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一部硬汉子的书1作者:鲁滨孙漂流记是_作家_的一部_,写于1719年。2内容:主人公鲁滨孙因_遭遇灾难,漂流到_,在岛上孤苦生活,最后_。3主题:作品通过鲁滨孙_,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_,从而提出了_的时代主题。劳动创造历史英国丹尼尔笛福长篇小说出海无人小岛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艰苦卓绝的经历基本轨迹4人物形象: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_年,最终战胜了_,创造出_。在一次次坎坷曲折的磨难中,他的_、_、_、_的性格得到了一步步升华,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_与_。28艰苦的环境精彩的人生自信善良乐观坚韧不拔坚毅性格英雄本色5关于小说的特征和“野人”。(1)小说的特征:小说
2、的创作不同于纪实文学,它的真实性并不是指_,而是体现在_。(2)野人的出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野人标本。野人存在与否也没有_。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定论二、鲁滨孙的荒岛经历1读“梗概”的内容,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用五个四字词语概括主要事件。(1)_;(2)_;(3)_;(4)_;(5)_。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2讨论:鲁滨孙荒岛得以生存并且最终回到英国,克服了哪些困难?请列举几条。(1)_(2)_(3)_(4)_(5)_战胜恐惧的心理,适应一个人的孤独生活。在荒岛上创造出长期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如何同“野人”相处。培养自己所有与生存有关的劳
3、动技能。用坚定的信念来支撑自己坚持下来。三、鲁滨孙面临的荒岛生活1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与“梗概”的哪一部分相对应?_2荒岛生活的开始。(1)“闻所未闻”是说_。(2)“忧郁而寂寞”是因为_。遇险上岛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没有一个人陪伴3确定时间和方位。(1)依我的计算,我来到这个可怕的海岛上,是在_月_日。(2)所以依我的观测,我是在_。4记录年月日:把日子过明白。(1)立柱子:把它做成一个_,立在_。(2)刻上字:我于_年_月_日在此上岸。(3)刻斫痕:我每天用刀子刻_,每七天刻一个_,每一个月刻一个_。930北纬9度22分大十字架我第一次上岸的地方3091659一个斫痕大一倍的斫痕再
4、大一倍的斫痕5记录自己从船上收集的东西:可以想象,这些东西对鲁滨孙漫长的_是多么的重要。6安家:木栅栏围墙。(1)花费时间:差不多费了_的工夫。(2)艰难:把那些木桩砍好削好,_回来,打进泥土。7_:这是生存的必须。孤岛生活一整年搬运寻找食物8思考自己的处境。(1)既想到_,也想到_,作用在于能够很理智地控制_,使自己能够_。(2)取得经验教训。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_和_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_的事情。(3)这其实是鲁滨孙在调节自己的_,控制自己的_。在这样的处境中,如果_,如果_,就没有_。坏处好处自己的失望心情知足安命好处坏处聊以自慰心理情绪灰心失望怨天尤人生存的信心四、延伸阅读
5、我早就想用什么办法制造一些陶器,我急需这类东西,可就是不知怎么做。这里气候炎热,因此,我敢肯定,只要能找到陶土,就能做一些钵子或罐子,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干;炎热的太阳一定能把陶土晒得既坚硬又结实,并能经久耐用,可以用来装一些需要保存的干东西。要加工粮食,制造面粉等工作,就必须要有盛器贮藏。所以,我决定尽量把容器做大一些,可以着地放,里面就可以装东西。要是读者知道我怎样制造这些陶器,一定会为我感到又可怜又可笑。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
6、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和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做缸。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请简要地写下自己的读后感:_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