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明代的国子监是当时国家教育的最高督导机构,这个时期,贵族社会结构早已消失,大多数年轻人都必须拥有科举考试的功名才能踏入官场,年轻人的出身背景自然也就不再具有文字上或法律上的影响力。宋代末年,国子学与太学已几乎没有分别,两所学校的直讲可对调聘用,各自不同的入学条件也极少落实执行。于是,太学到了元代也就正式消失。到了明代,太学、国子监与国子学三个名称已成为同义词。明代有两所国子学,第一所在明朝政府定都南京(1368年)之后随即成立,另一所则在1403年成立于北京。第三任皇帝明成
2、祖(1403年1424年在位)于1420年迁都北京之后,南京的国子学即开始没落。但在迁都之前,南京国子学的发展原本非常快速,占用了南京城里极大的一块地,更拥有2000座以上的各式建筑。在北京国子学成立之际,南京国子学招收的学生人数也臻于高峰,达到9972人(1422年)。这个数字在中国历史上虽非史无前例,却是相当惊人。不过,这两所国子学的盛况并不长久,到了16世纪,两所学校都已没落,主要只招收准备参加科举的学生。明代国子学对教育最具原创性的贡献,就是派遣学生进入政府实习。这种做法早在1375年就已出现,而且在明朝初年颇有成效。学生奉派到田野之间,协助完成规模庞大的全国土地登记(即著名的鱼鳞图册
3、)。这套精心汇整的图册成了明朝土地税的评估基础,一直沿用到19世纪。另一项重要的学生活动,则是编纂永乐大典这部百科全书般的庞大著作,据说是世界史上最庞大的一部历代文字的选集,参与编纂的学生人数据说超过千人。此外政府也经常派遣学生协助教学活动以及办理赈济饥荒。明代初年,国子学就已经相当活跃,校内定期举办讲学、研讨会以及考试。许多人显然都非常怀念在国子学的学习生活。学生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朝鲜、日本、缅甸与琉球。当时的各种规章保存至今,从中可以发现这些学校不但招收各种出身背景的学生,也给予学生非常慷慨的待遇,包括丰厚的津贴(通常连妻子也得以领取)及免服劳役。举办讲论会以达成教育效果的做法在明代似乎
4、相当盛行。可以说,道学家在自己的精舍或书院里所采取的做法,这时已纳入了国子学的教学法当中。不过,到了16世纪,国子学已舍弃了严谨的教学责任,甚至不再招收学生,也不再举办讲学或内部考试。这时候,国子学已正式成为学生为了科举目的而从事登记的机构。(摘编自李弘祺教育机构的变迁)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贵族社会结构在明代解体后,年轻人的家庭背景已经不再是进入官场的有利条件。B. 在宋代,国子学与太学的直讲可以对调聘用,入学条件极少落实,两者已没什么区别。C. 明代两所国子学发展状况不平衡,此消彼长,但由于明成祖的迁都最终都走向了没落。D. 明初,国子学招收学生基本没有出身
5、与地域的限制,且为他们提供丰厚的条件。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的方式,阐明了在中国宋元明时期国家教育机构由多变少,教学内容日渐单一的发展轨迹。B. 文章通过列举数字直观地论证了当时南京国子学规模宏大、人数众多,达到了其历史上的发展顶峰。C. 文章通过编撰鱼鳞图册和永乐大典两个具体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国子生在参与政府实习时做出了突出贡献。D. 文章全面阐述了明朝国子学的发展状况,以时间为顺序,以史实为依据,层次清楚,论证充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明朝的国子学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派遣学生进入政府实习,这种行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B.
6、 国子学在明朝初年是国际性教育机构,其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C. 明初,国子学举办讲论会,吸收了私人办学的做法,表明国子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D. 到了明朝末期,国子学沦为科举登记的机构,自此,国子学已经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功能。【答案】1. A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7、。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两者已没什么区别”分析有误,语境是说“宋代末年,国子学与太学已几乎没有分别”。C项,“但由于明成祖的迁都最终都走向了没落”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表达这种关系,语境是说“不过,这两所国子学的盛况并不长久,到了16世纪,两所学校都已没落”。D项,“国子学招收学生基本没有出身与地域的限制”分析有误,文中是说“这些学校不但招收各种出身背景的学生,也给予学生非常慷慨的待遇”,并不能说明“国子学招收学生基本没有出身与地域的限制”。故选A项。【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
8、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A项,“国家教育机构由多变少,教学内容日渐单一的发展轨迹”分析有误。对于国家教育机构由多变少,文中说宋代有国子学与太学两所学校,明代有两所国子学,因此不能说“国家教育机构由多变少”。教育内容日渐单一,于文无据,文中没有谈及这个方面。B项,“达到了其历史上的发展顶峰”分析有误。文中是说“南京国子学招收的学生人数也臻于高峰”“这个数字在中国历史上虽非史无前例,却是相当惊人。”并没有达到历史发展的高峰。D项,“以时间为顺序”分析有误,写明朝国子学的发展状况时,先写1368年,然后写到了16世纪,接着写1375年,然后写明朝初年,再写到了16世纪。故选C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
9、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其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分析有误。文中是说给予学生非常慷慨的待遇,并不是说他们是受到优厚的待遇吸引来的。故选B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
10、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奶奶的玉簪子王秋珍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丢了玉簪子,
11、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终日愁眉紧锁。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回家了。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没有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
12、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说坏话,要宰相比干挖心来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骑上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
13、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要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了?父亲打开了樟木
14、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奶奶下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幛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奶奶总是笑而不语。一旁的父亲搔
15、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叙述了奶奶“骗”父亲回家找玉簪子的故事,表现了老人需要子女更多的关爱,子女应该常回家陪伴老人的主题。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形象地展现了奶奶的慈爱,暗示了她害怕父亲再次离开的心理。C. 见到父亲时,“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奶奶的眼泪是对父亲能帮自己找到玉簪子的希望和期盼。D. 小说结尾一段交代了奶奶要父亲回家的真正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5. 小说中奶奶是个什么样的
16、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效果。【答案】4. C 5. 勤劳能干(菜地里的菜在奶奶的打理下,水灵、整齐、时时擦拭织布机等);干净整洁(发髻梳的整整齐齐);有原则(带打破玻璃的孩子登门道歉并更换新玻璃);对儿子充满慈爱与思念、珍视亲情(细心收藏者孩子的旧时物品、藏起玉簪子让孩子赶回来相见等)。 6. 以玉簪为线索,小说是按照丢玉簪找玉簪得玉簪的顺序安排情节的。运用补叙的方式,结尾补充交代奶奶让父亲回来的原因,能揭示文章的主旨。【解析】【4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
17、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奶奶的眼泪是对父亲能帮自己找到玉簪子的希望和期盼”分析有误。小说中奶奶看到父亲流泪,是因父亲三年未回家,奶奶流泪表达的是对儿子的思念,对儿子回家的欢喜。故选C项。【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可以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
18、价。本题要求分析奶奶的形象。可根据文章中对奶奶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得出。比如根据文中写菜地里的菜在奶奶的打理下,水灵、整齐、时时擦拭织布机等可以看出奶奶的勤劳能干;根据文章对奶奶的描写,说奶奶发髻梳的整整齐齐,一切大打理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说明奶奶干净整洁;根据文章中写奶奶细心收藏着孩子的旧时物品、藏起玉簪子让孩子赶回来相见等,说明奶奶对儿子充满慈爱与思念、珍视亲情。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分条概述,各条之间不要互相包含。【6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本文在叙述故事时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分析小说叙事的特点,可以从文章的线索,叙事的人称,叙事的
19、方式,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围绕玉簪展开叙事,奶奶想儿子了,儿子三年未回来,于是以丢了玉簪为由让儿子回来帮她找玉簪,儿子陪她从地里到家里最终在一个老樟木箱子里找到了玉簪。小说结尾补充交代了奶奶让父亲回来的原因,这是通过父亲之口交代的,父亲三年未回家,小说的主旨也由此表达出来,老人需要子女更多的关爱,子女应该常回家陪伴老人的主题。【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从情节的发展来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来探究人物的命运
20、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公讳方平,字安道。景德四年丁未生舟中,有盗蹑船后,旬浃未得发。是夕泊舟在野,盗乘便将逞。适太夫人欲就蓐,问乳医居,隔水,因移舟从之。有船后至,正泊其处,盗夜至,不知舟已易也。大噪攻劫后舟乃武人登岸与斗盗奔散有被执者自言其情方知误尔由此母子无恙。公髫龀英秀,神采莹彻,见者莫不慕悦之,皆谓仙骨道韵,非风尘中人也。明道二年,制举六科,因共称荐,举茂材异等科,召试秘阁,选预廷对。释褐,以秘书省校书郎知陈州,闻筑者讴声甚喧,问焉,曰:“民为灵应侯立庙。”公遣视
21、之,男女奔走以输财力材甓,货食充积。公曰:“唐末巢寇乱陈,今郡城北遗迹在焉,其毒可知也。太守赵準守孤城,以罢兵无日不战,竟全此州,能捍大患而不庙食,灵应侯何者!”命撤灵应侯庙,籍其资用立赵太守祠堂,至今陈人皆奉飨。未几,徒知益州,未至境,传广南蛮贼侬智高寇蜀,州郡役民夫夜筑城,诸县弓手辄增三倍,团练晨夕训阅。城皆启闭不以时,嫁娶不复待年,窖藏诸物,讹言相惊,动危纷然。公径至府,视事,即日教所部诸所散遣弓手、役夫;告诸州县,禁止嫁娶不如礼者。值上元观灯,日夕设盛会,因大启城诸门,三夜不阖,民心乃定。徐究传言所来,乃有人欲军马集境上,获商贩之利,追其造谋者戮之。蜀土复安如初。明年冬,加龙图阁学士,
22、迁给事中。张耆子得一守贝州,到任七日,吏卒王则、卜吉生变,拘得一。王师攻围六十日,城破,下得一御史台,法官当得一谋叛,仁宗以为得一庸懦,叛非本谋,为免缘坐,而犹没其第。公与张氏风马牛不相及,闻者就陋舍,无以处其族,因从容为言:“耆,真宗宠臣也。此第本恩赐,今得一免缘坐,而没其赐第,法不类。”仁宗谓然,以其第还之,迄今张氏子孙莫知者。年七十,请老。以宣徽南院使、检校太保、太傅、太子少师致仕。元祐六年,精神不动,寂然顺化,享年八十五。(节选自王巩乐全先生张公行状)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大噪攻劫/后舟乃武人/登岸与斗盗/奔散有被执者/自言其情/方知误尔/由此母子无恙B
23、. 大噪攻劫后/舟乃武人/登岸与斗/盗奔散/有被执者自言/其情方知误尔/由此母子无恙C. 大噪攻劫/后舟乃武人/登岸与斗/盗奔散/有被执者/自言其情/方知误尔/由此母子无恙D. 大噪攻劫后/舟乃武人/登岸与斗盗/奔散有被执者自言/其情方知误尔/由此母子无恙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旬浃,般十二日为一旬,旬浃指满十二天。B. 释褐,褐指粗布衣服,释褐意为脱去平民衣,始任官职。C. 视事,指官吏到任办理公务,常与下车连用。D. 缘坐,即连坐,一人犯罪而株连其亲属的制度。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方平出生不凡,天赋异禀。他出生时遭
24、遇盗贼却绝处逢生,年少时,聪慧异常,参加科举,成绩优异,并选中廷试。B. 张方平破除迷信,善于教化。在陈州拆除了灵应侯神庙,改作大败黄巢的唐朝太守赵準的祠堂,供当地人们祭祀。C. 张方平头脑冷静,善用谋略。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他识破奸计,不为所惑,采取系列措施,最终安定了人心。D. 张方平宅心仁厚,暗助他人。好友张耆因儿子犯罪被没收府第,一家陷入困境,张方平替他向皇帝讨回,却没告诉他。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守赵準守孤城,以罢兵无日不战,竟全此州,能捍大患而不庙食,灵应侯何者! (2)徐究传言所来,乃有人欲军马集境上,获商贩之利,追其造谋者戮之。【答案
25、】7. C 8. A 9. D 10. (1)太守赵準守卫孤立无授的城池,带领疲惫不堪的士兵,没有一天不打仗,最终保全了这个州,能抵御大灾难死后却没能立庙享受后人的祭祀,灵应侯是什么人!(2)慢慢追查传言的由来,原来是有人想把军马集结在边境上,来牟取商人贩卖的利益,追究那造谣谋划的人然后把他给杀了。【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归语段,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粗通大意,然后再寻找断句的标志,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后舟”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登岸与斗”前面省略的主语是武人,前面要断开;“盗”
26、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有被执者”是后面句子的主语,“者”表停顿,因此“者”后要断开;“方知”前面省略的主语是舟中人,前面要断开;“由此”表示后面是根据前文得出的结论句。因此选C项。【8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A项,“旬浃指满十二天”陈述有误。旬浃指满十天。故选A项。【9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
27、,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暗助他人”分析不当,语境是说他“从容为言”,并不是暗中帮助。“张方平替他向皇帝讨回”分析有误。文中是说“公与张氏风马牛不相及,闻者就陋舍,无以处其族,因从容为言”,张方平与张氏素不相识,故选D项。【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以,凭借;罢,通“疲”,疲惫;竟,最终;全
28、,保全;庙食,死后立庙,享受后人奉祀。第二句中,究,追查;乃,原来是;造,造谣;谋,谋划。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
29、(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原卷无译文,网上亦无。(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1. 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篇描写了临近中秋、水波
30、不兴、皓月当空的景象,点名时间、地点,紧扣题目,写出了纵目洞庭的总体印象。B. 本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写词人的高洁品质和豪迈气概,也隐含着作者的孤独愤慨之情,格调昂奋,一波三折。C. “表里俱澄澈”-语双关,既写出了秋月秋水的澄澈之美,也写出了词人光明坦荡、表里如一的品格之美。D. 这首词意象鲜明,意境深邃,结构严谨,想象瑰丽,是一首豪放词,也是一首现实主义的杰作。12.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答案】11. D 12. 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
31、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解析】【11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D项,“也是一首现实主义的杰作”于文无据。词中是运用奇特的想象,比如,“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把西江水比作美酒,把
32、北斗星比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表现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风格是浪漫主义,不是现实主义。故选D项。【1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本题要求赏析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诗句与本词上片景物描写的不同。答题前,先通读诗词,整体理解诗词所写的内容,然后抓住写景的句子重点赏析,分析句子所描写的内容画面,运用的手法,分析表达的效果。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的画面是,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的样子,宽阔无边。“衔远山,吞长江”是描写白天观洞庭的的动态景象,“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突出场面的壮观。本词上片写景句“洞庭青草
33、,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着力描写的月夜的静态的洞庭美景。“无一点风色”“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表现洞庭湖风平浪静,天地澄澈透明的景色。【点睛】解答此类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赏析能力题,涉及到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夕黄仲则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34、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诗起句以桂堂声寂、更漏声缓,反衬了人内心的烦闷,与李清照声声慢“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意境颇为相似。B. 颔联使用典故,借悲叹牛郎织女一年才能相逢一次,抒发了自身的相思之苦,将愁怨之情推向高潮。C. 尾联使用比喻,美好的情感如同被摧残凋谢的幽兰,再也无力挽回。看似平淡,实则刻怨极深,令人悲不自胜。D. 本诗诗意朦胧,用典工致,悲感凄恻,如裁冰雪人句,咀嚼生凉,极尽缠绵悱恻之极致,诗境直逼李商隐。14. 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试做分析。【答案】13. B 14. 运用
35、比喻手法,以莲子比喻心苦,以春蚕丝未断比喻人愁思绵长;化用诗句,化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运用双关,“丝”与“思”谐音双关;生动形象表现人饱受思念之苦。【解析】【13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借悲叹牛郎织女一年才能相逢一次”赏析有误。“羡尔女牛逢隔岁”中“羡”是羡慕之意,不是悲叹。故选B项。【14题详解】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
36、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抒情方式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一类叫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结句写景又叫以景结情。表现手法,包括动静相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结合,以虚衬实,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细节描写,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手法。先点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颈联的艺术手法。“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中,“心如莲子”“愁似春蚕”运用比喻手法,把人心之苦比作莲子含苦,强调人思念之苦,把人之愁思比作春蚕丝未断,强调人思念之绵长。“愁似春蚕未断丝”是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
37、不曾停止。“丝”与“思”,运用谐音相关,表达思念之情。【点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
38、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三)名篇名句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化用周公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名句是:“_,_”。(2)临安春雨初霁最能反映诗人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是:“_,_”。(3)黄庭坚登快阁中“_,_”化用了六朝诗人谢眺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答案】 (1). 周公吐哺 (2). 天下归心 (3). 矮纸斜行闲作草 (4). 晴窗细乳戏分茶 (5). 落木千山天远大 (6). 澄江一道月分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
39、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哺、矮、戏、澄等词,都要格外留意。(四)课内古代诗歌理解16.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B. 书愤全诗紧扣一个“愤”字,前四句概括了诗人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壮心未遂、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全诗悲愤而不颓废,意境开阔,气韵浑厚。C
40、. 琵琶行摹写音乐时,除了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还通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正面描写,强化了音乐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D. 李凭箜篌引中“昆山”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优美动听;“芙蓉泣露”摹写琴声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欢快。新奇瑰丽,形神兼备。【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正面描写”赏
41、析有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运用侧面描写衬托音乐之妙。故选C项。【点睛】解答此类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赏析能力题,涉及到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17.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以“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壮丽的景物和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心。
42、B.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篇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全词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C.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京,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D.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夔的代表作,其清雅空灵的词风,不但表现在“清”“寒”“空”“冷”等用词上,而且还表现在造境上,如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等。【答案】B【解析】
43、【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通篇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赏析有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还运用了周瑜的典故,结尾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故选B项。三、语言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
44、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 ,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祥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 ,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 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
45、“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 ),才能炸响,才能 。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不但我们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更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18.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浮光掠影 大起大落 忧心如焚 震耳欲聋B. 浅尝辄止 悲喜交加 忧心忡忡 振聋发聩C. 浅尝辄止 大起大落 忧心如焚 振聋发聩D. 浮光掠影 悲喜交加 忧心忡忡 震耳欲聋19.
4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也只要在政治之风的怂恿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B. 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怂恿下,就能飞翔,就能燃烧C. 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D. 也只要在政治之风的怂恿下,就能飞翔,就能燃烧20. 文章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但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B. 我们不但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更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C. 我们不但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D. 不但我们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更承认本身魅力的艺术。【答案】18. C 19. C 20. C【解析】【18
4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浅尝辄止,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语境说的是辛弃疾对待政治不热心,稍尝试下就停下来。故选用“浅尝辄止”。大起大落,意为大幅度的起与落,形容变化大。悲喜交加,一边开心,一边难过。语境说的是他仕途起落很大,因此选用“大起大落”。忧心
48、如焚,忧愁得内心好像被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忧心忡忡,意思是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在担心着什么。语境中说的是辛弃疾对政治非常忧虑,十分焦急。因此选用“忧心如焚”。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语境说的是诗歌对人的影响力大,不是指物理的声音。因此选用“振聋发聩”。故选C项。【1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结合语境中,括号后面的
49、关联词“才能”,考虑关联词的搭配,括号内应填的关联词“只有”,因此排除AD两项。B项,“怂恿”是个贬义词,语境中应选用中性词或褒义词。因此排除B项。故选C项。【2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画线句中,语序不当。两前后个分句的主语一致,都是“我们”,因此“我们”应调至“不但”的前面。故排除AD两项。画线句中, “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
50、力,更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 句序不当,应当改为“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故排除B项。故选C项。【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
51、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四、写作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全军英模挂像里多了林俊德和张超两位同志。我们要记住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同志,为保护试验平台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以及其他为国为民捐躯的英雄们。
52、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一九年新年贺词你心中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谁?请结合他的事迹谈谈他对你的影响。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答案】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献给无私奉献的白衣战士正当人们沉浸在美丽的春天里 ,体会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生命畅想时, ,“非典”却像恶魔一样向人们扑来,肆意摧残着人们的健康。突如其来的“非典”恶魔,对患者来说是灾难,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只能前进不能退却的恶仗,而那些冲锋陷阵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了。放眼抗击“非典”第一线,有多少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冒着随时都可能被传染上“非典”的危险,冲锋陷阵。,
53、不顾一切的挽救生命,终于把一条条生命从病魔手中抢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可以说是成千上万个“白衣战士”中杰出的代表,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就讲过这样一番话:“我们呼吸病研究所好比是扫雷班,当遇到非典型肺炎这片雷区时,你不扫雷谁扫雷?”钟南山的话语,朴实无华但却充满自信和勇毅。同时,我们也更加真切地看到了这些英雄在立下赫赫战功的时候,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打心里佩服他们。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如果说在战争年代,保卫和平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那么在这个充满和平的新时代里,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无私的白衣战士,我感到他们才是最可爱
54、的人。是啊,一个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成长在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时期,经受的磨难并不多。所以我们更要好好磨练自己的意志,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啊,医务工作们,你们是爱心的化身,你们是生命的卫士,你们是康复的希望,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
55、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提供的材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一九年新年贺词,贺词中提到一些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军人等。无论是哪种人,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要求考生确定自己心目中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然后结合这个最可爱的人的事迹谈谈他对考生的影响。考生先思想哪些人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可以是医生,可以是护士,可以是军人,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公交司机,可以是铁路的施工人员。只要这些人身上具有敬业,奉献,牺牲精神等。选择的人要具有典型性。写作时,可写记叙文,可写议论文。若写议论文,做到观点鲜明准确,旗帜鲜明地肯定这个或这类人身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
56、个或这类最可爱的人的认识。他们的这种精神或品质有什么意义。我们应如何向他们学习。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还可以写记叙文。比如,如果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军人。则选取感动人的军人,叙写其感动自己的原因。开头可以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引入话题,并亮出自己的写作对象,我心目中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什么人,然后选取典型的事情叙写,写清楚其可爱之处,这个人或这类人做了什么事,是如何做的,有什么影响或意义。【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
57、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
58、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
59、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素材: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的包括: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
60、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1.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
61、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3. 吕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2018年9月8日,吕保民在河北省无极县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4. 马旭:分毫积攒 千万捐赠的老人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