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赵柏艳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4题,计66分)1、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其间,八方来朝”这表明在周代( )A、贵贱亲疏观念形成 B、“天人合一”理念确立C、周王权威渐趋强化 D、行政管理制度观念凸显2、周初分封都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领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中之居民叫“国人”,“野”中之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正确的是( )A、“国”在西周发展为封建城市
2、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 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 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 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4、学者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于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别,故不能有宗法。”对以上
3、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起源尚存在争议5、“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6、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后
4、的专制集权政体,对“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7、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8、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5、)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9、史记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指使,莫不从制” D、“宫内府中,俱为一体”10、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
6、,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烦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封建”领地。这种现象说明( )A、分封制在秦汉以后仍然长期存在 B、郡县制不能完全解决地方行政的弊端C、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汉以后受到削弱D、郡县制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11、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官员也是具有浓重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12、
7、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名声、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继承了前代的遗风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主要受制于门阀1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取代。这种变化的结果是( )A、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B、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C、儒学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14、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
8、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15、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16、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
9、年),“诏川峡、广南、福建转运使提点刑狱官察部内僚吏,有贪墨不法,惨刻用刑者以闻”。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又诏:“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而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之。”庆历七年(1047年),指令转运、提刑二司;“每巡历至州县,先入刑狱中询问罪人,其有禁系人身死,仰画时具检验状申二司点验,如情理不明,有拷擦痕,立即便取索公案差官看详,依公施行。”这表明北宋( )A、监察工作已经法制化、系统化 B通过加强监察促进司法公正C、干预司法过多,失去独立性 D、地方冤狱过多司法审判混乱17、公元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以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
10、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C、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D、强化集体议事制度18、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19、元代行省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的存在,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
11、有广东,统治者这么划界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军事控制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促进区域经济交流 D、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地方20、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出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 )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B、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互相制约关系D、内阁辅臣对国是有部分决策权21、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12、。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22、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23、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
13、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24、雍正帝在奏折批复中提到“两路军机,朕筹算久矣”,军需事宜交给怡亲王等大臣办理,“是以经理两年有余,而各省不知有出师,运饷之事”。这表明军机处( )A、有利于防范机密泄露 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促进了中央政令畅通25、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
14、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26、有学者指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中我们近年来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他们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27、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
15、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28、“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2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
16、,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30、在清政府决定利用义和团反帝之后,清廷主管外交的大臣许景澄、袁昶联名上书道:“今朝廷方与各国讲信修睦,忽创灭洋之说,是为横挑边衅,以天下为戏。团民非义民,不可恃以御敌,无故不可轻与各国开衅”。对这份上书最准确的理解是( )A义和团运动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加剧B两人反对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C清政府内部关于是否开展反侵略斗争矛盾尖锐D两人反对清政府支持义和团运动“灭洋”31、
17、历史学者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遭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成功。”(立约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D、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史学家基本肯定32、1937年8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中国妇女慰劳抗战将士大会陈词:“我们要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打仗的时候男子要上前线杀敌,后方工
18、作是我们的责任。”宋美岭意在强调( )A、争取国家胜利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C、前线杀敌和后方工作同是胜利的保障 D、男子妇女均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责任33、有学者认为:“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地区间争夺,使得国家衰落,改变这种困境的是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该学者试图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央和地方的整合 B、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地区间对抗C、地方主义是造成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 D、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开始形成34、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
19、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一些是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这说明( )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继续抗日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主要力量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35、太平天国时期曾发布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这表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B、太平天国一定程度上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C、天朝田亩制度中“均田”政策的实行D、太平天国通过消除封建剥
20、削关系来吸引农民的拥护36、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指出“治国必先立政”,立政的关键“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当”,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能动性遵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国家。”这一思想( )A、把法制建设提高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B、符合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C、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指明方向D、是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合统一37、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造成
21、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B、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C、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D、太平天国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38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39、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
22、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是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4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0条规定:“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院之权。”针对这一条款,章士钊说:“平政院者,即行政裁判所也,凡有平政院之国,出庭状之效力必不大,何也?人民与平政官员有交涉者,乃不能托庇于普通法庭也,约法所予吾人之自由,殆所谓猫口之鼠之自由矣。”由此可见,章士钊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没有形成互相制约的政治制度 B、没有规定公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23、C、为行政权侵犯司法独立留下隐患 D、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埋下隐患41、1923年陈独秀指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年瞿秋白提出:“中国的民族运动得最宜于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联合小资产阶级,督促资产阶级而行民族革命。”二人的主要分歧在于( )A、 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具有双重性 B、是否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先后问题 D、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地位问题42、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
24、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A、当时尚未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B、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然成熟C、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D、内部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分歧43、遵义会议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这次会议解决最为迫切的问题是( )A、结束“左”倾思想的领导 B、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C、军事和组织上的问题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44、解放战争时期流行一句顺口溜叫:“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其中“挖蒋根”是指( )A、取缔原国民党反动政权 B、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C、没收原国民党一切资产 D、对俘虏的国民
25、党官兵进行思想改造二、非选择题(45题12分、46题22分,共计34分)4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现点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现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
26、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庋)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请对上述关于科举制度的观点展开评论(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面对深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统治集团内一部分官僚、士人开始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担忧。安帝、顺帝统治时期不断扩大太学的规模,顺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余人,各地郡国学校
27、也纷纷建立起来,史称“四海之内,学校如林”这些太学生同官僚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太学也便成为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中心,太学生运动深刻影响了东汉的政局。中国全史材料二:事件发生的近因因为山东问题,既发之后,在未获满意解决之前,热血沸腾的学生不甘罢休,政府的高压手段与顽固态度,愈增加了他们的愤怒。5月5日为援救被捕学生,继续要求惩办卖国官员,拒绝巴黎和约,实行罢课。上海、天津与留学日本的学生,以及南北名流、社会团体,一致支持,上海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总统徐世昌为所震慑,将被捕学生释放,各校复课,学生得到初步胜利。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三:当日军蚕食华北诸省之时,中国的领导人不能
28、再保持和解了,未能阻止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激发了学生组织公开反抗不准示威游行的禁令,1935年12月9日,数千学生在北平游行,手持反日标语,并要求中国的领导人停止内战及团结全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北平学生运动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太学生运动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学生引发的运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12分)(3)结合中国近代史,就学生运动谈谈你的认识(4分)高 二 历 史答案15DCDDB 610CABCB 1115DBADD1620BBBAB 2125DCCAA 2630DBCAD3135CAAAB 3640ABDAC 4144DDCB45、【答案
29、】示例(参考)赞成第一种观点:科举制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理由:科举制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摧残民主启蒙思想;科举制度强化传统儒学教育的正统地位,不利于近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科举制度单纯以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受到压制。科举制度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缺失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科学制毒割、摧残知识分子,如范进类型的知识分子深受其害。(12分)赞成第二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理由:科举制度限制了门阀士族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为唐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
30、选拔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如:王安石、张居正、林则徐等。科举制度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社会风气。科举制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科举制度对欧洲文明和当今社会主义新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12分)46、(1)背景:(6分)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引发统治危机和社会危机(2分)古代教育发发展,尤其是太学规模的扩大(2分)统治集团内部有识之士的推动(2分)(2)影响:(12分)五四运动:外交: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2分)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与知识分子相结合(2分)思想:进一步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2分)政治: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和干部基础 (2分)总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一二九运动: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2分)(3)认识:(4分)青年学生是社会富有活力的阶层之一,学生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策。学生关注时政并积极参政有利于提高社会对时政的关注、有利于政府妥善处理社会问题,同时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也应警惕别有用心之人对学生的利用。(言之有理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