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庖丁解牛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2213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庖丁解牛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庖丁解牛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庖丁解牛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庖丁解牛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庖丁解牛【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小组谈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先秦的诸子百家之中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莫过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

2、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庄子,走进庄子的哲学,领略庄子哲学的魅力。二、进入文本、体会文本的魅力1、文本预习检测: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见投影)2、生自读文章画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一起讨论解决(课前准备)3、欣赏“解牛之美”(1)划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明确: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2)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它符合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的节奏?明确: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三、

3、理解主题第二部分(2-4自然段):庖丁自叙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点出寓意。2自然段,借文惠君的赞叹和提问,过渡下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总结下文)庖丁的观点。他好的是“道”是指解牛规律,运用前后对照的方法,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掌握解牛之“道”的过程。请大家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编写这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请1-2人发言。)(小组讨论说明:在班级教学组织操作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组,设组长一人。组长组织讨论,小组得出结论性的意见或答案,指定一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发言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2)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编写的故事简短总结。(幻灯片

4、显示:标题: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要求:尽可能多的使用原文中的材料。教师总结思路: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月更刀苦练中三年之后:目无全牛岁更刀苦练中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9年,刀刃若新发于硎)3、透过故事,探讨人生。(25分钟)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解读文本,透过文本形成个性化的观点,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一般来说,人一旦成名之后都喜欢出书,用他的亲身经历教给世人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如果庖丁也要写一本庖丁论人生,那从这本书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那些人生道理呢?现在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来谈谈,课本中的哪些情节、文段教给我们

5、怎样的道理。(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言。(18分钟)(2)教师小结:人处身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纷繁的事情,应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顺应自然而行,尽可能的避开种种矛盾冲突。但不免遇到困难、冲突时,则要全神贯注,谨慎处理。在困难解决后,应及时收敛锋芒,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于这个社会之中。(2分钟)(幻灯片显示:庖丁论人生)(教师从以下方面把握: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抓住本质,用心处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其自然,不强求技经肯綮之未尝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善刀而藏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3

6、)以上是我们从庖丁解牛中探讨中的人生哲理。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应该留意到,在文段的结尾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那文惠君当年从庖丁的经历中得到的“养生”哲理又是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样一段文字:(5分钟)(设计意图:在个性化解读之后回归原文,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也体会寓言的多义性。)(幻灯片显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不重视人的形体躯壳,不强求物我的分别,不承认知识的地位,不计较事情的成败,而应该顺应自然之道。)从中

7、可知,当年文惠君看到的是一种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养生之道。从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则小小的寓言故事,阅读的人人生阅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审视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读出不同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多义性。四、拓展:你能在庖丁解牛中找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吗?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王国维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庖丁解牛A:“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志存高远王国维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庖丁解牛B:解牛之初到方今之时历经磨砺,九死未悔王国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庖丁解牛C:“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游刃有余,终成大器五、课堂小结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于丹庄子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