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2023级(高一)十月月考数学试题(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已知集合A0,1,则下列关系表示错误是A. 0AB. 1AC. AD. 0,1A2. 若y12x22x1,y2x24x1,则y1与y2大小关系是( )A. y1y2B. y1y2C. y1y2B. y1y2C. y1y2D. 随x值变化而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采用作差法,判断差的正负,从而可判断y1与y2的大小关系.【详解】 ,故 ,故选:A3. 已知集合,则集合B的子集的个数是( )A. 3B. 4C. 8D. 16【答
2、案】C【解析】【分析】先求出集合B,再根据子集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所以集合B的子集的个数为,故选:C.4. 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可得,由此可得出结论.【详解】任取,则,其中,所以,故,因此,.故选:C.5.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特殊值判断A,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B、C、D;【详解】解:对于A:当时,故A错误;对于B: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即,故B错误;对于C:由,则,所以,故C错误;对于D:由,所以,所以,故D正确;故选:D6. 一般认为,民用住
3、宅窗户面积必须小于地板面积,但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应该不小于,而且这个比值越大,采光效果越好若同时增加相同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公寓的采光效果( )A. 变坏了B. 变好了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字母表示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值,再利用作差法,即可比较大小.【详解】设和分别表示公寓原来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表示窗户和地板所增加的面积,(面积单位都相同),由题意得,则,因为,所以,又因为,则,所以,即,所以同时增加相同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公寓的采光效果变好了.故选:B7. 已知都是正实数,若,则 的最小值为( )A. 2B. 4C. 6D. 8【答案】D【解
4、析】【分析】均值定理连续使用中要注意等号是否同时成立.【详解】由可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以上三个不等式两边同时相乘,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选:D8. 已知方程的两根分别是和,且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根的判别式可得到或,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到,代入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方程的两根分别是和,所以,解得或,因为,所以,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
5、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与B. 与C. 与D. 与【答案】BC【解析】【分析】判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是否相同,对应关系是否完全一致即可.【详解】选项A,当时,所以与对应关系不完全一致,故不是同一个函数;选项B,与定义域都为,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故是同一个函数;选项C,与的定义域都为,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故是同一个函数;选项D,对,由,解得,所以的定义域为,对,由,解得或,所以的定义域为,两函数定义域不同,故不是同一个函数.故选:BC.10.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其中能成为的充分条件的是( )A. B. C. D. 【答案】BC【解析】【分
6、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中,若,则不能得到,A错误;B中,若,则有,满足充分性,B正确;C中,若,则有,是的充分条件,C正确;D中,若,则,不能得到,D错误.故选:BC11.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若,则;B. 若,则;C. 使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或D. 若是全不为0的实数,则“”是“不等式和解集相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BC【解析】【分析】A选项: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将存在词变为全称量词后否定结论;B选项:由不等式的同向可乘性可以判断;C选项:通过检验就可以判断;D选项:通过分析不等式以及充分不必要条件就可以判断.【详解】A选项: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将存在
7、词变为全称量词后否定结论,所以命题:,.则:,,A是假命题;B选项:,B是真命题;C选项:若或,则成立,故满足充分性;当时,或,不满足必要性,C是真命题;D选项:设,则所以不等式等价于.若,此时等价于,此时两者解集相等;若,此时等价于,此时两者解集不相等;若不等式和解集为,则两个不等式的系数没有关系.所以“”是“不等式和解集相等”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是假命题.故选:BC.【点睛】关键点睛:解决本题,一是理解命题,二是要怎么样处理充分性以及必要性,三是要推理正确.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若a,则B. 若,则C. 若,则D. 设x,y为实数,若,则的最大值为【答案】BCD【解析】
8、【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特例法、绝对值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当时,故A错误;B:,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当时取等号,故B正确;C:当,时,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当时取等号,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当时取等号,相加可得,故C正确;D:,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可得,时取最大值,故的最大值为,D选项正确.故选:BCD【点睛】关键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基本不等式、特例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满足,即,又函数有意义,得,
9、解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故答案为:14. 若或是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解析】分析】不妨设或,或,由题意可得,由此即可得解【详解】不妨设或,或,若或是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有,所以有(等号不同时成立),解得.故答案为:.15. 函数的值域为_.【答案】【解析】【分析】求出分母范围即可得到值域.【详解】由,则的值域为,故答案为:.16. 已知为正实数,则的最小值为_【答案】6【解析】【分析】将原式变形为,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值.【详解】由题得,设,则.当且仅当时取等.所以的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6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 (1)若不等式对任意的
1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已知a,b是正实数,且满足,求的最小值.【答案】(1);(2).【解析】【分析】(1)题目转化为分和讨论即可;(2)利用乘“1”法即可求出最值【详解】(1)当时,此时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当时,则满足,即,解得;综上可得,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2).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由实数,时,.18. 已知集合,集合,(1)若,求和;(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分析】(1)根据补集、交集、并集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集合交集的运算性质,结合分类讨论思想进行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当时,或,;【小问2详解】若,则时,即,即,满足
11、:时,则满足,或,解得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9.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或.(1)求实数a,b的值;(2)解关于x的不等式(其中c为实数). 【答案】(1), (2)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得出对应方程的解,由此求出、的值;(2)不等式化为,然后分,和讨论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小问1详解】不等式的解集为,或,所以1和是方程的解,所以,解得;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解得;所以,;.【小问2详解】由(1)知,不等式为,即,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当时,解不等式得;当时,若,即时,解不等式得或,若,即时,解不等式得,若,即,解不等式得或,综上知,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时,不等式的
12、解集为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20. 已知,是实数,求证:成立充要条件是.【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分别证明充分性和必要性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先证明充分性:若,则成立所以“”是“”成立的充分条件;再证明必要性:若,则,即,即成立所以“”是“”成立的必要条件.综上:成立的充要条件是21. 某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决定投入160万元买一套生产设备,预计使用该设备后,前年的支出成本为万元,每年的销售收入98万元(1)估计该设备从第几年开始实现总盈利;(2)使用若干年后对该设备处理的方案有两种:方案一:当总盈利额达到最大值时,该设备以2
13、0万元的价格处理;方案二:当年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时,该设备以30万元的价格处理哪种方案较为合理?并说明理由(注:年平均盈利额)【答案】(1)3 (2)方案二更合理,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设为前年的总盈利额,由题中条件得出,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出结果;(2)分别求出两种方案的总利润,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小问1详解】设为前年的总盈利额,单位:万元;由题意可得,由得,又,所以该设备从第年开始实现总盈利;【小问2详解】方案二更合理,理由如下:方案一:由(1)知,总盈利额,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处理掉设备,则总利润为万元;方案二:由(1)可得,平均盈利额为,当且仅当,即时,
14、等号成立;即时,平均盈利额最大,此时,此时处理掉设备,总利润为万元;综上,两种方案获利都是万元,但方案二仅需要4年即可,故方案二更合适.22. 已知函数,(1)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的,总存在,使得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分析】(1)根据在区间上的单调性,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2)将问题转化为两个函数值域的包含关系问题,然后可解.【小问1详解】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所以,解得,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小问2详解】记函数,的值域为集合A,的值域为集合B.则对任意的,总存在,使得成立.因为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所以当,得.当时,的值域为,显然不满足题意;当时,的值域为,因为,所以,解得;当时,的值域为,因为,所以,解得.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