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418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课文先写一名孤儿在炮弹爆炸中受了伤,急需输血;接着具体写了阮恒献血的过程,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应了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设下了悬念;最后点明阮恒内心矛盾痛苦的缘由和坚持献血的原因。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中,我在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读准字词,理顺文章顺序,知道课文的主要人物是阮恒,也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学习了故事发生的起因14节,学生知道小姑娘生命遇到危险急需有人给

2、她献血才可以保住生命。在设计上第二课时教案时, 我就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情感变化上,通过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点拨学生,抓住重点词深入探究阮恒当时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 1、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进入文本,我承接上节课的内容,借助板书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医生说如果不给小姑娘补足血,她就“一定会死”。那么谁愿意为她献血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57节。这样学生很快从第7节中了解到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愿意献血。接着,我便让学生抓住有关写阮恒愿意献血的句子,看看阮恒当时的动作、心情是怎样的?在学生读后,我便 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

3、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提示学生想: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抓住阮恒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中,引导学生体会他当时心里在献血和不献血之间进行的思想斗争, 体会他矛盾的心理,同时也感受到他的勇敢,因为他为了救小女孩,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举起手来要为她献血。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文中一些句子写出了阮恒在抽血中内心的痛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阮恒在献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害怕和痛苦的心理以及他最终坚持献血救朋友的美好心灵,我把这几个句子特意写在小黑板上。(1)过了一会儿

4、,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我把这几个句子特意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和读老师的思考提示,体会他的心情。 并在学生读懂了这三句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这三句话中描写阮恒哭泣的词语进行一次梳理: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以及抽泣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阮恒的痛苦到底是什么呢?(医生不明白,老师也不明白,学生更不明白。这个问题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

5、让学生读12节后再来回答。这样就更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整合教材,理解课文。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读书,弄清阮恒几次哭和他痛苦的心理,我在学生学习了5-10节后,让学生先读12节,提示他们想读了这段后,你知道阮恒哭的原因和痛苦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很快就把软恒的想发说出来了,他哭和痛苦的原因是“他以为自己要死。”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课文内容,想想他的这个想法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才结束,这样学生通过回忆前面的内容,一下子就理解了阮恒的痛苦心情。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不哭了,学生一读就很清楚了。紧接着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医生是怎样安慰阮恒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例如:平时自己生病了,要打

6、针,要吃药,害怕时,医生爸爸妈妈是怎样安慰自己的。这样 学生很快就会说到:别怕你不会死的,一会就好了。只要你一部分血,小姑娘就会活了。4、评价人物,升华情感。课文最后说医生问阮恒以为自己献血后会死,但是他为什么还是坚持献血呢?引导学生读阮恒的话“她是我的朋友”。然后想想阮恒为了朋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精神,是多么的高尚,教育学生向阮恒学习。然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使学生明白当朋友有困难时,我们要帮助,朋友有危险时,我们要救助。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我觉得在让学生自己说体会和感受时,时间不够充分。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