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3课泊船瓜洲∣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1026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3课泊船瓜洲∣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3课泊船瓜洲∣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3课 泊船瓜洲一、注释1、隔: 2、数重: 3、何时: 4、绿: 5、还: 6、波船: 7、泊: 8、一水: 9、一水间: 二、诗意1、前两行 2、后两行 三、多音字间 数重 还四、填空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 )朝诗人( )。2、王安石,字( ),号( )。北宋杰出的( )( )( )( )( )之一。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

2、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本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还可以改为“ ”这几个字。4、诗人从( )出发,在( )停留,通过对( )的回望,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 )之情。五、句段理解。 将下面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泊:停船靠岸。停留。(1)轮船停泊在港口。() (2)他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回到了祖国。()(3)新修的港口增加了许多泊位。()六、读写结合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3、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低声诵读泊船瓜洲。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再一次被任命为丞相,从南京乘船渡过长江,来到北岸的瓜州渡口,回眺家乡金陵(今南京),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写下来。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

4、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