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004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份月检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文化遗址 D仰韶文化遗址2、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 断,商

2、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3.据甲骨文记载,商朝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朝 A.王权借助神权加强统治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4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某项政治制度的实质是“用土地换取政治军事上的支持”,即以土地换忠诚。以下言论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禅让制5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下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3、 B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6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大夫诸侯士 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卿大夫 D.王卿大夫士诸侯7、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 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 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8乐记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礼相异乐相同 B.体现等级差异 C.维系社会团结 D.注重道德教化9.先秦著作山海经

4、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历史记述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久远10.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思想的记述。A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B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严重固化C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 D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1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

5、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12工匠造物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并在专业、专注与专攻上只做好一件事。孔子对待这种精神的态度有过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孔子的主张A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B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C主要基于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D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保守顽固13.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即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所以无所不为。这表明道家思想A.蕴含了科学和人文精神 B.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C.不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 D.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1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

6、一变化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15孟子主张“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材料表现了变革时代A知识分子信仰体系的混乱无序 B儒家思想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C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D暴政统治导致了系列社会问题16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战国时期,魏、楚、秦、韩等国变法更是以选贤任能作为任官标准。这些做法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

7、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17.秦能实现统一的必要的社会基础是 A.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C.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D.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18秦朝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任命郡守和县令C.管理全国军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19.右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图中文字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图中文字下:太尉、丞相、御史大夫)A.建立了官僚体制 B.全国推广郡县制C.继续采用分封制 D.不利于国家统一20据史书记

8、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太监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廷尉21.全球通史中提到,“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分封制。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这里“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是指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官员均由皇帝任命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三公九卿各司其职22.“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您,只能站在台阶下和您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之一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9、C.君权神授 D.天下为家2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 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24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25.西汉初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

10、令 C.实行行省制度 D.设通判26.汉武帝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选用亲信近臣,组成“中朝”,对重大朝政进行决策,而由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变成为“外朝”。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完善选官制度加强中央集权C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体现废分封、行郡县制度的决心27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28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

11、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9.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30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

12、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31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C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32四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3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

13、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34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35唐太宗认识到边疆之患不在于少数民族,而在于中原王朝的政策和民心。基于这一认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是()A唐蕃和亲 B迁都洛阳 C册封大祚荣 D成立西域都护府36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

14、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A北方商品经济空前跃 B 对外贸易的繁荣C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经济的开发37“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A轻赋省刑 B开明的民族政策C广开言路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38“据耒耜经记载,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材料记载的耕作工具被称为()A耦犁 B耧车 C曲辕犁 D翻车39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

15、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这说明( )A唐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C唐朝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D唐朝对鲜卑实行和亲政策40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湖侵袭,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li)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这反映了()A藩镇林立的局面难以抵御灾害 B人口大批南迁引发环境问题C政治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北方经济发展依仗南方财富第卷 非选择题(共20分)请将您的答案填写在对应的题号后41.(10分)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

16、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班固汉书儒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

17、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摘自宋书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4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得照抄

18、材料) (4分)。江南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2分)高一年级九月考参考答案1-10 CBAAC BBBDD 11-20 BCACC CBAAC 21-30 ABDCA CCDAA 31-40 BBBBA DBCCC41. 【答案】(1)民本:儒家(或墨家)(1分);孔子(或孟子、荀子等)(1分)。专制:法家(1分);韩非子(1分)。(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4分)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2)42【答案】(1)情形: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2分)原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2分) (2)原因: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兵役和徭役负担较轻;人口增加;社会安定。(4分)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