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2155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2019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一、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直译:泉眼无声的,好像很珍惜似的细细流着泉水,树荫映照着池水,仿佛也无限喜爱这柔和明丽的水面。小小的嫩荷刚刚露出一个紧裹着的尖角,就已经被戏水的蜻蜓发现,立在上面歇息了。2、 这首诗写得就好像一幅花鸟鱼虫的画一样,画面中,池,流,荷,蜻蜓层次丰富,生机盎然。3、 相关考题:(1) 组词惜( )昔( ) 池( ) 驰( )(2) 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珍惜)(3)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喜爱晴天)(4) 杨万里是(宋)代诗

2、人,字(廷秀),号(诚斋),是一个多产诗人。二、春日 宋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直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的大地一时间都换上了新装。在春游中很容易认识了东风的面容,因为春天总是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的。2、 作者: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3、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在一个晴朗日子里,诗人在泗水河寻春的情景。后两句写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处处一片春的气息。4、 相关考题。(1) 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风和日丽的日子)(2) 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3) 等

3、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平常)(4) 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三、渔歌子 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直译:西塞山下,白鹭掠过,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更是肥美。戴着青竹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都不想回家。2、作者: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渔歌子共五首,流传最广。这首诗通过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期望自己永远隐居江湖,向往自由生活,享受人间乐趣的心情。3、 相关考题(1) 张志和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烟波钓徒)

4、(2) 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第二句,表现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第三句运用了( 借代)的修辞方法,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归)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 直译:西湖到底是处在六月中,风光与其他时节都不同。连天的荷叶无边无际,格外碧绿,映照着阳光的荷花,也异常红艳。2、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是夏天,作者选用的景物是荷花。前两句写诗人面对六月的西湖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后两句抓住了与四时风光不同来描述。3、 相关考题。(1)“晓出”的“晓”指的是(早晨)(2)“别样”的意思是(特别)(

5、3)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西湖)。(3)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五、赠花卿 唐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1、直译: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2、赠花卿意思就是(以此诗)赠送给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虚指指天宫,实指皇宫。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