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5496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2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2分析课文,学习通过反复、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教学难点:分析蜡烛、炮火的特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通讯报道蜡烛二、新授课(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用两个字来表达读后的

2、感受。感动(二)理清文章内容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当时他秋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这里,我就来扮演西蒙诺夫,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一下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你好,可爱的战士们,我是记者西蒙诺夫,你们真的很英勇,我听说在战场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们能给我讲一个吗?”(请学生复述故事)“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为我要写的是一篇通讯,所以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非常的准确,所以我可以再核实一下这几点吗?”【时间: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

3、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三)文章主题(1)“我想请问战士们,你们认为这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与我们的红军战士素不相识,她为什么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埋藏我们的战士?”对战士的崇敬与哀悼(2)“我们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义在什么地方?”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老人和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对和平的共同的渴望(四)写作技巧(1)“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达到更为感人的艺术效果呢?”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形烈士非

4、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可以运用反复、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补充说明(2)“那么,我们给这样一篇文章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吗?”蜡烛象征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谢谢大家,那我这就回去赶快完成篇文章。”三、迁移训练那么,让我们回到课堂,学习西蒙诺夫来设计一篇感人的文章一个女孩拾金不昧把钱还给失主。我们为这样一个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设计一些感人的因素。1、 天气恶劣2、 女孩需要钱3、 钱对失主来说很重要。四、结语“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