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第一组 第二课丝绸之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导入新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得名: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把从中国中原地区,经新疆而抵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为“silkroad”,翻译成中文就是“丝绸之路”。这就是丝绸之路得名的由来,后来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另外还有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
2、路。导入新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我会读这些生字和词语矗凹戎循鸵匕贸芝 奂(rng)(ch)(矗立)(o)(凹陷)(戎装)(mo)(tu)(鸵鸟)(贸易)(hun)(zh)(芝麻)(美仑美奂)(b)(xn)(循环)(匕首)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听我读看课文题目,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认真听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分段导读第1段: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
3、,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读2到12自然段,走进“丝绸之路”,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画出相关句子。分段导读人民教育出版
4、社 五年级|下册(1)时间:公元前115年。(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张骞(?前114年),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他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他官至大行(负责外交事务,位列九卿),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张骞“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用自己的话讲讲主要介绍了哪几个片段?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迎候
5、迎候 会面会面 赠礼赠礼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迎候迎候 会面会面 赠礼赠礼如果你是小小播音员,你怎样来介绍这热闹生动的一幕?任选一个片段来介绍。小组合作练习讲,串联片段,组成完整的故事。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友谊之路交流之路伟大之路丝绸之路读第13自然段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分段导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领悟写法首尾呼应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主题总结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布置作业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你知道哪些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或者古诗词?请讲给家人或者小朋友听。2、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做一期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手抄报。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