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3143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小编准备了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我会填1. 把口诀补充完整。( )七三十五 ( )四十二 五九( )九( )八十一 六( )四十二 四八( )2. 芳芳有3件衬衣,2条裙子,一共有( )种穿法。3.100厘米=( )米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小明手掌宽约8( ) 教室长约8( ) 小明身高约125( )5.小亮计划三天写100个大字,昨天写了29个,今天写了42个,两天大约写了( )个,大约还有( )个没写。6.在里填上或=。9318+3 5619+106438 84-

2、2088二、我能算1.直接写出得数。74= 24+12= 89= 47+5=15-9= 23= 23+40= 85=59= 46+4= 67= 48-9=73+4= 68-5= 34+8= 5+27=2.列竖式计算。68+24= 45-19= 80-57=34+45+9= 78-15+26= 95-38-24=3. 列式计算。(1)7的4倍是多少? (2)比50少27的数是多少?(3)比39多28的数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多少?(5) (6) 三、我会画。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3.画出下面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画两个方向不同的直角。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

3、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4、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