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1870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苏东坡作者姓名陈德秋所属单位山东省平邑一中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邑一中联系电话13792960170电子邮箱chenqqer邮政编码2733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苏轼是个全才,他在诗、词、

2、文、书、画诸方面都给世人留下了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他面对人生打击所表现出来的豁达胸襟,更是为我们后世人所敬仰。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中苏轼的赤壁赋词二首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二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苏东坡其人其作。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后人眼中的苏东坡。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乐天才子苏东坡,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苏东坡的理解,尤其是对苏东坡的乐观人生态度的解读,并将自己的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

3、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苏轼的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过程方与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

4、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

5、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苏东坡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2苏东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专题划分专题一:苏东坡其人其作 ( 4课时) 专题二:后人眼

6、中的苏东坡 ( 2课时)专题一苏东坡其人其作所需课时4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苏轼的作品,一篇是散文赤壁赋,另外是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苏轼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以及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苏轼其人其作的目的。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

7、语言感受力。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苏轼的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5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6诵读经典,激发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本专题问题设计1苏东坡命运从什么时候出现转折的? 2苏东坡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3苏东坡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4苏东坡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豪放派词风?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人教版必修二和必修四教材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宣传墙佳作展示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1学生自由交流:通过

8、课下自己搜素的资料了解苏东坡的经历,互相交流自己对苏轼经历的看法。2多媒体展示:再次展示苏轼的主要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尤其关注“乌台诗案”对苏东坡的影响。3自由朗读:熟读,扫清赤壁赋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苏东坡的情感变化。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5当堂检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揣摩苏东坡的复杂情感。第二课时:1熟读课文赤壁赋,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苏东坡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并用横线画出来)2小组探究:(1)主、客对人生有着怎样的不同看法?他们是

9、两个人吗?(2)本文抒情、写景、说理巧妙结合,分别找出这些内容,并分析它们是怎样巧妙结合到一起的?(3)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3背诵: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层次脉络背诵文章,争取当堂背过。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第三课时:1自由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词人的情怀。2小组研讨: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解读本词。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4问题探究:(1)本词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2)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你认为呢?深入探究苏东坡作品蕴含的复杂情感。5诵读定风波,体会词人

10、的情怀。6小组研讨: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两首词中表现的作者感受有何不同?7背诵: 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检查学生背诵情况。第四课时:1检查学生对三篇作品的背诵程度。2重点研讨:苏轼作品的艺术风格(1)分组研讨,比较赤壁赋和词二首的写景和抒情的异同点,思考:苏轼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3比较阅读:选读辛弃疾的词作,分析辛弃疾与苏东坡词作风格的不同。4教师总结归纳:苏轼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的特点。教学评价1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2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5能自主完成

11、问题,个性化鲜明,对他人有借鉴意义。专题二后人眼中的苏东坡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在课内的苏轼作品的基础上,拓展阅读,通过名家对苏轼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苏轼的了解。采用自主评点的方式对两篇文章进行重点品评,一篇是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一篇是林语堂的乐天才子苏东坡,评点的重点放在对苏轼心路历程的把握上以及对苏轼精神境界的体会上。通过名家文章,逐步清晰苏东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写出“我心中的苏东坡”,用苏东坡的精神品质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

12、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深度解读,全面客观地看待评价苏东坡,自主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 2学习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来看待人生中的磨难,用苏东坡的精神品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本专题问题设计苏东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1余秋雨和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是什么样子的?2你眼中的苏东坡是什么样子的?3苏轼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三苏文化

13、研究网:常规资源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林语堂的乐天才子苏东坡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宣传墙佳作展示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第一课时:1学生自主评点: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乐天才子苏东坡。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体会余秋雨和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3个人评点的成果上传班级交流平台,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互相学习,激发思想。4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苏轼的资料,形成对苏轼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第二课时: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苏东坡,着重谈及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3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4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5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2写作,能准确运用文字传达思想。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