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
2、 2、合作探究法【课时】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是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巴金先生写的颁奖词。那么巴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竟能用如此有力量的文字描述他。我们知道,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品读他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巴金的小狗包弟。 (解读文本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巴金的一些情况) 二、作家作品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年月日生
3、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年至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三、本节课教学目标四、整体感知小狗包弟诗一个凄婉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事件内容,同时找出本文
4、的文眼。(学生概括文本内容)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五、合作探究、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思考: 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明确:正面描写:第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第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第自然
5、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2、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思考: 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日本种的小狗。 瑞典旧主人。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明确: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
6、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3、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明确: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4、随着小狗包弟的经历,“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轻松、沉重、自责。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
7、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5、如此可爱的一条小狗,作者竟然保护不了,为什么?明确:跟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关。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文革”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976年10月)六、文意挖掘“文革”中荒唐和残酷的事还有
8、很多很多,巴金先生在“文革”中也遭受了批判,被关进“牛棚”。在那个人人力求自保的年代,巴金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放弃了小狗包弟,良心上一直遭受着谴责,十三年后,他勇敢地进行了忏悔。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巴金的忏悔有何意义?明确:表达作者对小狗包弟自责愧疚之情,更深层次揭露了“文革”罪恶。巴金 的这种心路历程,其实是希望 在“说谎成风”的时代,要有勇气剖析自 己,大胆说真话。本文意在唤醒人们的良心、良知。做违背良心的事会使我们 受到煎熬,要勇反省错误,这样,生活 才会美好。 七、拓展延伸1.善于反省,也是一种智慧2.善于反省的民族与国家,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3.人类只有反省,世界才会更和谐 感悟:
9、一个人唯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保持内心平静;一个民族与国家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文明、富强;人类唯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存互进。唯有忏悔,我们社会才能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世界。八、文意总结学会忏悔,懂得忏悔,就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价值,可以分为两类:思想价值:作者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肚量,而这种勇气和诚实,正是当今的人们所缺少的。作者敢于自我反省的精神犹其可贵。写作价值: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人性与社会。巧用对照-狗与人的对照 ;两条狗的故事的对照 。叙事自然,语言朴素 ,抒写真情实感。九、课堂小结本文
10、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十、作业布置周记:生活中,学习上,待人处事方面,谁都有过或小或大的错,关键是有了错之后的态度,是坦诚面对还是有意掩饰?它可是考验着我们的人格。 请以日记的形式,写一篇自我反省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