以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错误,正确。故选B。14. 下图为“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假如该河流A. 在北半球,则a处易受侵蚀B. 在南半球,则b处易受侵蚀C. 在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D. 在南半球,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处【答案】D【解析】【详解】A、假如该河流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则a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

13、则b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故不符合题意;C、假若该河流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则a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a处,故不符合题意;D、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则b处易受流水堆积作用,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b处,故正确。故选D。读图“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5. 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B. 大气运动C. 海陆分布D. 海水运动16. 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 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

14、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C. 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 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答案】15. A 16. B【解析】【分析】【1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海水热量的来源是太阳辐射,受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影响,全球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选A。【16题详解】读图可知,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A错误;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可推测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B正确;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高纬地区的海面,C错误;洋流会影响到海水温度,进而影响海水密度,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影

15、响海水温度及海水密度的因素,需要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读下图“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土壤形成原始物质基础是( )A. 母质层B. 淀积层C. 腐殖质层D. 枯枝落叶层18. 影响岩石风化强度大小和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地貌D. 人类活动【答案】17. A 18. B【解析】【17题详解】母质因素在土壤形成上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是构成土壤矿物质部分的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又是植物矿质养分元素的来源。所以,母质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直接参加者。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上。它能直接影响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土壤颗粒组成

16、,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土壤生产力的高低。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是母质层。A正确。淀积层、腐殖质层、枯枝落叶层不是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BC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A错误。影响岩石风化强度大小和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原因是: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

17、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影响岩石风化强度大小和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气候,B正确。地貌、人类活动对岩石风化也有一定影响,但是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B。【点睛】岩石性质 对风化影响:1. 成分 (1)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2) 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3)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

18、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 或由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通过差异风化,我们可以确定岩层产状。 2. 岩石的结构构造 (1) 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2)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3)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球形风化: 在节理发育的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岩石常被风化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现象叫做球形风化,它是物理风化为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 球形风化的主要条件有:(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 发育几组交叉裂隙;(3)岩石难于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

19、被三组以上裂隙切割出来的岩块,外部棱角明显,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棱角首先被风化,最后成球状。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9. 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右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A. B. C. D. 20. 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 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由于台风影响所致C. 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由于冬季时气温降低所致D. 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由于距海近【答案】19. D 20. B【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考查天气图信息的获取能力。【19题详解】读天气预报图可知,上海该日为阴雨天气,温差最小。原因是白天大气

20、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故D项正确。【20题详解】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12时,故A项错误;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其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故B项正确;哈尔滨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晴好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易形成雾;故C项错误;西宁因海拔高,白天太阳辐射强,因此,昼夜温差较大,故D项错误。所以选B。【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1、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上界。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太阳辐射到达地表。部分被地表反射,部分被地面吸收,从而使地面增温。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3、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4、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

22、的影响。第卷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21.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B_D_。(2)海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和陆地循环。(3)随着城市化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这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4)目前,人们最容易影响的是_(字母)环节,若要改变其它地区分布不均,则要修建_工程。(5)从水循环环节考虑,解决天津市水资源不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2)海陆间循环(3)下渗(4)D;跨流域调水(5)在地表径流环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开展河道、沟果、坑塘的水环境治理为雨水资源提供清洁的存蓄空间;区域内合理调配共享

23、水资源。在降水环节:利用有利天气系统人工增雨。在下渗环节:城市地区使用透水材料,增加地下水(推广建设海绵城市,因地制宜,实施渗水道路、水体涵养、生态过滤等工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水循环的类型、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读图判断,A表示海水蒸发,B表示水汽输送,C表示大气降水,D表示地表径流,E表示地下径流。(2)海河注入渤海,属于外流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3)城市地面硬化会直接阻碍地表水的下渗。(4)目前人们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D地表径流;通过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水资源空间分

24、布不均衡的问题。(5)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开源、节流、跨流域调配等方面分析。从水循环角度考虑,在地表径流环节,可以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治理河道、坑塘等,为雨水资源提供清洁的存蓄空间;合理调配区域水资源;污水治理后达标排放。在降水环节,可以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进行人工增雨。在下渗环节,使用透水材料;增大绿化面积;建设海绵城市等,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在地下径流环节,合理开采地下水,增加地下水的存储。【点睛】22.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竖线和横线上画出热力环流运动箭头?并说明热力环流形成根本原因是什么?(2)请对图中A、B

25、、C、D四点的气压大小排序?(注:A点气压为Pa;B点气压为Pb;C点的气压为Pc;D点的气压为Pd)(3)若图1中B、C表示白天的陆地和海洋,则该图表示海洋的是_。若B、C表示城市和郊区,则该图表示城市的是_。【答案】(1)地表冷热不均(2)PcPbPaPd(3)C;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受热不均。读图,由于B、C两地冷热不均,B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A地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C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D地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高

26、空,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流向气压低的D地;在近地面,B地气流上升,使B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C地气流下沉,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气压高的C地流向气压低的B地,以补充B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2)结合上题分析,近地面气压,PcPb;高空气压,PaPd;垂直方向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近地面的气压值大于高空;因此四地气压高低的排序为PcPbPaPd。(3)白天海洋增温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对应图中的C;陆地增温快,气温较高,形成低压,对应图中的B。城市和郊区相比,城市受热岛效应影响,气温高于郊区,因此表示城市的是B。

27、【点睛】2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乙图是_,二者都是由_作用形成。(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处分布,乙在_处分布。(3)下列城市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与图中A处相同的是( )A拉萨 B北京 C上海 D大连(4)上图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_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地区。【答案】(1)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堆积(2)B;A(3)C(4)风积;西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迁移能力。【详解】(1)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形成的地貌位于山前位置,可知为冲积扇;乙图位于河口位置,可知为河口三角洲。(2)由上题分析并结合丙图可知,B处为山前河流流出山口;A在河流入海口。(3)A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所给选项中只有上海位于河流(长江)入海口,C正确。(4)上图所示地貌为沙丘,是由风力堆积形成,从成因上讲属于风积地貌;这种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