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冀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474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

2、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3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2师生评画。(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画中整齐紧挨的篱笆,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疏疏”“未成阴”的诗义。(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3)修改自己的画。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生:摇头晃脑。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五、练习1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