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6(中国近代)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6安徽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解析】由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
2、、“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分析可知英国是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反对中国政府的干预,A项正确;由材料“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分析可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全失去关税自主权,B项排除;材料缺乏当时中英贸易情况的数据对比,不能断定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有关司法主权的内容,D项排除。故选A。【答案】A2(2016安徽黄山二质检)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
3、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 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 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考点】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材料中没有避免北方战事的信息,故A项错误;据材料“乱民、邪术、列国”等关键信息,可知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是在1916年袁世凯死亡之后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面对列强入侵,地方官员不服从皇帝宣战诏书,借口各种理由推脱的现象,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中央集权的效能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答案】D3.(2016安
4、徽合肥第一次质量检测)有学者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民革命运动能够充分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B该现象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未成功的重要原因C该现象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得到改变D作者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析】国民革命时期上层知识分子已经和广大的农民相结合,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中国近代的各个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5、此点正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未成功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已经开始注意将知识分子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革命的一个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安徽芜湖市马鞍山市第二次检测)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召开国民参政会,吸收部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并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共同防共”的谬论。这表明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C.国民党放弃了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D.国共合作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合作【考点】新民主革命-抗日战争
6、【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A、C、D三项表述与题干主旨无关,均排除;由“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可知是抗日战争的初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在民族危机下国共携手再次合作,因此出现了合作初期国民党一系列积极的民主举动,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答案】B5.(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双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这说明()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徐州会战毙
7、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A国共合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中国军队战斗力强于日本军队 C舆论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部分 D因统计标准不同导致统计结果不同【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材料重在讲述中日双方统计差异的原因,不是在强调中国对日军的打击,故A项错误;材料的重点不在讲述中国军队战斗力强,故B项错误;此材料是双方刊登在报刊上,所以体现出了舆论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项正确;双方的这种结果不同可能与统计标准的不同有关,但并不是此题目的主旨所在,故D项
8、错误。【答案】C6.(2016安徽部分示范高中9月联考)蒋介石曾在嘉奖前线的密电中说:“李长官、李副长官并转所属各总司令、各军团长、各军、师长:密: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胜利足为表征。”与蒋介石嘉奖电文相关的战役是( )ABC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台儿庄战役【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李长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胜利足为表征。”可知是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它是国民党抗战以来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故答案选B。【答案】
9、B7.(2016安徽安庆三模)蒋介石在1945年8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写道:“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面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这段材料表明国民党()A阴谋发动内战B坚持一党专政C抢夺抗战果实D破坏国共合作【考点】解放战争【解析】“内战”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可知,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故B项正确;“抢夺抗战果实”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故C项错误;此时抗战即将胜利,国共间的合作也即将结束,故D项错误。【答案】B8.(2016安徽蚌埠第一次质量检测)1935年11月4日
10、,即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的第二天,英国驻华大使在英国法律授 权下,公布“国王规章”,明令禁止在华的英国国民继续用银偿债或支付其他金钱业务;规定英国在华侨民要接受法币以代替白银和银元。英国政府这些举措 A表明了英国政府认可中国法币改革的态度 B说明英国试图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的冲击 C阻止了日本操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图谋 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陷入绝境【考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结合所学,此时英国的世界经济优势已不复存在,故A项错误;“明令禁止在华的英国国民继续用银偿债或支付其他金钱业务;规定英国在华侨民要接受法币以代替白银和银元”的信息说明英国政府支持中国的
11、法币改革,故B项正确;此举措只是说明英国对中国货币改革态度,看不出“阻止了日本操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图谋”的信息,故C项错误;币制改革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9.(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注册商标和外国洋商在中国的注册商标统计图,出现表中变化的原因是()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 C中国政府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并不是导致材料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日本
12、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会导致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挫,而不是促进,故B项错误;1927年到1936年,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国民政府采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地位的表述,而不是出现变化的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6安徽芜湖市马鞍山市第二次检测)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
13、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A.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临时约法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发展实业的法令是南京临时政府通过许多的法律、法规颁布的, A项排除;由“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可以分析出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B项正确;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排除;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材料中也没体现,D项排除。
14、【答案】B11.(2016安徽蚌埠第二次质量检测)从1874年至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这反映了 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 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考点】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解析】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不能说明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故A项错误;“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不属于时政事件,故B项错误;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15、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说明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司法制度改革,故D项错误。【答案】C12. (2016安徽蚌埠第一次质量检测)辛亥革命后,帽子销量突增,“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社会习俗变迁 B生活水平提高 C思想解放有限 D民众追赶潮流【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解析】社会习俗不会导致帽子成为“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的原因,故A项错误;从“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可知生活水平提高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实
16、行剪辫易服,废除清朝时的发饰,从材料可知即使贫穷也要戴帽子是适应不了新的发饰,反映出人们心理上没有接受新制度,故C项正确;民众追赶潮流与材料中“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第13小题25分,第14小题13分,第15小题14分,共计5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 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
17、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1 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英国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国所处
18、世界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9分)【考点】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近代以来的交通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以工业革命的知识,可以表述为: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传统交通工具无法满足工业生产所需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的研制解决了铁路运输的关键技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
19、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特点可以答成:经历了从“西方铁路的知识的传播”到“外国人在华修铁路”再到“国人自主承办”的历程;列强长期主导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和运营;铁路发展艰难,建造速度慢、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原因可结合所学,答为:两半社会,国家主权不独立、经济发展滞后;资金、技术、人才的匮乏;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传统观念的制约等。(3)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地位可结合表格归纳为:中国铁路总里程处世界 领先地位,但人均公里数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关于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难度较大。可以从我国基本
20、国情、铁路与经济的关系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等方面作答。【答案】(1)(6分)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传统交通工具无法满足工业生产所需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的研制解决了铁路运输的关键技术。(6分)(2)(10分)特点:经历了从“西方铁路的知识的传播”到“外国人在华修铁路”再到“国人自主承办”的历程;列强长期主导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和运营;铁路发展艰难,建造速度慢、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6分)原凶:两半社会,国家主权不独立、经济发展滞后;资金、技术、人才的匮乏;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传统观念的制约等。(4分)(3)(9分)地位:中
21、国铁路总里程处世界 领先地位,但人均公里数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大。(3分)看法:中国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广袤,铁路发展符合国情,空间巨大;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与技术,物质基础扎实;要处理好铁路与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的关系;提高行车速度、改进服务设施、增加安全系数;加强国际合作,发展跨国铁路运输网。(6分)(言之成理、答够三点即可) 14.(2016安徽蚌埠第一次质检)买办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两广总督百龄说:“查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因语言不通,不能自行采买,向设有买办
22、之人。由澳门同知发给印照,近年改由粤海关监督 给照。(外商)如敢于买办食物之外,代买违禁货物,及勾通走私舞弊,并代雇华人服 役,查出照例重治。”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均听其便。其随意雇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 据粤海关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前后买办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材料二在历史研究中,买办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中产生过吴健彰、杨坊那样由买办起家,积资捐官的人。在五六十年代之交,这一类人不仅在经济上活跃(如洋务运 动重要人物唐廷枢等),而且在政治上活跃,是苏南“借师助剿”以抗太平天国的始作俑者。 由于他们与西方
23、人贴附得太紧了,便在不知不觉中显出了奴态j但买办中还有另一部分人,例如郑观应、徐润,以及后来的虞洽卿,他们受雇于洋行,操买办之业而握有最多的货币一而后,他们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买办的历史作用。(10分)【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社会群体主题【解析】(1)从材料一“查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因语言不通,不能自行采买,向设有买办之人。由澳门同知发给印照,近年改由粤海关监督给照”与“ 其随意雇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可知买办的身份由政府设置并掌控(或答:没有独立
24、身份、依附于政府等亦可)到受雇并依附于外商;从“(外商)如敢于买办食物之外,代买违禁货物,及勾通走私舞弊,并代雇华人服役,查出照例重治”和“ 其随意雇觅跟随、买办、通事均属合法”,可知买办的职能由监督外商行为到服务于外商的贸易中介人。 (2)从材料二“在五六十年代之交,这一类人不仅在经济上活跃(如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唐廷枢等),而且在政治上活跃,是苏南“借师助剿”以抗太平天国的始作俑者。由于他们与西方人贴附得太紧了,便在不知不觉中显出了奴态”,可知买办的消极作用是是外国殖民者掠夺中国人民的代表;也是中国统治者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帮凶;从“但买办中还有另一部分人,例如郑观应、徐润,以及后来的虞洽卿”,
25、可知买办的积极作用是协助晚清开明官僚开展洋务运动;从“他们受雇于洋行,操买办之业而握有最多的货币一而后,他们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可知买办的积极作用是部分买办创办近代民族工业企业,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米侵略的作用;结合中国近代买办阶层相关史实可知其在推动经济结构变动、近代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以及思想解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答案】(1)变化:由政府设置并掌控(或答:没有独立身份、依附于政府等亦可)到受雇并依附于外商;由监督外商行为到服务于外商的贸易中介人。(3分) (2)消极作用:是外国殖民者掠夺中国人民的代表;也是中
26、国统治者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帮凶。(2分) 积极作用:协助晚清开明官僚开展洋务运动;部分买办创办近代民族工业企业,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米侵略的作用;在瓦解封建经济结构,促进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每点2分,任答四点8分)14.(2016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 4分)材料一 国民政府建设之程序分为三期;一日军政时期;二日训政时期;三日宪政时期。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
27、家之统一。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有直接创制法律之权,有直接复决法律之权。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为本省自治之监督。在宪法开始时期,中央政府当完成设立五院,以试行五权之治。其序列如下:日行政院;日立法院;日司法院;日考试院;日监察院。 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 民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三
28、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 院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一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特点。(6分)(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与孙中山民主政治理想的差异。(8分)【考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在宪法开始时期,中央政府当完成设立五院,以试行五权之治”归纳为分权制衡;根
29、据材料一“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有直接创制法律之权,有直接复决法律之权”归纳为直接民权;根据材料一“国民政府建设之程序分为三期;一日军政时期;二日训政时期;三日宪政时期”归纳为循序渐进地实现宪政;根据材料一“曰行政院;曰立法院;曰司法院”归纳为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结合所学,可以归纳为孙中山主张总统共和制,临时约法规定责任内阁制;根据材料一“三日宪政时期”归纳为循序渐进地实现宪政,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归纳为临时约法则是立行宪政;根据材料一“以试行五权之治”归纳为孙中山主张实行五权宪法,根据材料二归纳为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孙中山平均地权未能体现的角度归纳。【答案】(1)特点:分权制衡;直接民权;循序渐进地实现宪政;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思想。(6分) (2)差异:孙中山主张总统共和制,临时约法规定责任内阁制;孙中山主张实现宪政要循序渐进,临时约法则是立行宪政;孙中山主张实行五权宪法,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临时约法未能体现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思想。(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