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3864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这一现象A. 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最为古老B. 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C. 昭示着阶级社会的全面来临D. 标志着早期国家的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数量多分布广泛,表明新石器时代奠定了我国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B正确;中华文明并不

2、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A错误;材料的意思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多且广泛,推不出阶级社会的全面到来,C错误;国家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项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2. 西周时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 周人的势力范围在不断扩大B.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受封诸侯C. 贵族集团内部等级结构严明D. 诸侯国必须承认周天子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可知材料表述了周天子对不朝见天子的诸侯国的惩罚,说明了周天子的权威,D正确;材料是对不履

3、行义务的诸侯国的惩罚,而不是周人的势力范围的扩大,A不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周天子分封,而是对诸侯义务的规定,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贵族集团内部等级结构的内容,C项错误。3. 春秋时期,戎狄蛮夷与中原各国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意识;进入战国之后,逐渐融入华夏族。这反映了A. 中原各国统治范围日渐扩大B. 华夏族的主体发生重大变化C. 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意识”、“逐渐融入华夏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对华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逐渐融入华夏族,由此可见,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故C符合题意;题

4、干强调的是民族融合,未提及中原各国统治范围日渐扩大,故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华夏族人口多于戎狄蛮夷人口,部分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族,并未改变华夏族的主体,故排除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是秦朝的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4. 史记商君列传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 限制和打击旧有奴隶制贵族B. 承认土地所有权归私人掌握C. 革除陈规陋习以求改变民风D. 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由此判断这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奖励军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

5、军功太小授予爵位和废除没有军功旧贵族的特权,而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使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排除BCD。5. 秦朝郡县制“突破了政治治理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因素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说明郡县制A. 完善了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B. 形成了郡县与分封并行格局C. 强化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D. 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郡县制的作用。材料“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说明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选C;“突破了政治治理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因素”说明逐渐废除了世卿世禄的宗法制,故A是错误的;B、

6、D材料没有体现。6. 秦统一后,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兴师动众外出巡游封禅、实行严刑峻法强化统治,其共同影响是A. 巩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B. 强化了专制集权的皇帝制度C. 致使先秦文化遭受空前劫难D. 导致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答案】D【解析】【详解】“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兴师动众外出巡游封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实行严刑峻法强化统治”加重了对人民的压榨。它们的共同影响导致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推出D正确;“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兴师动众外出巡游封禅”、“实

7、行严刑峻法强化统治”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兴师动众外出巡游封禅”、“实行严刑峻法强化统治”等做法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而不是对皇帝制度的强化,排除B;C项是焚书坑儒的影响,与材料不符,C错误。7. “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恩泽贵族以求调和内部矛盾B. 削弱同姓分封诸侯王的势力C. 加强对豪强势力的巡视监察D. 限制相权以便加强专制皇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

8、而藩国自析”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将诸侯王权力分散给子孙,诸侯王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由此可见,汉武帝的目的在于削弱同姓分封诸侯王的势力,故选B;恩泽贵族以求调和内部矛盾,并非“推恩令”的主要目的,实质是削弱同姓分封诸侯王的势力,故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对豪强势力的巡视监察,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到限制相权,故排除D。8. 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了加强皇权、裁并郡县、整顿吏治、清查全国垦田和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等统治措施。其共同作用是A. 推动了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B. 遏制了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C. 根除了农村的土地兼并现象D. 杜绝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答案】A【解析】【详解】东汉采取的

9、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有利于稳定政局和经济,故选A;这些措施无法有效遏制地方豪强势力发展,B不选;此后土地兼并现象依然存在,C不选;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D不对。9. 元嘉末年(450年前后),“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该材料可用于论证A. 先进生产技术传到江南地区B. 北方农民躲避战乱大量南迁C. 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D. 南北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元嘉”、“荆城跨南楚之富”等内容可知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物产丰饶,经济得到发展,故选C;材料中没有提及生产技术、农民南迁问题和民

10、族融合问题,故材料不能用于论证A、B、D三项。10.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A. 宣示北魏政权正统性B.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C.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故A正确;BC项是孝文帝改姓氏的作用之一,不是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故BC错误;改姓氏并未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故D错误。11.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

11、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 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故选D项;题干内容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是否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但没有体现水路交通是否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C项。12. 640年,唐太宗在

12、高昌(后移至龟兹)设置安西都护府;702年,武则天于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这两个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A. 开辟贯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B. 加强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理C. 促进汉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 推动东北边疆地区开发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初期,武功强盛,不仅统治了新疆,其领土还一度扩张到中亚。为了统治广袤的西域边疆,有效管理众多的少数民族,唐朝效法汉朝建制设置都护府,都护府负有“抚慰诸藩,辑宁外寇”之责,进而稳固唐朝的统治。唐朝在西域先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而北庭都护府便是武则天时期主管天山北麓军政的机构,故选B;丝绸之路是汉朝开辟的,A不选;C、D说法错误。13. 有人认

13、为,唐代某一事件“是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使中央集权势力大为削弱”。该事件A. 导致了武周政治局面的形成B. 催生了国家外重内轻的局面C. 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D. 标志着唐朝政治统治的结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代”、“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等信息,可知该事件指的是安史之乱,它是唐朝国力锐减,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故选C;武周政治局面的形成要早于安史之乱,故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募兵制催生了国家外重内轻的局面,进而导致安史之乱,而不是安史之乱导致了国家外重内轻,故排除B;朱温灭唐,改国号为梁,而非安

14、史之乱,故排除D。14. 780 年,唐朝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 保证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B.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发展进程D. 催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征税的标准变成土地,而不再是人参,这样减少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故选B;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并不是能够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和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排除AC;资本主义萌芽到明清时期才出现,唐代尚未催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排除D。15.

15、 自南北朝至唐代后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几度灭佛,史称“三武一宗灭佛”,其主要原因是A. 佛教盛行影响政府财政收入B. 儒家学说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 形亡而神不灭观点蛊惑人心D. 三教并行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自北魏到唐代后期,佛教寺院盛行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出家的僧尼也不缴纳赋税,这些都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故选A;佛教的发展没有能够挑战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排除B;灭佛的原因是因为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佛教本身的观点与内容无关,排除CD。16. 自 9 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

16、都在扬州、越州等地区刊印。据此,下列相关推论合理的是A. 中外文化交流促进诗歌创作B. 扬州和越州发展成文化中心C. 民间的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D. 当时刊印技术应为雕版印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外文化交流,故A排除;诗集在扬州和越州刊印,不代表是文化中心,故B错;材料不能体现民间的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故C排除。17.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说明辽朝A. 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B. 强化南北分裂对峙政治局面C. 建立起因俗而治的行政

17、体制D. 实施军政合一的猛安谋克制【答案】C【解析】【详解】辽朝实行南北官制度,其中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充分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C正确;南北官制度不属于民族歧视,排除A;辽朝内部并不存在南北分裂对峙局面,排除B;D是金朝的政治制度,排除。18. 宋太祖针对“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的弊端,“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认为“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其主要目的是A. 缓解朝廷所面临的财政危机B. 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C. 保证各州赋税大部上缴朝廷D. 实现调兵权与统兵权的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宋太祖针对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弊端,选用文官分

18、治地方,在其看来,文官更容易就控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即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正确;北宋初年并未出现财政危机,排除A;C与题无关,排除;题干未涉及到军事指挥权问题,排除D。19. 下列图表显示的是 1080 年北宋人口和垦田数比例。该图表可以用于说明A. 北方经济由于战乱频遭破坏B. 江南地区已经得到初步开发C.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地区D. 政治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数量和垦田数量都超过了北方,说明当时南方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北方地区,C正确;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北方地区基本保持了稳定,A排除;B中的“

19、初步”不符合史实,宋代南方得到了相对充分的开发,排除;北宋政治中心在黄河流域而非南方,排除D。20. 北宋时期,我国古代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在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边境地区榷场互市贸易的兴起B. 海外贸易空前繁荣的直接推动C. 外贸税收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D. 国内商品流通规模扩大的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货币量大幅增长,但金属货币携带使用不便,因此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项符合题意;ABC是宋代商业和贸易发展的表现,但不是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21.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涉

20、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这一变法A. 因执行不力加重了人民负担B. 基本达到了强兵的预期效果C. 消弭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D. 加快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虽然涉及诸多领域,但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不合时宜和用人不当,造成百姓利益受到损害,故A正确;据所学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由于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并未达到强兵的预期效果,B错误;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因此C说法违背史实;据所学可知,北宋始终没有统一中国,且

21、因王安石变法急功近利,并因此引起“党争”,故D说法错误。22. 宋朝时期,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了A. 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淡化B.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已相对松弛C. 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趋于平等D. 士族阶层已在政治上开始衰落【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加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性的推动,使得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的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说明当时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淡化,A正确;择偶观的变化不能证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松弛,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D错在“开始”,排除。23. 班固作汉

22、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子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A. 以时代先后为顺序B. 以社会贡献为根据C. 以政治地位为标准D. 以儒家标准为准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无法体现以时代先后为顺序,故A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以社会贡献为根据,故B排除。既然秦始皇则为“中下”说明不以政治地位为标准,故C排除。材料反映道家、墨家、法家都排在儒家后面,这说明班固评价历史人物以儒家标准为准绳,故D正确。24. 金史

23、载:“(火炮)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说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A. 因人们炼丹制药而偶然发明B. 应用于军事斗争且威力巨大C. 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D.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可知材料反映火药的巨大威力,且应用于军事斗争,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火药产生的原因,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火药应用于军事,而非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火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作用,排除D。25. 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以后,“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主要表明行省

24、A. 属于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B. 与郡县制在根本上没有差异C. 实质上并不是地方官府范畴D. 明显具有二元化的基本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行省虽然是地方最高报行政机构,但是依然保留了中央派出机构的特征,这说明行省具有双重属性,D正确;行省是地方常设行政机构,排除A;郡县制不具备中央派出性质,排除B;行省在实质上就是地方行政机构,排除C。26. 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 实现了思想统一C. 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D. 导致了暴政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

25、秦朝要求各级官僚机构均用文书行政,并建立文书管理制度和邮驿传递系统等做法,完善了行政手段,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治理能力,C项正确;用文书行政不仅限于地方官,整个官僚系统都要执行,A项错误;文书行政与思想统一不符,B项错误;文书行政规范有据,不是暴政产生的原因,D项错误。27.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但两种手段的相似之处是A. 历史背景B. 最终目的C. 指导思想D. 实施效果【答案】B【解析】秦朝采取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适应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二

26、者历史背景显然不同,故A项错误;指导思想不同,故C项错误;结果也不同,故D项错误。28.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A. 数典忘祖B. 脱离实际刚愎自用C. 学习先进文化D. 实行“藩汉分治”【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推行“汉服、说汉话、改汉姓并由游牧民族改为农耕民族”,这些都表明孝文帝重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正确;材料的措施不能表明其“忘祖”,这是其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A绝对化;孝文帝才去的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说法错误;材料的措施促进了民族

27、融合,而不是“藩汉分治”,D说法错误。29.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该时期A. 民族交融的作用B. 察举制的积极作用C. 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D. 有效打击士族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迁,政权并立,民族之间的融合日益频繁。材料中完全否定魏晋南北朝的观点,忽视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故选A;察举制是在汉代,排除B;魏晋南北时期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倾向,江南经济尚未超过北方,排除C;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强大,这一时期并未有效打击士族势力,排除D。3

28、0. 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A. 军人控制政权的局面B.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C. 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体现的是东汉末年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主要和皇权缺乏制约有关,因此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第 31 题 21 分,第 32 题19分,共 40 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31. 隋唐政治制度多有变化与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制遇下诏敕,先由门下省

29、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开元以后,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其发展演变大事年表如下:摘编自中国古代选举制度(1

30、)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六部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隋唐以来科举制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答案】(1)职权变化:尚书省从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到仅保留执行权。简要评价: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彼此相互制约,进一步加强了皇帝拥有的权力;进一步促进了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的日臻完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且对后世影响深远。(2)特征:分科设目,考试科目增多;防止作弊,追求公平公正;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历史作用: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

31、统治的基础,提高 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详解】(1)职权变化:根据材料“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开元以后,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可知,尚书省从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到仅保留执行权。简要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之间彼此相互制约,进一步加强了皇帝拥有权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进一步促进了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的日臻完善;从对后世的影响看,三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且对后世影响深远。(2)特征:根据材料“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

32、常科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可知,分科设目,考试科目增多;从糊名、誊录等手段设置看,防止作弊,追求公平公正;明宣宗时期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明宪宗时期八股文定型,说明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历史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不分阶层,自由投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科举制重视才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将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32.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经济发展篇)材料一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

33、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 见下表(走向衰亡篇)材料三 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1)从材料一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

34、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答案】(1)认识:人民群众力量是强大的。措施:继续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2)趋势:649年到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原因:在唐太宗的清明统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3)“战乱”指安史之乱。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提倡节俭;注重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安定。【解析】【详解】(1)认识:根据“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其强调君民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措施: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主要有继续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2)趋势: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649年到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原因:根据所学可从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以及开元盛世等方面概括。(3)根据“安禄山、史思明”可得出“战乱”指安史之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提倡节俭;注重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安定等方面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