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1日月潭人教版今天下午,听了林小玲老师执教的日月潭一课后,我脑海首先蹦出的是两个字:扎实,然后是有情味,学生学得又轻松,课堂有实效。 首先,揭题谈话,营造了轻松的课堂伊始,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林老师首先出示地图,问和学生们聊聊都去过哪些地方。孩子们纷纷调出记忆,和同学分享。这时林老师适时地指着地图,问这儿去过没有?引出台湾。然后自然地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日月潭: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台湾去游一游,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课文后,林老师带领大家认读词语。此环节,林老师的设计颇费心思。为了让学生读出那四字词语的意思和意境,她找了很多的插图,很有梯度地让学生
2、把词语由读对到读出意思,很有层次感,学生也读得津津有味。特别是理解“风景名胜”这个词语的时候,她给学生欣赏了很多台湾名胜的图片,精彩处还作了适当的讲解,学生听得特别有味道。有了这样细致的指导,后来学生再读词语就读的特别有味。 在以上的读词语环节中,林老师巧妙地穿插了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识记“茂盛”的“茂”时,她引入了篆文,让学生在形象中理解了茂盛的意思。这个环节的设计显得特别有文化味。 可以说词语教学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林小玲老师真的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 如果说有美中不足的是选择内容多了点。如果只选择教第二小节,时间会充裕些,同时学生对日月潭之所以叫日月潭就印象深刻,同是又积累了比喻句。其实有些时
3、候,采用变序的教学重点会更突出。 另外,林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指挥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日请,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各学习小学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但是如果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同学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会更加好,教学重点也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林老师有些小细节不够注意。比如当学生说话出现语病时,没有指出。如果从小就训练学生的语言规范,以后学生说话就会很有逻辑性,很规范。而林老师把所有的生字词都放在第一课时去教,本课时除了读课文还是读课文,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动笔的机会太过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