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迁西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题第一部分:客观题,总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A. 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B. 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 迫使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D. 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答案】D【解析】【详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故答案为D;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A错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错误;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C错误。【点睛】清楚抗日战
2、争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结束,中国人民坚持十四年的抗战。2.电视剧大刀进行曲中,描写了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A. 东北抗日义勇军B.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C.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D. 东北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喜峰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发生于1933年3月12日至3月24日,地点则是在中国河北省、热河省交界一带的长城隘口喜峰口。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交战一方守军国民革命军由宋哲元领导的陆军第二十九军,另一方则为日军的关东军。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3.下列关于抗日救亡事
3、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八一宣言” 西安事变 洛川会议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提出的; “八一宣言”是1935年8月1日发布; 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发动的;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召开。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4.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4、A. 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 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C. 正面战场抗战,彻底消灭日军D. 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第129师师长刘伯承”、“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的信息可判断出材料的背景是国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故D项正确;A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排除;B项错在保障工农割据,它与抗战的时代背景不符,排除;C项中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史实不符,排除;5.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
5、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最早可能出现于A. 九一八事变前B. 西安事变前C. 八一三事变后D. 七.七事变前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民歌“毛主席领导陕甘宁”结合所学可知陕甘宁边区建立于1937年9月,根据题目要求“该民歌最早可能出现”应该是离陕甘宁边区时间最近的时间,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的八一三事变符合题意,答案为C;A是1931年9月,B是1936年12月,D是1937年7月,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点睛】本题的关键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时间是1937年9月,理解材料“最早可能出现”的事件就是离1937年9月最近的事件。6.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
6、面战场抗战的是A. 血战台儿庄B. 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C. 百团大战始末D. 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八路军”和“正面战场”是条件限定语。1937年,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故选D。A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争,没有八路军参加。C项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B是国民党对新四军发动事变,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表现。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正面战场的抗战7.据资料介绍,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达360万,先
7、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A. 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B. 推行全面抗战路线C. 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D. 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可知,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故A项正确;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所作的贡献,没有体现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也不能说明国民党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故C、D两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所做的贡献,抓住关键信息“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
8、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分析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8. 下列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抗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A. 抗战态度比较积极B. 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C. 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D. 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虽然组织了抵抗,组织了四大会战,但并未能消耗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D错误;符合题意;A、和关于抗战初期正面战场表述均符合事实。9.某年9月6日,大公报在瞻望北方胜利社论中写道:“自上月二十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此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也是一种进步。”
9、由此可见,当时A. 国共两党军队摩擦加剧B. 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精神C.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破产D. 北方抗战已转入反攻阶段【答案】B【解析】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坚定了中国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故答案为B项。材料所述为百团大战,不属于国共两党军队的摩擦,排除A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C项;北方抗战转入反攻是在1944年,排除D项。10.平津失守后,蒋介石曾对下令“应战”的决策颇有悔意。他在日记中写道:“楼寇随手而得平津,殊出意料之外”。对日外交似过于强硬,“如当时密允宋哲元准楼筑津石路,则至少可有一年时间展缓准备,亦较完密。此则余对于外交政策,一
10、惟舆论是从,而疏于远虑,自乱大谋之过也”。这表明A. 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B. 国民政府坚持对日妥协C. 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D. 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平津失守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对对日抗战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可知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故C选项符合题意。 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的说法太绝对,A选项排除。对日妥协与材料不符,B选项排除。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是影响备战政策的一个小方面,D选项排除。11.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在剧中有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有
11、如下议论,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电视剧取材于国共合作抗日,说明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但是两党阶级立场不同。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而共产党是全面抗战路线,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排除。12. 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A. 台儿庄战役B
12、. 淞沪会战C. 平型关大捷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40年百团大战的意义,故D正确。台儿庄战役,不属于华北地区,故A排除。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也不属于华北地区,故B排除。平型关大捷,没有沉重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故C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百团大战1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写到:“一些中国人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
13、),在过去就是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现在排队而来)。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特权。”中国受此辱的根本原因是A.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B.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西矛盾C. 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极端落后D. 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被西方否认【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实力大增,为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侵略扩张,把矛头指向落后的中国,故选A;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B选项排除;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落后是现实原因,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14.“英国人坚持中国
14、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A.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B. 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C. 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D. 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以中国“不对外开放”、“视英国人为蛮夷”为借口掩盖和抹杀了英国发动不正义侵略战争的实质,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与材料说法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而是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排除C。晚晴时期对外政策是“闭
15、关锁国”,它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D。15.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下表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华本质的是 ()选项条约名称条款内容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B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辛丑条约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与该缔约彼方国民,在同样条约之下,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行使上述一切权利及优例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6、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为资本输出,体现当时的侵略本质,故答案B;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当时的时代特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割占香港岛不能体现当时侵略本质,A错误;辛丑条约签订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侵略特征为资本输出,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不能体现侵略本质,C错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内容主要是向帝国主义国家进行领土开放,随之大量的美国商品涌入中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致命的打击,不能体现资本输出的侵略本质,排除D。16.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 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B.
17、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C. 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D. 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与抵抗日本侵略有关,义和团与反帝反侵略有关,材料反映了反侵略的主题,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不能体现材料主题,排除A、C、D三项。点睛:近代中国人民开展的斗争属于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反抗本国封建势力追求民主进步,即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双重社会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而中国人民在反抗本国封建势力追求民主进步的同时,还要
18、进行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即中国人民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也是双重的。民主革命本来是指近代开展的反对专制统治追求民主政治的斗争,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人民不仅要开展反封建的斗争,还要开展反侵略的斗争,从而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17. 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B. 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C. 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D.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9、依据所学的知识,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杀尽洋人的做法,使列强胆战心惊,所以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中国人反抗外来侵略,惩治参加反帝的官员,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故C项正确;A属于外交方面,不符合题意;B属于军事方面;D属于租借问题,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列强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B.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英法火烧圆明园【答案】C【解析】【详解
20、】根据材料“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可知时间指的是20世纪初;根据材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亮相指的是1900-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答案为C;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英法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均不是“20世纪初的大幕拉开的时候”,排除ABD。19.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
21、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A. 与戊戌变法的目标完全一致B. 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D. 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可知,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根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具有爱国性质,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扶清灭洋,而戊戌变法则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A。B项因果倒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是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与材料强调爱国主义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需要掌握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性质、影响等知识,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
22、“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20.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A. 放弃了“扶清灭洋”初衷B. 对清廷未完全放松警惕C. 转移了斗争的主要矛头D. 对于外来文明没有排斥【答案】B【解析】据题干中“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等信息可表明义和团对外来文明的排斥,因此没有放弃了“扶清灭洋”初衷,故A、D项排除;“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反映了义和团对清王朝没有放松警惕,故B项正确;“转移了斗争的主要矛头”与材料中信息
23、无关,故C项排除。点晴:题干中阐释了义和团在攻陷涿州前后,对铁路的态度,源自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表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依然保持着警惕。2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 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C.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 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相关进步意义的认识。要抓住关键信息“反帝爱国”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导致了”,明显不符合题意;B项“阻止了”,不符合史实;D项针对的是“打击清政府”,与题干“反帝爱国
24、”主旨不相符合,排除。C项表述准确,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22.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和宗法制C. 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D. 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部落时代”为原始部落时期,即夏建立之前的时代;禅让制出现在原始部落时期,故A项错误。“封建时代”与君主专制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不同,指的是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的时期,即“封邦建国 ”之意,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确立了与各诸侯的权利义务关
25、系,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郡县时代”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设立郡县制开始。故CD两项错误。23.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察举制D. 世袭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西周时期为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而设计的,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以嫡长子继承原则为核心的西周宗法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
26、知识可知分封制与解决权力继承问题无关;C选项错误,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西周时期解决权力继承问题的制度无关;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世袭制,使得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但是并未解决家族内部权力纷争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2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 封号和耕牛B. 土地和耕牛C. 土地和人口D 人口和铁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西周分封之时是将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
27、建立诸侯国,所以答案选C,铁犁和耕牛在西周是尚未出现,不会成为分封的内容,A B D三项说法错误。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封制点评:材料考查了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结合分封制的内容应注意其影响:一方面分封制实现了两周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扩大了两周的统治疆域,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合理合法壮大为割据势力埋下了隐患。2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D.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28、可知,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特点,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腐败现象无关,B选项排除。夏商周时期进入青铜器时代,D选项排除。26.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B 周王室已名存实亡C.
29、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部分诸侯国内出现了俸禄制,不能由此证明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故A项错误。周王室名存实亡是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排除BD项。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官僚性质的家臣” “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明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情况下出现的乱象,不符合分封制的要求,得出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的结论。【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7.秦汉以后,皇帝
30、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反映A. 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B. 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C.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 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答案】C【解析】皇帝被称为“君父”,地方官被称作“父母官”,天下百姓是“子民”,这一现象是受到了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皇帝以“天子”自居,神化了君权,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皇帝执政的基础是。君权神授是皇帝执政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故D项错误。28.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常管宗室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1、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大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 服务皇室,君权至上B. 职权细化,各负其责C. 官员众多,权力分化D. 政务繁杂,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九卿的职权基本围绕皇帝或者皇室展开,说明九卿服务皇室,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项正确;材料体现九卿职责,没有涉及职权细化,各负其责,排除;九卿不能体现官员众多,且权力分化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九卿政务繁杂,且与中央集权不符,排除。29.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
32、这主要会导致A. 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B. 重视内部忧患而忽视外部侵扰C. 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D. 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强调的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加强,带来一定的弊端,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地方分权,不利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故C正确。没收地方权力就是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治统治的需要,排除A。材料讲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涉及忽视外部侵扰,排除B。材料讲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涉及忽视民族发展,排除D。所以选C30.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33、。”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D. 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府官员的监察,而秦始皇监察官员采取的措施是设立御史大夫,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和材料主旨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丞相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但不能监察官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才有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31. 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故刘邦采取的新举措A. 废除了郡县制B. 分
34、封同姓诸侯王C. 实行察举制D. 设置了刺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刘邦错误吸取秦亡的教训,认为秦没有分封子弟为王,以致孤立而亡,因此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A与事实不符;C是在汉武帝时期;D是西汉监察制度;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32.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监察地方政治B. 管理地方行政C. 征收地方赋税D. 掌管地方军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督诸侯王和地方官员,答案为A;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不负责地方上的具体事务,排除BCD。【点睛】
35、本题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知识点的掌握。33.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A. 外朝和中朝B. 侍中和丞相C. 中朝和外朝D. 尚书令和太尉【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时,实行内外朝制,将身边重臣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内朝(或称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内朝(或称中朝)是决策机关,外朝是政务机关(即执行机构),故选C而排除A;BD中的官职只是中朝或者外朝的一个官职而不是整个机构,故排除。34.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的制度是A. 九品中正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皇帝直接任命【答案】A【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主
36、要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故选A。B项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德行作为标准选拔官吏,排除;C项是隋唐以后实行的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皇帝直接任命只是一种方式,而非制度,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每一种制度都是把官员的品德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一些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考试的重点,需要掌握。35.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 削弱皇权B. 缩小地方权限C. 扩大地方权限D. 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详解】三省六部制下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故D正确。36.“三
37、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材料描述的可能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官制A. 秦朝B. 汉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三司之职”,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置三司管理财政,故C项正确;秦汉时期没有三司,排除AB项。三司的设置不符合明朝的情况,排除D项。37.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为削弱丞相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 “中朝”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 元朝废
38、除尚书省和门下省,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中书省38.元史地理志载:“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又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B. 设置王国C. 实行三省制D. 实行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对地方进行有
39、效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推行行省制,行省制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为D;郡县制是秦朝和汉朝实行的地方官制,A错误;元朝未实行封国制,不符合史实,B错误;三省制属于中央官制,与对地方的管理无关,C错误。39.元朝统治者设立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A. 中书省B. 枢密院C. 宣政院D. 理藩院【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宣政院是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机构,故C项正确。A项,中书省是主管行政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枢密院主管军事,排除。D项,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40.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
40、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A. 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D.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迁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是科举制选官制度。据此判断选项:A项是世官制,排除;B是西汉时期采取的察举制,排除;C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揭示的就是科举制,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
41、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变迁4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A. 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 六部权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形象【答案】A【解析】【详解】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所以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答案为A;先废除宰相,才有六部的权力扩大,B颠倒了原因和结果,B 错误;C是直接原因,排除;D与废除丞相无关,排除。42.有学者指出,明朝内阁是皇帝与官僚系统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一种行政执行权与决策权的间接结合结构,阁臣参预中枢行政決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这表明明朝内
42、阁A. 形成了合理的制约机制B. 辅政方式有灵活多变性C. 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D. 决定了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说明内阁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这种制度显然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故C项正确;内阁权力取决于皇权,不会形成制约机制,也不取决于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故AD项错误;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并不是灵活多变,故B项错误。4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 察举制的创立B. 内阁的设立C. 三省六部制创立D. 军机处
43、的设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以知道,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项正确。察举制是汉代创立的,与材料不符,排除A。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的,与材料不符,排除B。C是隋朝创立的,与材料不符,排除。 定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切入,结合清朝君主专职的强化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44.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A. 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B. 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
44、源C. 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D. 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内务府既有政府机构的特点又有皇室、皇族机构的特点,说明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A正确;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故D错误。45. 明朝废除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A. 厉行思想专制B. 健全地方职能C. 监视管理百姓D. 强化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由已学可得出明朝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时期。废丞相,有利于加强君权;撤行中
45、书省,地方设立三司,直接隶属中央,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废除46.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A. 发生在顺治时期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A项错误;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46、D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始皇时期,B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考点:军机处的设置。【详解】47.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 “龙生龙,凤生凤”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科举制相关知识可知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唐代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立进士科,故A项正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指的是九品中正制;“龙生龙,凤生凤”指世袭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48.
4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 秦、唐、明B. 秦、唐、元C. 汉、宋、明D. 秦、元、清【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蜀“郡”洪水,由丞相与诸卿拿方案,发生在实行三公九卿制的秦朝;唐代治理地方州县洪水,需要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和尚书省交由工、户部办理;阁臣按照皇帝的旨意,
48、发诏书给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是明代的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 元代实行一省制,且没有阁臣,BD两项错误;宋代中书门下一起在政事堂办公,C选项错误。49.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削弱相权,加强君权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削弱相权,加强君权;整个官僚系统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
49、面,排除A、C、D项。5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权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第二部分:主观题,请认真读材料,用历史学科术语答题注意答题字迹清楚、
50、条理清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总分25分。51.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
51、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答案】(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
52、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知“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日益衰亡。(2)根据材料信息“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
53、以专其利”“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的威胁。再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府,说明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根据材料信息“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地方政制度的变革总体上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行省制【名师点睛】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
54、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蒙古族在大蒙古国时期,燕京、别失八里、阿母河三断事官及归降的金朝官吏、军阀等,也称为行尚书省或行省。不过,这些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行省。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52.观察下面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有人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继续沉沦;也有人说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真正觉醒。(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造成材料一中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答案】(1)图1:中日甲
55、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2)图1: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统治者急需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于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2: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3)同意第一种。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割台湾,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加强国家财政负担,也加剧人民负担。开工厂,严
56、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意第二种。中国各阶层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中国知识分子:学西方,反封建,进行政治制度探索。【解析】【详解】(1)由图1“1895年4月、日本马关”可知,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由图2“1945年9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可知,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场景。(2)图1:据所学知,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是,分别从中国、日本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概括总结,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3)任意选取一种观点即可,同意第一种观点,可从分析马关条约条款的危害来进行说明;同意第二种观点,可从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真正觉醒的角度分析,分别从清政府、农民阶级、中国知识分子方面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机的史实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