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地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经历发现知识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二、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三、教学具准备:课件、23 个小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
2、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明确图意,展开思维(视频:体育老师带领学生上体育课(P49)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生:插旗子时按 4 面为一组;有 16 面红旗,可以分成几组?164=4(组)生:有 8 个同学跳绳,每 4 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84=2(组)生:打篮球的学生为 5 人一组;生:板报下面的花为 3 盆一组 2实际操作,感受新知(1)教学例题 1。件演示例 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 
3、1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 15 个学具表示 15 盆花来摆一摆。提问思考:有 15 盆花,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 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 15 里面有几个 5?动画演示验证:15 盆花,每组摆 5 盆,可以摆 3 组(P50 页例 1)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155=3(组)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动画演示: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与每一步的意义动
4、画(P50 页例 1)(2)教学例题 2。课件演示例 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 23 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 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 23 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 5 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动画演示验证:23 盆花,每组摆 5 盆,最多可以摆 4 组,还多 3 盆(P51页例 2)认识余数:23 里面最多有几个 5?这余下的 3 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尝试列式:235=4(组)3(盆)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 6 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
5、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汇报。列出竖式: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与每一步的意义动画(P51 页例 2)(3)观察比较:看看例 1 和例 2 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1)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426=476=(2)p51 做一做。(如果你不会填,就请拿出学具先摆一摆,再填一填。)(3)p 53 第一题 第二题。(看图填空)先让学生说说做做 出示情景图,再动画演示 3 种不同装法的结果(P53 页第 2 题)(4)游戏题:“猜猜看”。请你观察图形的排列顺序,猜一猜第 10 个是什么图形、第 18 个是什么图形?(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 10 个是什么图形、第 18 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5)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 24 个、第 30个图形是什么吗?(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写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时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