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10月导学案:第2专题 4 师说1(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1431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10月导学案:第2专题 4 师说1(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10月导学案:第2专题 4 师说1(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10月导学案:第2专题 4 师说1(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 二、学习重难点 “所以”“众人”“乃”“嘉”“贻”的意义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词“的”、作宾语 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种典型用法,以及“师”字的活用。 三、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师说作者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死后谥“文”,也称。 他不仅是唐代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后世尊他为之首。(补充阅读:梁衡读韩愈)2.“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说”属于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用来。师说意思是 3.古文运动其实是运动,韩愈和柳宗

2、元一起提出了_、_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文言知识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其皆出于此乎(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 (2)惑而不从师(3)吾从而师之 (4) 择师而教之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小学而大遗 (7)则群聚而笑之 (8)如是而已3. 之(1)古之学者必有 (2)人非生而知之(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5)师道之不传也久 (6)欲人之无惑也难 (7)圣人之所以为 (8)彼童子之师

3、,授之书而习其句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巫医乐师百工之(11)郯子之(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3)作师说以贻之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其皆出于此乎(5)其可怪也欤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而耻学于师 (3)于其身也(4)皆出于此乎 (5)不拘于时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其可怪也欤二、实词四、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A、满意( ) B、比较满意( ) C、不满意( ) 教师评价: A、满意( ) B、比较满意( ) C、不满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