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渔家傲 秋思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汇编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字词解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
2、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内容描述: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全诗赏析: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
3、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字得到了具体的发挥。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落泪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
4、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主旨:这首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途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写作特色: 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词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运用典故,描绘了边地奇异苍茫的秋景,表现了作者感叹功业未立和思乡念亲的复杂心情。上阕描绘边塞壮阔苍茫荒凉的秋景,表现边地的荒凉和将士的劳苦。下阙抒情,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思乡忧国之情。考点精炼:题组一:(1) 【内容筛选】下列景物描写,最能体现塞下秋天的季节特点的是( )(1分) 衡阳雁去
5、四面边声 长烟落日 孤城紧闭(2) 【思想感情分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3分) 题组二:(1)【内容筛选】全词用语精练传神。上片一个“ ”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2)【宋词赏析】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阕先用“异”字总写边塞秋景与内地的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B.“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这一句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C.下阙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
6、”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打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题组三:(1)【内容理解】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画面描绘】“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说明了什么?(3分) 题组四:(1)【思想感情】诗句“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征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题组五:【理解性默写】(1) 从“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想到王维使之塞上的诗句“ , ”,同样抒写
7、了边塞之景。(2) “酒”在中华传统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它的内涵丰富而隽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借酒表达对人生的思索;“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借酒暂时振作了精神;“ , ” (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则借酒表达苦闷抑郁之情:“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借酒表达思念家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答案:题组一:(1)【内容筛选】(1分) (2)【思想感情分析】(3分)饮一杯浊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功绩,归家之日无法预计(1分)。边关将士的矛盾心理体现在:他们渴望归家的惆怅乡愁(1分),与渴望建立军功却功业未建、壮志难酬(1分
8、)的矛盾尽在其中。题组二:(1)【内容筛选】(2分)闭、泪。(2)【宋词赏析】(2分)A (“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有误,应为“萧瑟、苍凉的边塞风光”)。题组三:(1)【内容理解】(3分)塞下天气非常寒冷;风吼、马嘶、号角声混杂在一起;夕阳西下便关闭了城门,战事紧张。(2)【画面描绘】(3分)傍晚时分,四面传来边塞特有的声音,与军中的号角交织在一起,在层峦叠嶂中,烽烟直上,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闭城门(2分)。说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给人萧条、苍凉之感。(1分)题组四:(1)【思想感情】(2分)戍边将士个个难以入睡,都止不住在悄悄地流泪(1分),抒发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1分)。题组五:【理解性默写】(1)(2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6分)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