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789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41分。(一)(共21分)阅读下面闻一多忆菊诗,完成下面小题。忆菊(重阳节前一日作)闻一多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钻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守着酒壶的菊花,陪着螯盏的菊花;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懒慵慵的江西腊哟;倒

2、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长瓣抱心,密瓣平顶的菊花;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如同美人底拳着的手爪,拳心里攫着一撮儿金粟。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剪秋箩似的小红菊花儿;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黃菊;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是些小小的玉管儿缀成的,为的是好让小花神儿夜里偷去当了笙儿吹着。大似牡丹的菊王到底奢豪些,他的枣红色的瓣儿,铠甲似的,张张都装上银白的里子了;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还拥着褐色的萼被睡着觉呢。啊!自然美底总收成啊!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那东方底诗魂陶元亮不是你的灵

3、魂底化身罢?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你不像这里的热欲的蔷薇,那微贱的紫罗兰更比不上你。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啊!四千年华胄底名花呀!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啊!诗人底花呀!我想起你,我的心也开成顷刻之花灿烂的如同你的一样;我想起你同我的家乡,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然后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一九二二,十注:本诗是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的重要作品,

4、1922年10月,旧历重阳节的前一天,诗人在美国芒城写下此诗。底:旧同“的”或“得”。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螯(o) 绛色(xing) 蜂窠(k)B. 慵(yng) 攫着(ju) 圃心(b)C. 攒(zn) 篱畔(bn) 霭霭(i)D. 萼() 铠甲(ki) 华胄(zhu)2. 闻一多曾提倡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下列对这首诗在“绘画美”方面创作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在诗的前五节中,诗人采用细致描绘的手法,从花形花貌、花神花情等角度精细描绘了菊花的千姿百态,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B. 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用“未放”“

5、将放”“半放”“盛放”等词语呈现出菊花不同时段的开放姿态,具有动作的延续性,给人化静为动的美感。C. 诗的第三节中,诗人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檐前、阶下、篱畔、圃心的菊花,在迎风冒雨中颜色变为“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D. 诗的第五节中,诗人将大似牡丹的菊王与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菊王雍容华丽的姿态,用小菊花蕾儿衬托菊王的富贵。E. 本诗的第六、七节,诗人用菊花的历史悠久、高雅、纯洁等特质与蔷薇、紫罗兰的热欲、微贱比较,以此赞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3. 阅读这首诗歌的第二节,完成下面填空。诗人详细描绘了“江西腊”菊花,用_来写它的姿态,用“_”和“_”这两个比喻突出了“

6、江西腊”的圆形廓线。诗人把_比成“美人底拳着的手爪”,手心里还握着“一撮儿金粟”。4. 忆菊一诗借重阳忆菊以抒发思乡之情。下列写菊的诗歌与忆菊主题相近的一首是( )A.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潜和郭主簿)B.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通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C.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韧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D.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5. 结合诗句,诗人是怎样用“菊花”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答案】1. D 2. CD 3. (1). 拟

7、人手法 (2). 蜂窠 (3). 向日葵 (4). 白菊 4. B 5. 本诗题为忆菊,属于咏物诗,写作于重阳节前一日。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赏菊,又是中国人传统的习惯,因此,诗人通过尽力描绘出祖国菊花千姿万态之美,表达其思乡之情。借菊花的美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如“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诗人借诗人用菊花的历史悠久、高雅、纯洁等特质与蔷薇、紫罗兰的热欲、微贱比较,以此赞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汉字字音的能力。A项,绛色的“绛”读作“jing”;B项,圃心的“圃”读作“p”;C项,“攒”应读“cun”;篱畔的“畔”应读“pn”;D项,正

8、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C项,“在迎风冒雨中颜色变为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理解错误。诗中“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描绘了不同色彩的菊花,并非描写菊花颜色的变化。D项,“用小菊花蕾儿衬托菊王的富贵”理解错误。菊王奢侈豪华,与那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形成鲜明对照,体现菊花之繁富。故选CD。【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诗句“懒慵慵的江西腊哟”分析可知,在诗人的笔下,菊花似慵懒的美人,赋予菊花以人的形态,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江西腊的姿态;结合诗句“倒挂着一饼

9、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分析可知,这两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江西腊的黄心比作“蜂窠”“向日葵”,形象的写出了江西腊的圆形廓线;结合诗句“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如同美人底拳着的手爪”分析可知,诗人把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比成美人儿卷着的玉爪,既形象的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不遗余力的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A项,“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意思是林中满地盛开的菊花,灿烂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苍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凛冽的秋气使百卉纷谢凋零,然而菊花却迎霜怒放,独呈异采。诗人借怀想松菊坚贞秀美的英姿

10、,赞叹其卓尔不群的风貌。B项,“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通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意思是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C项,“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韧开晓更清”意思是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D项,“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

11、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意思是菊花娇弱无骨散发着幽香,它那金黄的花蕊上流光溢彩,它是能够延年益寿的药,在百草摧折的时候,才开始开花。本诗表达的是对菊花的品性的赞赏。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感情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用“菊花”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答本题,需要明确诗人怎样描绘菊花,以及怎样把菊花这个意象与自己的感情通贯。本诗题为忆菊,属于咏物诗,写作于重阳节前一日。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赏菊,又是中国人传统的习惯,因此,诗人通过尽力描绘出祖国菊花千姿万态之美,表达其思乡之情。如“啊!诗人底花呀!我想起你”“我想起你同

12、我的家乡”“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借菊花的美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诗人反反复复地吟唱着:“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诗人表达了对菊花是“自然美的总收成”的赞颂和对“祖国之秋的杰作”的歌唱,自然也是诗人的一曲“祖国颂”了。诗人赋予菊花以鲜明民族文化印迹:“东方底花”“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作为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中国知识分子也就取得了与菊花相同的民族精神内涵。“骚人逸士底花呀!”闻一多之所以想起了陶渊明,除了因为陶渊明素以“采菊东篱”著称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位古人具有一颗菊花式的高洁的灵魂能够身居闹市而心无挂碍,有在尘世樊笼中自得其乐的真“性情”。诗人运用艺术对比法,把

13、充满热欲的蔷薇、低贱俗气的紫罗兰同贞洁、素雅的菊花作为东西文化的象征物加以对比,以此赞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这种对比虽然不无偏颇,却能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对祖国的切切之情。(二)(共8分)阅读下面的过故人庄一诗,完成下面小题。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6.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7. 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联B. 两联C. 三联D. 四联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通过首联“故人”待客之盛,尾联“我”重阳之约,表现出主客间深挚的友情。B. 本诗中间四句描

14、绘了一幅村外青山、村边绿树、村内谷场、田野桑麻的田园风景图。C. 本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文笔浓郁而生动,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D. 本诗将主客情谊之淳、田园风景之淳、农家生活之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淳美意境。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西晋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色见长,被誉为“田园诗人”。B. 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之情。C.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琵琶行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D. 李清照的声声慢通篇写“愁”,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答案】6. 律诗

15、7. B 8. C 9. A【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体裁的把握能力。诗歌的体裁主要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绝句、词、曲。格律诗又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本诗符合格律诗的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本诗每句5字,属于五言律诗;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本诗每联的尾字“家、斜、麻、花”均押“a”韵。【7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律诗基本特点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本诗有几联对仗,作答本题,必须要识记律诗的基本特点,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但也不能因为惯性思维,忽略了首联和尾联的对仗可

16、能。本诗,颔联、颈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对仗工整。故选B。【8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C项,“本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文笔浓郁而生动,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理解错误。本诗将“景、情、事”结合在一起,没有议论;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陶渊明,西晋著名诗人”说法错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故选A。10. 在横线处填写古诗文作品原句。曹操在短歌行中引诗经子衿“_,_”两句诗,表达了自已渴望得到人才的心情。古代文人当政治上失意时

17、,往往会寄情于山水,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游仙,以此化解心中的愤懑,慰藉心灵。李白曾因政治上失意,告与友人“别君去兮何时还?_,_”。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_,_,_”,从山、江两个方面,具体描写了赤壁的景色,创造出一个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境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下阙中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的诗句极写同学少年的豪情雄姿,表现出诗人独立无限的豪迈气慨。【答案】 (1). 青青子衿 (2). 悠悠我心 (3). 且放白鹿青崖间 (4). 须行即骑访名山 (5). 乱石穿空 (6). 惊涛拍岸 (7). 卷起千堆雪 (8). 书生意气 (9). 挥斥方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

18、的默写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衿、崖、须、遒”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费孝通乡土中国(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杜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

19、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

20、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

21、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

22、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11. 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炼:这里指教育、培育。B. 无从:在意义上跟口语中的“没法儿”相同。C. 从容:这里指心安理得。D. 流弊:这里指弊端。12. 下列关于“乡土社会本色”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 在乡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彼此熟悉的,没有陌生人。B. 在乡土社会里,人们更加重视对传统礼俗的学习,教育。C. 在乡土社会里、人们由于相互之间的熟悉,而产生信任。D. 在乡土社会里,人们重视遵守

23、信义,而忽视契约,法律。13. 请概括说明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是什么?14. 请概括作者在文章第三段中,叙述了哪些生活中事实,并简述作者叙述这些事实说明什么观点。【答案】11. C 12. D 13. 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人都熟如亲人,大家感情深厚,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 14. (1)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2)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

24、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观点为“乡土社会”由地方性产生熟悉性。【解析】【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项,“这里指心安理得”错误。结合“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分析,抓住“悠长的时间”分析,此处“从容”应该为悠闲舒缓。故选C。【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而忽视契约,法律”错误。结合“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等分析,原文为“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不是对契约的重视”,并没有说“忽视契约

25、,法律”。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等分析,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结合“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分析,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人都熟如亲人,大家感情深厚,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结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

26、矩”分析,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结合“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分析,叙述的事实为在一个小地方生了根的人,能够摸熟每个人的生活。结合“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分析,叙述的事实为母亲对于婴孩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结合“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分析,观点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

27、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其实就是“乡土社会”由地方性产生熟悉性。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1分。阅读下面的通讯,完成下面小题。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张严平 田刚眼前这位苗族汉子矮小、苍老,40岁的人看过去有50开外,与人说话时,憨厚的眼神会变得游离而紧张,一副无助的样子,只是当他与那匹驮着邮包的枣红马交流时,才透出一种会心的安宁。我们一直跟着他在大山中被骡马踩出的一趟脚窝窝里艰难地走着,险峻处,错过一个马蹄之外,便是万丈悬崖。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中国邮政史上的“绝唱”,他就是为这首“绝唱”而生的使者,这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行程2

28、6万公里相当于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苗族名字:咪桑。马班邮路在正式文字中被定义为“用马驮着邮件按班投送的邮路”。在21世纪的中国邮政史上,这种原始古老的通邮方式堪称绝唱”,而在木里人的眼里,这却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接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半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王顺友的话不多,

29、却见心见肝。他说,他常常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走邮路才来到人世上的。19岁的王顺友开始沿着父亲走过的邮路启程,负责木里县至白碉乡、三桶亚乡、倮波乡、卡拉乡的马班乡邮投递,邮路往返584公里。1个月要走两班,每走一个班要14天,一年365天,他有330天走在邮路上。他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走进海拔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中途还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吞几口糌粑面,渴了喝几口山泉水或啃几口冰块,晚上蜷缩在山洞里、大树下或草丛中与马相伴而眠,如果赶上下雨,就得裹着雨衣在雨水

30、中躺一夜。同时,他还要随时准备迎接各种突来的自然灾害。这些艰辛在王顺友看来还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心头的孤独。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特别是到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王顺友在这条马邮路上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是这条邮路传达给他的一种神圣。“每次我把报纸和邮件文给乡亲们,他们那种高兴劲就像过年,他们经常情地留我住宿,留我吃饭,把我当成共产党的大干部,这时,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少不得的人!”这是王顺友最初感受到的乡邮员工作的价值。白碉乡乡长王德荣曾对他说:“你的工作

31、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但白碉乡离不开你。因为你是我们乡唯一对外的联络员,是党和政府的代表,藏民们有一个月看不见你来,他们就会说:党和政府不管我们了。你来了,他们就觉得党和政府一直在关心着他们!”这话让王顺友心里滚烫。翻一坡来又一坡,山又高来路又陡,不是人民需要我,哪个喜欢天天走。太阳出来照山坡,照亮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草鞋丢。这是王顺友无数山歌中的一首,邮路成为他心中一道神圣的使命。王顺友爱看电影,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电影,他说,这是父亲给他的遗传。父亲年轻时参加过“剿匪”,常教导儿子不要向任何敌人投降。当王顺友第一次在电影英雄儿女中看到那个高喊“向我开炮”的王成时,便敬佩上了他。“

32、王成和我一个姓,他不怕死,为了党,命都敢丢。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跟着王顺友一路跋涉,终于来到他邮路上的第一个大站白碉乡。路边等候着一群乡亲,见到他,都围了上来。有人给他递茶,有人往他口袋里塞鸡蛋,还有一个乡亲竟抱来一只活生生的老母鸡捆到了他的马背上。王顺友像个远道回家的大孩子一样,高兴得牙龈都笑得露了出来。晚上,坐在一户乡亲家的小院里喝酥油茶,他对我讲:“每次走到乡上都是这样,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山里人交朋友是以心换心。他们对这位乡邮员的情意,【甲】1998年8月,木里县遭受百年罕见的暴雨和泥石流袭击,通往白碉乡的所有大路、小路全被冲毁,按规定,这种情况王

33、顺友可以不跑这趟邮班。但是,当他在邮件中发现了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便坐不住了。他清楚地知道这两份通知书意味着什么。他上路了!王顺友是怎样拽着马尾巴连滚带爬地走到白碉乡的,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当年接到通知书的布依族女孩海旭燕和藏族女孩益争拉初的家人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当他们在连日的绝望中打开家门,看到一身水、一身泥、腿上流着血的王顺友从怀里掏出那封用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滴水未沾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都哭了。2004年秋天,国家组织的为老少边穷地区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的“健康快车”驶进木里,木里县残联的同志把通知书交到王顺友的手上,希望在“健康快车”离开木里之前能把它送到保波乡,因为那里有

34、因白内障二失明的老人,当时王顺友正患胃癌,可他什么也没说,牵着马上路了。他几乎是一路急行军,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只要两条腿能动,他就不停歇地走。结果,7天的路,竟用4天赶到了。这时,他已经被病痛和过度的疲劳折磨得不成样子,两手捂着胃,脸白得像纸,虚汗不停地往下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被送进了乡医院,当天晚上,“健康快车”的消息传遍了保波乡每一户人家,王顺友为送通知书生病的消息也随之传开了。第二天一大早,乡亲们涌到了医院,一位双目失明的藏族老阿爸,拿着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让人搀扶着来到王顺友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不停地抹泪,嘴里反复地念叨着:“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乙】

35、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一条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王顺友就是高原上托起着纽带的脊梁。我问王顺友,有没有想过不干这份工作了,哪怕去打工。他认真地告诉我:“不可能,乡亲们需要钱,他们等着我带给他们亲人的消息,乡政府盼着我带给他们党的声音。我做这个工作是给党和人民做事,有人喜欢我;如果我打工,只是个人挣钱,没人喜欢我。我只有为党和人民做事,心里才舒坦,好过。”“如果让你重新做一次选择,还会走马班邮路吗?”“那不会变。”“为什么?”“马班邮路把我这一辈子的心打开了,为党和政府做事,为乡亲们做事,让我活得舒坦,敞亮!也让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大山里是个少不得的人呢!”“在一般人看来,一个牵着马送信的人能有多重要?”“

36、我们木里山太大,太穷,没有邮路,乡亲们就会觉得心头孤独了。现在我们有十几条马班邮路,十几个乡邮员,每个人跑一条路,不起眼。可所有这些路加起来,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与政府和木里连在一起了!”【丙】5月的凉山,漫山遍野盛开着一片一片火红的花儿,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烂漫。同行的一位藏族朋友告诉我,这种花儿叫索玛,它只生长在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矮小,根深,生命力极强,即使到了冬天,花儿没了,它紫红的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会像炭火一样通红。噢,索玛花儿。(材料选自21世纪中国新闻奖精品选读,有删改)15. 下列词语中的“绝”,与“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中国邮政史上的绝唱的“绝

37、”,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绝交B. 绝版C. 绝佳D. 绝地16. 下面三句话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们的位置分别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中的哪一处?我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山若有情山亦老。让我更深切地触摸到了王顺友的一颗心。17.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记者深入采访现象的报道,亲历马班邮路者的艰苦,用真实的数据、场景、人物事迹,让读者真切感受王顺友的质朴、高尚的奉献精神。B. 在“送高考通知书”的报道中,记者连用两个“但是”通过转折复句的使用,强调王顺友心系人民群众、急群众所急、改变家乡落后贫困的情怀。C. 本篇报道中运用了许多数字进

38、行记录、说明,是为了让读者通过这些数字来感受马班邮路的艰苦,马班邮路者的艰辛和此项工作的意义。D. 报道中说王顺友不善于与人交流,但在报道中多次引王顺友的话,以及记者与他的对话,这是先抑后扬的手法,对刻画实出人物形象非常有用。18. 这篇通讯记述了王顺友的“马班邮路”事迹,文本是如何展开报道内容的,请你逐层概述。19. 这篇通讯的题目“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说出这个题目的含义,并说明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0. 根据上下文,请分析下列两个语句中“孤独”一词的有什么含义?这些艰辛在王顺友看来还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心头的孤独。我们木里山太大,太穷,没有邮路,乡亲们就会觉

39、得心头孤独了。【答案】15. C 16.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 17. D 18. 文章以“我”为叙述者,用我的所见所闻表现王顺友的事迹。报道的内容为:王顺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矮小、苍老、憨厚。介绍王顺友的工作环境是高、难行的马班邮路。介绍王顺友事迹和他坚持这份艰难工作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走邮路而生和“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19. 标题的含义:(1)索玛花儿红艳无比,表达了作者的难以置信和对花的喜爱之情。(2)索玛花儿这样红是因为在作者眼中它象征了王顺友的顽强精神及木里美好的生活。标题的作用:(1)标题的巧妙设置能引发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有

40、利于下文抒发对王顺友的崇敬赞美之情;(2)索玛花儿象征王顺友的精神。标题含蓄地点明全文主旨,索玛花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命力极强;王顺友奋斗在艰难的生活中,扎根在乡亲的心中。他的精神像索玛花一样红。(3)索玛花儿是木里的象征。王顺友们的无私奉献使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使木里的生活更美好了。 20. “孤独”的含义是王顺友独自一人在马班邮路上行走内心难耐的孤单寂寞和无助之情。“孤单”的含义是木里太大,没有邮路传递他们与外界的消息,他们心中几乎就有与世隔绝、被遗忘的孤单。【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题干中“绝唱”的含义为“指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故“绝”的含义为“独

41、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A项,绝交:断绝交往。故“绝”的含义为“断绝”;B项,绝版:停止出版。故“绝”的含义为“停止”;C项,绝佳:极其美好。故“绝”的含义为“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D项,绝地:指极险恶而无出路的境地。故“绝”的含义为“尽,穷尽”。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衔接的能力。【甲】前一句为“他们对这位乡邮员的情意”,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情谊”,后一句应该有谓语和这个主语搭配,只有“让我更深切地触摸到了王顺友的一颗心”满足条件,而且句子连在一起,表现了“我”被他们彼此间的情谊打动,感受到了王顺友内心坚持千里迢迢送信的动力。故【甲】处应填;【乙】句前边

42、的语境是王顺友为保波乡艰难的送通知,“一位双目失明的藏族老阿爸,拿着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让人搀扶着来到王顺友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不停地抹泪,嘴里反复地念叨着:我的儿子!我的儿子!”,看到此情此景,“我”深受感动,因而【乙】处“我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最能表现“我”的内心感动的程度。故【乙】处应填;【丙】前一句为“可所有这些路加起来,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与政府和木里连在一起了”,此句总结了王顺友这些山区乡邮员跑的路连接起了木里和党政府,这种行为感天动地,因而填“山若有情山亦老”更为合适。故【丙】处应填。【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D项,“这是先抑

43、后扬的手法”错误。“王顺友不善于与人交流”是事实,报道中多次引用王顺友的话语,这些都是正常交谈,以表现“王顺友的话不多,却见心见肝”的实在性格。而不是先说他不善言辞是为了后文中表现他善于言辞,故不为先抑后扬。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本文内视角下,叙述者自身处于事件人物之中,以事件中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描述,从而可以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态做出细致描绘。文章的开头,以“我”的视角,交代了“我”眼中的王顺友形象“眼前这位苗族汉子矮小、苍老”“与人说话时,憨厚的眼神会变得游离而紧张,一副无助的样子”,表现了王顺友憨厚内敛的性格特点。接着作者跟随王顺友的脚步,与他一起走马班

44、邮路,“我们一直跟着他在大山中被骡马踩出的一趟脚窝窝里艰难地走着,险峻处,错过一个马蹄之外,便是万丈悬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因而这部分记述了马班邮路的高而难行的特点。“一年365天,他有330天走在邮路上。他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走进海拔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吞几口糌粑面,渴了喝几口山泉水或啃几口冰块”山高,冰期长,冬冷夏热,一路上摸爬滚打,写出王顺友行路艰难,一个人内心孤独。“每次我把报纸和邮件文给乡亲们,他们那种高兴劲就像过年”“你来了,他们就觉

45、得党和政府一直在关心着他们”“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百姓的需要,他也需要这种认可,这是一种信仰,这是他坚持做乡邮员的原因,因此他舍小我,冒着风暴泥石流为孩子们送录取通知书,身患癌症毅然为村民送治病通知书。1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标题的含义,应从标题的本意和比喻义、象征义、深层含义等入手分析。文章的题目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章的结尾也描写了鲜红顽强的索玛花儿“漫山遍野盛开着一片一片火红的花儿,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烂漫”“即使到了冬天,花儿没了,它紫红的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会像炭火一样通红”,这些描写,从表面上看写出了花的火红颜色及花的耐寒的特征,

46、“为什么”表现了作者难以置信,以此表现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另外,在记述完王顺友及其他乡邮员的事迹后,在写道如此坚忍火红的花,那花就有了象征义,它象征了王顺友的精神及木里人民被王顺友们带动的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文章的题目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一个疑问句作为题目,巧妙设置悬念,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作者抒发对王顺友的崇敬之情做了铺垫。“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做题目,能让我们由一个物象特征记住它所象征的王顺友的精神特征,含蓄的交代主旨,表达对王顺友们精神的赞美。文章以“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做题目,再加上结尾对这种花的详细描写,也让我们想到被王顺友们带动起生活热情的木里人的生活越来越

47、有滋有味,越来越美好,因为“可所有这些路加起来,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与政府和木里连在一起了”。这也是这个题目的重要作用。【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能力。第一句话的语境是“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特别是到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这句话里的“孤独”是形容王顺友内心的孤独,他孤独的原因是漫长的马班邮路上只有他一个人一匹马,没人跟他交流、互助,这让他内心有很多寂寞无助的感慨。第二句的语境是“现在我们有十几条马班邮路,十几个乡邮员,每个人跑一条路,不起眼。可所有这些路加起来,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

48、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与政府和木里连在一起了”,这句话是说木里人心中感觉孤独,原因是木里太大,太远,如果没有邮路和乡邮员的通信,他们会有一种被党、政府和外边的人遗忘的孤独寂寞。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注意:写作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21. 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在收拾阅览室时拾到一个学生书包,请替管理员写一份招领启事。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不超过150字。【答案】示例:招领启事昨天下午,在本校阅览室拾到学生书包一个,请失主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找图书管理员认领。图书管理员2020年11月20日【解析】【详解

4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招领启事主要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内容:1标题。在第一行中央写上“招领启事”“招领书包”等字样。2正文。一般来说,在招领启事中只写拾到东西的名称,以及失主到何地、找何人认领,所拾东西的数量、特征等具体情况留待失主认领时核实,以防止他人冒领。3落款。写清招领启事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并在其下方标明发布招领启事的日期。本题要按照规定格式来写,内容只需要写清何时何地何人拾到何物,到哪里认领即可。22. 有不少同学在学校食堂用餐时,仍然存在多点餐、不能“光盘”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请你写一段文字,倡议大家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要求:语言精练

50、得体,理由充分,有号召力。不超过150字。【答案】示例:同学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响应国家号召,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然而我们中间仍有浪费粮食的现象,为此,我提出如下倡议:从我做起,拒绝剩餐,争当“光盘行动”的示范者。点菜适量,吃饱为宜,以“光盘”为荣、“剩饭”为耻,珍惜每一粒粮食 ,自觉维护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语境是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时仍有浪费粮食的现象,要求写一段文字,倡议大家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考生可以从当下我国粮食并不充裕的角度写理由,也可以从节约是我国传统美德的角度写,还可以以习主席等的

51、号召为出发点,号召大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甚至可以将珍爱粮食上升到爱国的高度,以提升大家的责任感。23. 以“金色的北京”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要求:至少运用2种修辞手法,感情真挚,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答案】示例:走近北京的深秋,你就会被那一树一树的金黄所感动和融化。十月末的北京,银杏正灿,法桐正黄,枫叶正红,柳树尚绿,走在季节里,譬如此刻眼前,一个人在银杏或法桐簇拥的小道上,树叶的黄,澄明、欢快、热情、大方、洒脱、奔放,整个人都会被季节璀璨的恩宠所融化,没有什么语言能抵挡得上自然之韵的妥帖和舒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以“金

52、色的北京”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至少运用2种修辞手法,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另外,还要注意字数要求。“金色的北京”是以“北京”为描写抒情的对象,“金色”限定了北京的特征,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联想北京秋天的美景,可以联想秋季的收获;可以描写落叶的形态、颜色、声音,也可以引用古典诗词,增加文学韵味。当然,学生写作时要笔端有真情,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可以选择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引用等。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写作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24. 根据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通讯,结合

53、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的学习,请以“我的劳动观”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答案】例文:我的劳动观劳动是春天的甘霖,是夏夜的初凉,是秋季的收获,是冬日的暖阳。劳动是成功的道路,是困境的希望,是黑暗中光明。高尔基说:“我知道什么叫劳动,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是啊,劳动如诗,每一滴汗水都是一个美丽的韵脚,劳动是歌,每一分收获都是一串音符在唱响。勤劳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嵌入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之中。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美,而且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劳动是健康之舟,让生命之树常青;劳动是财富之源,为人民们带来幸福生活;劳动成就人生,人生因劳

54、动而精彩。劳动者的背影最美,劳动者的笑容最美!多少辉煌的成就,在埋头苦干中铸就;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实现;多少伟大的梦想,在胼手胝足中变成现实。在劳动中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如愿以偿的快乐。浸透着奋斗汗水的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人想事成的幸福,所有的收获和回馈,让我们笑靥如花。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是最美的创造者,更是世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劳动者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那种高贵的精神品质让人生熠熠生辉,为世界的进步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普普通通的“大国工匠”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老干妈”陶华碧

55、到“感动中国”的英语人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这些劳动者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伟大劳动精神,他们以自己的实际劳动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日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不热爱劳动,任何蓝图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努力学习,一切梦想都只能是一枕黄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人生的绚丽和精彩都事有劳动创造的,所有幸勤的劳动者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任何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可耻的,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唾弃!我们要努力继承先辈们的勤劳勇敢、

56、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摒弃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树立社会新风尚。让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只争朝得精神,用劳动共同托起中国梦!让我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书写属于新一代的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是以“我的劳动观”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还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本次作文题目是“我的劳动观”,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劳动观”,这是本次作文重要写作内容,考生要在文中明确写出自己对劳动的看法。定语是“我”,起到限制“劳动观”的作用,表明文中对“劳动”的看法是“我”的,不是别人的。对“劳

57、动”的看法: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是财富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

58、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立意时,要表达出对劳动的正确看法,要把劳动创造和国家、人名的利益相连。参考立意: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丽;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尊重创造性劳动;实干兴邦;行文结构:此题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劳动观”,围绕“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这一观点,首先分析论证“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美,而且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接着论证“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是最美的创造者,更是世界的创造者”,然后论证“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

59、进步的根本力量”,最后发出期望和号召,以“让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只争朝得精神,用劳动共同托起中国梦!让我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书写属于新一代的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总结全文。参考素材:劳动是生命火炬里那跳跃的火焰,把生活点染成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依靠辛勤的劳动,先民们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多少神话故事都和劳动结下了不解之缘:神农教稼、伏羲画卦、嫘祖织丝、大禹治水先祖们靠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奋发图强,辛勤劳作,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

60、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希望我国广大劳动群众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

61、。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25. 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不起眼的小事、普普通通的人、一句平常而关切的话语往往会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动容、泪眼、浮想联翩。你在生活中,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动请以“那一瞬

62、间,我已泪流满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答案】【例文】那一瞬间,我已泪流满面“叮铃铃”放学了,同学们像出笼的鸟儿,三三两两簇拥着、欢呼着走出了教室。而我却一扫平时的兴奋劲儿,背着沉重的书包,独自一人,慢吞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脚下的水泥地板着一张死灰般的脸,伸向漫无边际的远方;秋风萧瑟,多日云淡风轻的天空也突然间阴暗下来,压得让人窒息。我是多么希望回家的路远些、再远些“咚咚咚”我有气无力地敲了敲门,就在妈妈打开门一瞬间,我猛地跨进去,三步并作两步冲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呆呆地坐在书桌前,死咬着嘴唇,一言不发。上午

63、班里发生的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你最近怎么搞的,考试成绩下滑得这么厉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当头棒喝。我猝不及防,选择了沉默,同学们更是用异样的眼光一起向我投来。我我可曾经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榜样啊!一次考砸了,老师也不至于尽管我清楚地知道,老师看似批评的话语中饱含着期望,但此刻,我的自尊心早已像被怪物吓跑的孩子,仓皇而逃,囧得我脸红脖子粗,半天抬不起头来。想到这儿,鼻子又一是阵发酸“吱”妈妈小心翼翼地推开门,轻轻挪动着细微的脚步向我走来,一杯正腾着热气的牛奶捧到了我的面前。“怎么了?在学校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啦?”我强忍着内心的酸楚,使劲摇了摇头。妈妈轻柔地抚

64、摸我的头,丝丝爱意混着淡淡的牛奶馨香瞬间流遍全身。我不由自主的端起热乎乎的牛奶,一饮而尽,蒸腾的热气瞬间雾花了我的眼镜,只觉得有眼泪在眼眶中不停打着转,我强忍着不让它落下来。我真想一股脑向妈妈说出自己的委屈,但又哽咽在喉。妈妈静静地站在我的身旁,双手紧握,时不时地来回摩挲几下,却一直没有再追问;而我则强装正经、漫不经心地翻着书。一抬头,无意间和妈妈的眼神相撞,此时此刻,透过那双焦灼而又担忧的眼睛,昔日母亲对我呵护有加的温暖画面,又像放电影般的在我眼前不停地切换:气温骤降,是您为我早早地准备好了御寒的棉衣,默默地放在床前;早上刚起,是您为我精心准备了永远也吃不够的花样早餐;风雨中,又是您手中那把

65、大伞总是悄悄地倾斜到儿子这一边想着想着,泪水模糊了双眼。千不该,万不该,我真不该自尊心使然,让妈妈为我担忧和不安。“哎”母亲一声长长的叹息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轻轻将我揽入怀中:“儿子,其实你的这次考试成绩妈妈早就知道了。妈妈希望你不仅要经得起表扬,更要学会受得住批评,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磨练心志的人生考验吗妈妈相信你能做到,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好儿子”就在那一瞬间,失落、委屈、自责交织一起化为滚烫的泪水,任由它纵流满面,四处飞溅,把我心灵的尘埃冲洗得一干二净,让新生的种子重新生根发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审题:本题是命题作文,题目是“那一瞬间,我已泪流满面”,审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

66、隐含的信息: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那一瞬间”可以是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不起眼的小事、普普通通的人、一句平常而关切的话语等等,考生在行文中重点突出“那一瞬间”为什么使我泪流满面,考生可以写父母对自己默默地关爱、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同学对自己热情的帮助和鼓励,那一瞬间,泪流满面;可以写有感于某位残疾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那一瞬间,泪流满面;也可以写新冠病毒来袭之际全国医护工作者冒着生命的危险“逆行”支援武汉而感动,那一瞬间,泪流满面;也可以有感于祖国的日益强盛,那一瞬间,泪流满面;也可以考生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都可以找到令自己泪流满面的那一瞬间。文体上,本体限定是记叙文,在

67、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要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立意:(1)有感于父母的理解,那一瞬间,我已泪流满面。(2)有感于朋友的鼓励,那一瞬间,我已泪流满面。(3)有感于最美“逆行者”,那一瞬间,我已泪流满面。(4)有感于祖国日益强盛,那一瞬间,我已泪流满面。素材:1. 爱,这个字包含了太多的责任,太重的份量。爱,不是轻易就可以说出口的。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可能就在一件小事,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温暖关切的眼神中。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中都饱含着深深的关爱。2. 爱就是这么平平

68、淡淡、普普通通,甚至平庸有些俗气。爱是如水年华流逝后的相守,爱是陪你慢慢变老中的恬静。爱是听着絮絮叨叨后的颔首。爱是如洗岁月中的相濡以沫,爱是日进斗金后的深情相依。爱是一个个信任的眼神,爱是一次次强力的搀扶。3. 歌手丛飞,耗尽毕生精力进行了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累计捐款物300多万元;大二学生田强,放弃关乎毕业的考试到医院捐献骨髓为挽救一位未曾谋面的白血病患者;打工妹刘文秀见持刀少年欲轻生,大胆上前劝导,深情一吻将少年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这些是所谓有“大爱”的人!或许都是草根,或许他们不会进入你的视野,但是他们把社会当成了一个大家庭,他们认为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那些有难的家人!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

69、想法拥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它足以让一部分人无地自容!是他们让这个社会不被金钱利益完全占领,坚守着那最后一份温情。我落泪,为他们的大爱,为他们那些善良的赤子之心!这种力量,那一瞬间,曾让我泪流满面。4. 母爱的力量,让我泪流满面。忘了吗?那一场灾难,让无数人流离失所,那样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刹那间便被湮灭。漫天飞舞的蒲公英飘荡在四川的每一个角落,也飘荡在一位已经逝去的母亲身旁,她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在她的身子底下,是那三个月大的还在熟睡着的孩子,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场面,却深深的触动了人们心底最深处的那份柔软。在这场灾难中,她用单薄的身体,扛住了苦难,扛住了寂寞,扛住了孩子生命的希望。

70、肃立于此,泪水滑落脸颊,此时,生命如天地般苍茫,母爱却比天地更广阔,更高远。雨无情的下,泪不住的流。生命的奇迹就是母亲。5. 爱国的力量,让我泪流满面。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一生为了祖国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直至临终,他唯一的心愿便是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没有人知道肖邦的内心是多么的深爱着这片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许他的艺术就是含着泪完成的吧。生命本是根华美如涛的弦,而你用你的泪将它弹得如此惊心动魄,又如此美妙至极,我为你对国家的情而落泪,却也为你对国家的执着而落泪。因为爱,我落泪了,止不住的落,从心底流淌出的。让我泪流满面的,是一种力量。那,是爱的力量。结构层次:文章以放学回家而自己却不愿回家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接着写回到家中,插叙自己不愿回家的原因,照应“有气无力”“跨”“冲进”“呆呆”等细节描写;然后,妈妈简短的问话、静静的陪伴自己,回忆起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这一切默默地关爱和理解让我猛然醒悟,“我真不该自尊心使然,让妈妈为我担忧和不安”;最后,通过前文的记叙的铺垫加上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和鼓励,感情积累至此,突然爆发,“那一瞬间,我已泪流满面”显得合情合理,以“把我心灵的尘埃冲洗得一干二净,让新生的种子重新生根发芽”结尾,颇含深意,意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