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479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36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应苏联政府邀请,以国宾的身份出席高尔基的葬礼,并对苏联进行为期十周的访问。归国之后,他在访苏归来一书中写道:“无所不在的对领袖人物的崇拜,将在斯大林和人民中间划下一条可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一些最优秀分子,从不欣赏一部作品中崭新的、潜在的、令人困惑的因素,他们只欢迎已经熟悉的东西,即平庸的东西。当初有资产阶级的平庸,同样,现在有革命的平庸”。 访苏归来书影想一想:安德烈纪德的言论反映了哪些现象?它们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现象:个人崇拜成为社会思潮;文学艺术创作日趋单

2、一。(2)主要原因:思想文化体制高度集中;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实现舆论的高度一致;行政干预学术文化。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到_年,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_的落后农业国。2目的加强_以维护民族独立,给_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提出_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_的方针。4特点优先发展_,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_。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5过程(1)_1928年,主要是对原有_进行改建扩建,同

3、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2)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_的第一个五年计划,_实际上被停止。6工业化成就(1)1932年,提前完成_;1937年,提前完成_。(2)形成了比较齐全的_,国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成为_。7存在问题形成了_过重、_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_。关于苏联工业化的评价,可结合其时代背景、基本过程和主要成就,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进行分析;同时,应明确其成就是第一位的,弊端是次要的。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_不能适应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_。2目的(1)改变_的落后状况,实现农业的_。(2)对农业进行_,引导众多的农业小生产者走上_。(3)保证国家_建设

4、的顺利进行,克服_。学习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原因时,应注意结合历史背景明确其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同时,可以联系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分析两者在目的方面的异同之处。3过程(1)19271929年,提出_的方针,采用_自愿参加集体农庄的做法。(2)从_年下半年起,实行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整村、整乡、整区加入_。(3)1930年3月,斯大林对_中的过火行为进行整顿;到1930年秋天,_又迅速发展起来。(4)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_”;1937年,参加_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3%。4评价为解决_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_本身的发展。苏联的

5、农业全盘集体化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违背了变革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其消极作用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三、斯大林模式1确立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_,宣布_已经基本建成。2主要表现(1)经济方面:国家占有绝大部分_,并通过_直接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_。(2)政治方面:_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_。(3)思想文化方面:采用_控制思想文化,形成高度集中的_,_的思潮泛滥。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但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弊端和问题。3历

6、史影响(1)经济方面:一度推动了苏联_的迅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影响了_、轻工业的发展,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2)政治方面:在当时保证了党对_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_遭到了严重破坏。(3)思想文化方面:统一了_的意志,但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益单一,_受到了极大压制。学习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时,应注意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等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应结合时代背景的变迁,运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说明。答案:一、1.1925机器装备2国防力量社会主义建设31925社会主义工业化4重工业资金5(1)1926工业企业(2)重工业新经济政策6(1)第一个五年计

7、划第二个五年计划(2)工业体系世界工业强国7重工业轻工业经济结构二、1.个体小农业生产粮食收购危机2(1)农业生产社会化大生产(2)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道路(3)工业化粮食收购危机3(1)农业逐步集体化一家一户(2)1929集体农庄(3)集体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4)全盘集体化集体农庄4工业化农业生产力三、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2(1)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军事工业(2)国家斯大林(3)行政干预手段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3(1)社会生产力农业(2)新生政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3)全国人民文化创造力【问题1】 毛泽东在谈到苏联的农业化与工业化时,生动地说:“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

8、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想一想: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分析时,应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基本过程和主要成就,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1)积极影响:使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尤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大型农具。加强了苏联的国防力量,增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提高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全世界的声誉,为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生动实例和宝贵经验。(2)消极影响: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向农民索取资金过多,导致苏联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

9、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严重。【问题2】 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值得仿效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斯大林模式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提示:思考时,应联系斯大林模式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和主要表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1)积极作用:确保了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10、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二战后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2)消极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过多,影响了农业生产资金的积累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因长期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日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例题1】 (2009山东文综)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

11、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解析:20世纪3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依靠本国力量实现工业化,而生产技术决定着工业化建设的成败,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初”的要求,C项与题干材料中“技术决定一切”等信息不符。答案:D本题容易错选B项,主要是混淆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多种所有制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区别;此外,没有准确理解“自己成为专家”的含义,也是错选的重要原因。【例题2】 (2009江苏单科)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

12、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放在首位,并为适应工业发展而推行农业集体化,从而形成了独立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问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是()。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正式废止余粮收集制C实现社会主义

13、工业化 D农业逐步实现集体化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时,苏联社会的经济状况是()。A大幅度推行新经济政策B工业产值跃居欧洲首位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D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3下列历史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三幅图片不同的是()。4(2011甘肃天水一中高三月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明显弊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A农民的负担过重B农轻重比例失调C消费品供不应求D重产值而轻质量5(原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从这次(苏联莫斯科)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我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

14、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材料二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美国学者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请完成:(1)简要说明材料一中“工作”指什么?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成果。(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苏联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其主要形成原因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谈谈你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答案:1C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故C项符合题意。2D192

15、91933年期间,苏联相继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中的时间限制条件不符。3AA图中飞机、机器、“5”等信息反映的是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五年计划建设,B、C、D三图中的农民、收割机、谷物等情景反映的是农业全盘集体化。4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均由B项所决定,D项不属于“最核心的问题”。5参考答案:(1)工作: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主要成果: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改变了经济和社会结构,基本建成社会主义。(2)问题:农民利益遭到破坏;广大人民思维僵化;思想领域单调划一。原因: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文化体制高度集中。(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