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 炼 字考点二 炼 句课时跟踪检测考点三 语言风格常考类型特色解读教材典例内容、情感句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赏析句子的前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自比,表达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选用人才的慨叹。语言特点句有的句子倒装,有错位之美;有的句子对仗,有整饬之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全为倒装句,按现代汉语语法顺序,应调整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常考类型特色解读教材典例表达技巧句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
2、别之处。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寻味。结构句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蹊径,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用于开篇,交代时间、地点,点明季节特征,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教材典例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语言凝练,风格沉郁悲壮,意象广阔,别开生面。韦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3、”一句就是一幅绚丽“江南好”的画,画中饱含作者对江南的依恋之情。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自然、平实、亲切,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世界的自然流露。语言风格教材典例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运用典故委婉地写华年之思的具体内容。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语言明快流畅,风格刚健雄浑。语言风格教材典例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
4、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极言蜀道的雄奇险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语言风格教材典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用典故,悲壮慷慨,谴责南宋朝廷无能,讽刺当政者昏庸。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语言风格教材典例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却于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写了四种景色,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课时跟踪检课时跟踪检测测”见见“课时跟踪检测(九)”(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