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607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第一部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代儒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作了广泛探讨和阐述。尽管存在着一些片面、过时的观念,但儒家人生哲学的确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睿智的人生哲理。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在孔子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苏轼说:“古

2、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不但要有一定的能力和才气,而且还必须有坚定的理想和志向,否则就会一事无成。人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就如同无舵之舟、无缰之马,只能随波逐流,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最终将一事无成。在孔子及儒家的人生哲学中,所倡导和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就孔子个人来说,他早年就“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并为其“志”终生奋斗,始终不渝。即使在周游列国屡遭冷遇、四处碰壁的情况下,他也毫不退缩,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的正义性,并为之艰苦努力。到了“甚矣吾衰也”的晚年,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只

3、要生命不息,就要积极进取。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认为,人生的好多方面,由乎己而不由乎人。当今,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良药。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所说的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事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分工和个人条件等状况,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以及事业目标

4、及其追求。生活理想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等等。就进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长期的一贯的生活方式。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和成就,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伴随着挫折和磨难。那些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和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一些不安现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具备刚健自强、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摘编自杜振吉开掘儒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5、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人生哲学包含着丰富、深刻、睿智的哲理,历代学者对它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正面解读。B.儒家倡导的人生哲学以“志”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并认为人生多方面都是由己不由人的。C.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是对儒家人生哲学的继承和发扬,与孔子所讲的“立志”没有本质的差别。D.社会理想即政治理想,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以及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论证儒家人生哲学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下文阐述开掘其现代价值奠定基础。B.文章大量引用儒家学者的语言,一方面阐述了儒家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说服力。C.

6、对于理想志向这一分论点,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式,但重点是阐述理想志向的当代含义。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论证层次清晰,有条不紊,便于读者接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力才气以及坚定的人生理想和志向,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保证,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B.生命不息,积极进取,体现的是儒家人生哲学中的人要有主观能动性,是由内而外的进取精神。C.社会要求进步的客观性使得树立健康合格的人生观成为必然要求,而儒家思想成为必然的选择。D.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为人们所景仰的创业者和作出贡献的人,与儒家思想的精华有着重要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

7、题,2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4-5小题。 又是一年春天侯发山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 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

8、高又大的核桃树。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 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 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头跟着妗子去刨树。等

9、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 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镬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没了这棵核桃树,等于妗子家的银行被盗了,她能不伤心吗? “瞧我这没出息样儿村里要修水泥路,这棵树碍事,不刨掉不中。”妗子朝我凄然一笑,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 原来是这样。我顺嘴说道:“赔偿多少钱?少了可不中!

10、” “哪能这样说话?修路是为了咱自己方便,比起人家,咱,唉!”妗子说罢,摇了摇头。 我看着妗子,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妗子说:“李支书为了咱村,丢了在郑州每年上百万的生意。为了修路,人家带头捐款。还有在外办厂的苏家,头一次捐了8万,第二次捐了2万”说罢,妗子又抡起镬头刨起来。 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 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妗子打来电话,让我到南岭新村给她帮几天忙。 南岭新村?妗子家搬家了?挂断电话,我急忙问妈。 没搬家。妈说,小关镇的荻坡、杨树洼、虎脑三个村合成一个村,就是南岭新村。如今那里大变样了,城里人都争抢着去旅游呢。 听妈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致,问给妗子帮啥忙。 会是啥忙?妈说

11、。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我骑上摩托直奔南岭新村。路是水泥路,宽阔,平整,像飘带似的,时而挂上山脊,时而落入谷底,时而钻进树林,时而缠在山腰。不时有各种小轿车、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循着水泥路把车骑到了一栋两层小楼前,楼房像是刚竣工的。没错,就是舅家,因为楼房旁边还保留着原来的石窑。 几年不见,妗子不但不显老,好像年轻了不少,脸色红润,一扫过去的沉重。 跟着妗子来到地里,地里已栽了不少树。相邻的地里,不少村民也在栽树。我问:“妗子,都是栽的啥树啊?” 妗子说:“核桃树。老辈人讲,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妗子你说得老理哩。这些树苗要不少钱吧?” “政府补贴一部分,咱自己掏

12、一点。” 我说:“妗子,都种树,不种庄稼了?” 妗子说:“山上的地,不能机械化,种地不划算。一亩地种40棵,五六年后就能挂果,一棵树按1000块来说,一亩地就是40000块。若是种粮食,也就是千把块钱的收入。” 听妗子这么一说,我感到种核桃是比种地强,但依靠这点收入想脱贫奔小康,那是戴草帽亲嘴,差远喽。我不便打扰妗子的兴致,把话题引开了:“舅呢,在外打工赚了不少钱吧,小楼都盖起来了。” 妗子撇了一下嘴。说:“打工也不中,这不都回来了,打算整农家乐呢。今儿你舅和你表哥去镇里买装修材料了一个农家乐镇里补助两万块呢。”“不算咱家,村里已经开了十家,生意好的,一年能挣二十多万。”妗子说这话的时候,眉毛

13、、眼睛里都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妗子忍不住告诉我:“你表哥找了个对象!明年春上结婚,你可来啊。” “真的?”表哥已经三十好几了,之前谈了几个,都黄了,就是因为住在山窝里,家里还穷。 “一定来!一定来!”我忙不迭地答应,心里也跟吃了表哥的喜糖似的,甜丝丝的。 (有删改)【注】妗子:民间用以称呼舅母。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A.文中画线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呼应了前文描述核桃树果实丰硕的文字。 B.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C.妗

14、子很舍不得自家的核桃树,但想到修路为大家,她主动刨掉了自家珍爱的核桃树,可见妗子顾全大局,目光长远。 D.小说使用“俺”“不中”等方言词,“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等俚语,让语言通俗且富有地方特色。 5.小说的灵魂是叙述,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技巧上的特点和作用。(6 分)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小题。风景在哪里方方华林一直在寻找他的风景。有如四月影会那样,他想拍出让别的人怦然心动的照片。但华林一直没有找到。每次去看别人的摄影作品,他都有窒息感。他无法加入同行们的交谈,只能自己踱到一边,甚至是在一个角落里,他才能够呼吸。他不知道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再怎么做,他只觉

15、得自己已经尽了心力,心里却没有满足。有一天华林去美术学院看一个法国人的摄影展览。那个法国人选择的主题是三峡,这是摄影家们拍烂了的选题。华林先以为这样的摄影展览只是一个法国人讨好中国当局而已。可是当华林站在那些作品面前时,他有点傻了。惊讶得嘴巴都拢不上去。照片是黑白的,那的确是三峡,但那却不是中国人常态眼光中的三峡。建筑工地的材料和现场,从质地到图形,经过了这个法国人的眼睛和心灵,全都变成了艺术。它们从他的镜头里走出来,走到了墙面上,那么淡定,却又那么富于激情。华林从上面看到了一个灵魂,一个无拘无束的灵魂。面对这些作品,华林知道,在他的家里,他已经是人才了,可是在摄影界,他却还只是一个小虫子。华

16、林有些沮丧,甚至很烦。回家时,他便去了嘉诺撒小教堂。小教堂依然华丽地颓废着。阳光落在墙面浮雕的人字花案上。那地方已经被太阳照过一百年。阳光把墙上的“人”字照得沧桑满是,却没有挥发掉它的美丽。一百年的光照和一天的一模一样。孤单的时候,华林常会坐在那里呆看着阳光一寸寸寂静地移动,自己的心便在这寂静的移动中安宁。现在,华林像以往一样小坐着,像以往一样看着阳光的移动,但他的心却无法沉静。他想:自己怎么会那样缺乏灵感缺乏创造缺乏才华呢?为什么别人的心都像明镜一样,只要有一线阳光就会光芒四射?而他的心怎么就只像是锈在胸里的一个零件,任凭阳光如何照耀,非但没有光泽,甚至连一点活力也没有?嘉诺撒小教堂旁芳草萋

17、萋,风吹时发出轻微的簌簌声。这声音让苦闷的华林更加地沉醉在自己的苦闷中。晚上,华林去找吴老师。他向吴老师倾诉他的苦闷。吴老师正隔三岔五地下乡拍摄有关楚文化的民间器物,心思不在华林身上。华林看出吴老师的心不在焉,心里掠过几丝失望。吴老师读出了华林的情绪,忙又带着歉意地说,像你这样,应当属于瓶颈时期。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华林说,可是我应该怎样走出这个瓶颈,到达属于我的开阔地呢?吴老师没有回答。华林只好告辞。吴老师送华林出家门时,见华林满脸忧伤,心有不忍。知道华林是真爱摄影,真想出好作品,而不只是玩玩。吴老师便给华林提了个建议。吴老师说,华林你不妨到清江边走走,拍拍土家人的跳丧,去感受一下

18、人类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所迸发出的激情。华林的心里就像黑房间被人拨了下开关,突然明亮了起来。第二天,华林带着他的数码相机,来到了清江边。一大清早,晨雾下的清江朦胧不清得很。但彼岸的山影,此岸的石壁,江上的水汽,草上的露珠,很是让华林陶醉。更兼四周空无一人,鸟飞过去翅膀扇动的声音都有呼啦啦的意味,天地间恍若只有华林一个。华林一下子就找到了盘古的感觉。头天刚下过大雨,对岸的山梁便绿得出水,披在山上的天空也跟洗过一样了。华林有些兴奋。他在石上跳上跳下,寻找各种角度。一直拍到雾散云开,整个清江都袒露在他的面前。清江敞开的样子,比它朦胧着更加漂亮。华林在这份敞开中看到了清江的细节。石头是静的,但流水让它有了

19、动感。水是透明的,但山色将它染出颜色。华林读的是中文系。华林想,清江不是诗,诗朦胧着更有味道;清江是小说,小说靠清晰生动的细节才好看。若沿着清江由头走到尾,一部曲折有致血肉鲜明的长篇小说就出来了。华林拍着想着,就有些累。他看到江边有块平整的石头,于是坐过去休息。石头比床更大,华林索性躺了下来。清澈的清江水便喧闹着从他头顶流过去,声音在空旷的山间,有如絮语有如低吟。这时候华林觉得像是他在家的时候,清早躺在床上,听早起买菜的婆婆嫂子们相互搭腔问候一样,很亲切,很温和。阳光就落在了他的肚子上,胃也暖和着。(节选自春天来到昙华林)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最后

20、写道,“阳光就落在了他的肚子上,胃也暖和着”,表明华林已经从阴影当中走出来了,他从大自然中获得了艺术的启示,变得自信起来。B.华林每次去看别人的摄影作品,都感到窒息。这是因为别人的作品比他的好。他找到了艺术上的差距之后,就到小教堂去寻找灵感。C.吴老师建议华林去拍土家人的跳丧,感受人类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所迸发的激情。但第二天华林在清江边享受了一番美景,这比看到土家人的跳丧更有吸引力。D.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主人公华林正处于事业的瓶颈时期的苦闷和彷徨,表明艺术工作者在增强自己艺术修养的同时,更要贴近生活,感悟生活。7. 文章划线部分是有关嘉诺撒小教堂和清江的景物描写,请简要分析其景物描写的特点和

21、作用。(6分)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小题。山地回忆 孙犁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

22、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

23、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

24、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

25、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

26、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怎么沾了我的光?”“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够干什么了?”大伯问。“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

27、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

28、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1949 年 12 月(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8.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想给农民代表买几匹布,是出于对他粗陋衣着的怜悯,同时也包含了对于当年给予自己慷慨帮助的感激。B.女孩子之所以反对“我”在河的上流洗脸,是因为她觉得“

29、我”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没能保护百姓,心存不满。C.小说写到买布做旗,戛然而止,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也反映了时代的伟大进程。D.小说的语言将通俗与优美、简练与细腻、清淡与浓烈等特色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清新明净的风格。9. 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妞儿的形象?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6 分)答案: 第二部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项2分,共20分)10.对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钻:钻研B.予所否者,天厌之 厌:满足C.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D.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陈述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古

30、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见小利则大事不成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C.古之学者必有师D.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1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B.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C.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D.则必餍酒肉而后反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何以利吾国B.抢榆枋而止C.稍稍宾客其父D.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非一袭而取之也B.其为气也 其子趋而往视之C.以为无益而舍之 亡羊而补牢D以其外之也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5.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31、A.先生将何之B.天下大事必作于细C.为之于未有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恶:厌恶B.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瑳:通“磋”切磋C.彼作矣,文王康之 作:建筑房屋D.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王:君王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处穷闾阨巷 穷:贫穷B履危石 危:危险C惠子相梁 相:辅佐D益车百乘 益:增加1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B.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C.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D.使臣奉壁,拜送书于庭19.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

32、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使王天下B.天雨,墙坏C.其家甚智其子D.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二)文言文20.阅读文段,翻译划线句子(共2句,每句3分,总共6分)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是鲁孔丘之徒与?译文: (2)滔滔

33、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译文: 21.阅读文段,翻译划线句子(共2句,每句3分,总共6分)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译文: (4)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译文: 22.阅读文段,翻译

34、划线句子(共2句,每句3分,总共6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译文: (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译文: 23.阅读文段,翻译划线句子(共2句,每句3分,总共6分)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

35、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7)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译文: (8)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译文: (三)默写24题(共20句,每句0.5分,共10分)(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2)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

36、,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 。(3)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 。(4)行路难诗中以“ , ”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写景,渲染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7)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 。(8)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

37、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 。(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10)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六、写作(60 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三月,窗外的世界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很多孩子却隔离在家,无法出门。为了引领学生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困境,深圳光明区东周小学美术科陆续推出12节线上微课,给学生们提供了高质量的线上美育课程。这些课融合绘画、文学、科普、手工、平面设计等多种元素,对学生进行非说教式的生命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近日,在教育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

38、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要防止学校美育功利化倾向,“取消艺术特长生加分,是美育真正面向人人的前提条件”。王登峰表示,美育功利化的情况之所以出现,原因在于学生的成长、升学的评价体系里美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考在即,树人中学就高三后期是否应该继续开展艺术课教学,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经历见闻,以一名本校高三学子名义,给校长写一封信,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态度明确,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抄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1选B A项扩大范围,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不是“历代学者”,而是“历代儒家学者”,根据“

39、尽管存在着一些片面、过时的观念”,可见也不全是“正面解读”。C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四段,“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可知此项说法错误。D项,“社会理想即政治理想”偷换概念,由原文第四段可知“社会理想”不完全等同于“政治理想”。2D D项,文章并不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而是并列式。文章先分别论述了儒家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最后是论述基本看法。3 C C项于文无据,由原文第三段“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一剂良药”可知,文中并没有信息表明“家思想成为必然的选择”儒,只是说是“一剂良药”。(二)文学类4A错在“核桃花花色繁多”,画

40、线句描摹了核桃花开得繁盛美丽。 5以第一人称叙述,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分析: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我”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串联故事情节,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见证虎脑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变化巨大,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小说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我”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能够很好地推动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为后文的主要叙述奠定具体基础,从而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使得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特别是小说运用人物的对话,通

41、过大量的对话来丰富文章的具体内容,使得文本内容叙述的形式更为丰富,更有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文本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文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文本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

42、阅读冲动的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重点把握即可。6. D7. 嘉诺撒小教堂寂静、沧桑、芳草萋萋,风声簌簌,衬托华林心情的不宁静与苦闷。晨雾的清江朦胧不清,空旷无人,让华林进入如诗如梦的艺术境界。雾散云开的清江更加漂亮,动静有致,让华林感到亲切而温暖,从而找到精神的归宿。解析【6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他从大自然中获得了艺术

43、的启示,变得自信起来”,不准确,有故意拔高之嫌,只能说他获得了心灵的安慰,不再沮丧、烦闷。B项,“就到小教堂去寻找灵感”属于曲解文意,他是去寻找心灵的安慰。C项,“这比看到土家人的跳丧更有吸引力”错误,于文无据。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环境描写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关注环境描写的具体内容及其情节、人物、主旨的关系。比如从内容上看,三处环境描写,各有特色,也是为了衬托林华三个不同的情绪。“芳草萋萋,风吹时发出轻微的簌簌声”,嘉诺撒小教堂寂静、沧桑、风声簌簌的风声,衬托华林心情的不宁静与苦闷。“清江朦胧不清得很。但彼岸的山影,此岸的石壁,江上的水汽,草上的露珠,很是让华林陶醉”,清江的朦胧

44、,空旷无人,表达华林陶醉于如诗如梦的艺术境界。“清澈的清江水便喧闹着从他头顶流过去,声音有如絮语有如低吟”,清江雾散云开,更加漂亮,有动景、有静静,表达了林华找到精神的归宿后温暖的情感。8.答案:B。B项对女孩子心理的解读不正确,反对“我”在上流洗脸,应该主要是源于对陌生人的戒备和性格里的泼辣。9.答:(1)语言描写。妞儿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对她语言的描写,如“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表现了其泼辣直率的性格。(2)外貌描写。小说通过“风吹红了她的脸,象带霜的柿叶”等外貌描写,表现了人物生活的贫困艰辛。(3)侧面描写。小说通过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45、?”,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每条2分,答出3点,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二、古诗文(一)选择10B厌:厌弃11C项中的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承接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其他三项古今异同12A13B A项使动CD意动14C C项均为连词,表顺承。A项助词的/代词它B项代词它/代词他的 D项连词因为/介词把15A A宾语前置BCD状语后置16D 王:名作动称王17D(A.“穷”应为“偏僻”之意。B.“危”应为“高”之意。C.“相”应是名词作动词,为“做国相”之意)18C 例句与C都当写讲。A项书本知识B项书信D国书19C ABD均为被动句,D为宾

46、语前置(二)20题翻译(1) 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2)天下都是这样纷乱,你和谁能改变得了呢?(3)一般士子以至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这样,上上下下互相牟取私利,那国家可就危险了。(4)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把他的君主放在次要位置。(5)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6)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人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7)乐羊因为我的缘故,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8)以前要惩罚他,现在招他回来当您孩子的老师,为什么?(三)21默写(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

47、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7)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8)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0)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