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4319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6.项脊轩志(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文言知识积累:掌握虚词“而” 、“之”的意义用法。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情感的技巧。3、体会本文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4、情感体验:感受主人公的“喜” 与“ 悲”。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各部分内容,准确领会文意,获得情感体验:体会归有光如何通过“一间书房”和“三位亲人”来表达自己的“喜与悲”。2、学习作者选取典型生活细节抒写真挚情感的方法。(二)难点3、延伸思考:人生难免会遭遇坎坷、痛苦,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结合归有光的生平进行分析,300字左右)一、

2、导入:关于抒情类的作品,我们学过奔放、直露的上邪;还有深沉、沉郁的迢迢牵星。今天 ,我们再次走进“项脊轩”,感受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流露出来的、和迢迢牵牛星同样沉郁的情感。二、内容回顾项脊轩志归纳为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一书房、两种感情、三位亲人。其中“一间书房”当然是指项脊轩,两种情感,指的是喜和悲;三位亲人分别是:先妣、先大母、妻子。三、内容分析“一间书房”1、朗读第1段(即“一间书房”部分),思考:以“余稍为修葺”为分界,可分为修葺前和修葺后的项脊轩。那么,修葺前的项脊轩怎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1)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2)“旧”、“破”、“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3、(3)“阴暗”(又北向,日过午已昏)等特点。2、作者针对项脊轩的又小又旧又破又漏又阴暗的不足进行修葺,那么修葺后的项脊轩有了什么变化?分析:(室)不上漏,洞然,增胜、可爱。(显得很清幽,很有情调)3、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潜心读书时的心情?(找出相关依据)在此读书的心情:闲适、轻松自在、怡然自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喜(然予居于此,多可喜)分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动静结合,日间的安静,晚上的可爱、优美)。“三位亲人”(一)、先妣4、朗读第2段,其他同学把描写先妣(即:归有光

4、母亲)的内容划出来。(个别朗读)(1)评价朗读加深印象:注意“呱呱而泣” 、“老妪”的读音。千万别把“呱呱(gg)”念成“呱呱(gugu)”,哪可不是小孩子的哭声,而是青蛙的叫声。妪,是一老年妇女。(2)老妪在归有光家是干什么的?(由哪句话看出来)奶妈。文中说:“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这个老婆婆,是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乳母(哺养了两代人;乳,名词作动词)。已故的母亲待她很好(仁厚)。(3)通过老妪之口,先妣(归有光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具体语句加以分析。(交流、讨论)一位慈爱(对孩子无微不至关怀)的母亲分析: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动作、语言、细节

5、描写,对孩子的关切体现在言行中一位好心肠(心地善良)的主子。(从老妪的角度,侧面烘托母亲的形象)分析:老妪仅是一个奶妈,先妣却“抚之甚厚”,还有,“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一句,非常感人,一个下人居然能记住主子立过的地方,而且还每每提及,可见先妣在其心中的地位,可见她是如何感激先妣对她的恩德。通过写老妪来侧面烘托先妣的形象的地方还有“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一处,正是因为母亲生前对老妪实在是太好了,所以,当怀念起母亲时,才会如此动情!评价分析:归有光的这段描写,清人林纾有这样评价: “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归有光8

6、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他,对母亲的印象已有些模糊。如今,通过老妪之口,母亲在生时的情景再现眼前,那是何等的感动!让我们把这一片段(“家有老妪妪亦泣”)再次朗读,再次感受带着归有光当时的心情。(二)、先大母5、快速阅读,找出“大母”让你同样感动的语句(划出她对归有光的情感态度的句子)。(互相交流)“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表面像是批评归有光像个宅男,实际是对他十分疼爱、关怀)“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关心、期待)“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期待、鼓励)小结:这些场面、语句还有动作都很

7、平常普通,却把祖母对孙儿疼爱、关怀、期待、鼓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6、齐读第3段:作者为何“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回忆旧日这些事物,就好像在昨天一样,令人忍不住要放声大哭)。提示:祖母是那么的关爱他,对他充满期待睹物伤情,怀念亲人(睹物思人,思念祖母)。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愧对先人。(提示:联系归有光的生平,归有光自幼饱读诗书,天资聪颖,8、9岁能文,但屡试不第,归有光写项脊轩志时虽然只有18岁,但他已经深深感到辜负了大母的期待,心有愧疚,何等悲伤)(三)、亡妻7、归有光婚后生活幸福吗?何以见得?请从第5段中找出依据并描述。(1)夫妻恩爱。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

8、学书。”描述“凭几学书”:夫妻手把手教写字。(手把手,一帮一教学,回眸,相视一笑,多甜多浪漫多幸福!)(2) 南阁子是幸福生活的见证。分析:“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诸小妹是怎么知道姐姐家有阁子的?这自然是妻子经常提起的缘故,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归有光的妻子绝非只提阁子,她肯定会提到阁子里的人(就她最爱的人,爱屋及乌、因为一个人爱上一间书房),阁子里的事(夫妻相处的点点滴滴,上面提到的幸福的生活),所以阁子是她幸福生活的见证。8、归有光想起母亲,潸然泪下,想起祖母,长号不自禁,想起爱妻,归有光的心情如何?朗读“其后六年”至“今已亭亭如盖矣”找出相关依据。 “室坏不修

9、”。妻子死了,归有光再无心情去修缮小轩,这时里有太多夫妻美好、幸福的回忆,怕睹物伤情、睹物思人。含蓄地写出了他内心的忧伤。“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其中一个因素是:因思念成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人已经不在了,但树却一天天的在长大,物在人亡,睹物思人,对妻子无限的怀念。 (李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当时的归有光想必是因思念而愁到肝肠寸断,愁到不知得流下多少眼泪)四、探究9、归有光在文中流了很多次眼泪,不是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家觉得他坚强吗?无情未必真豪杰;“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更何况生活中的确有太多的遭遇刺痛了他的心。1

10、0、小结归纳:那么,归有光的“痛(悲)”有哪些?(按写作的顺序归纳)家庭变故(家道中落)之痛(联系:“诸父异爨”的场面)、幼年丧母之痛、辜负大母之痛(有负家道中兴之任)、丧妻之痛、仕途坎坷之痛(联系生平:一生大半时间以一个老举人的身份在家乡度过)五、总结(板书设计)16.项脊轩志一书房:项脊轩 修葺前:小、旧、破、漏、暗 修葺后:不漏、洞然、增胜、可爱二种感情: 喜 悲三位亲人:先妣、先大母、妻子五种痛:家庭变故、丧母、辜负大母、丧妻、仕途坎坷六、布置作业1、熟读全文,掌握虚词“而” 、“之”的意义用法。2、延伸思考:人生难免会遭遇坎坷、痛苦,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结合归有光的生平进行分析,300字左右)3、预习与妻书,标出难懂的语句。-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