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三语文廉颇与蔺相如复习导学案(一)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译读课文全文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达标检测1、一词多义幸 而君幸于赵王 大王亦幸赦臣 则幸得脱矣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 今事有急,幸来告良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负荆请罪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誓天不相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徒慕君之高义也 引 引赵使者蔺相
2、如 相如引车避匿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而不发,跃如也 将军夜引弓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引兵欲攻燕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便归赵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秦军解,因大破之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列 不欲与廉颇争列 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大王见臣列观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通假字君不如肉袒伏斧质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召有司案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3、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 宁许以负秦曲 完璧归赵 毕礼而归之 大王必欲急臣 (2) 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
3、私仇也 (3)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于是相如前进缻 舍相如广成传舍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左右欲刃相如 臣乃敢上璧 (4)卒廷见相如 奉璧西入秦 怒发上冲冠 间至赵矣 4、古今异义(1)其势必不敢留君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3)请指示王 (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明年复攻赵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8)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高三古诗文阅读鉴赏导学案 使用时间:11-13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廉颇与蔺相如复习导学案(二)编制人:陈静 审核人:张华军 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2、素材积累和
4、挖掘过关达标:1、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余船以次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欲以客赴秦军,与赵俱死。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乃 今君乃亡赵走燕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臣乃敢上璧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2、特殊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2)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
5、于王而负赵 使不辱于诸侯(3)求人可使报秦者 (4) 君何以知燕王 王问:“何以知之?”(5)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 拜送书于庭 故燕王欲结于君(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3、翻译下列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画线语句(2011江西)始汲黯为谒者 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黯多告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居官,无以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贪、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注】谒者:官名。 素材挖掘:以本课内容为素材,自选话题,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精彩片段。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