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九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2、,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国学片段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
3、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我是小助手1. 晋楚:指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楚庄王。2. 横:连横。战国时,苏秦说(shu)六国联合拒秦,史称“合纵”。张仪主和拆散合纵,使六国一个个服从秦国,称为“连横”。由于连横,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首先打击赵、魏,所以说“赵魏困横”。3假途:借道。途:道路。4. 虢(gu):春秋时诸侯国名。5. 践土:地名。
4、6. 何:萧何,汉高祖丞相。7. 韩:韩非。8. 弊:作法自弊,死亡。9烦刑:酷刑,严厉的刑法。10. 起翦(jin)颇牧:白起、王翦、廉颇、李牧。11. 宣威:传播声威。12. 驰:传播。13. 丹青:史册,史书。我是小翻译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晋国向虞国借路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结盟。萧何遵奉简约的法律,辅佐刘邦登上王位,韩非主张用严厉的法律治理国家,却死在酷刑之下。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他们威震北方大漠,美名永垂青史。考考你的智慧1. 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假途灭虢(ji ji) 假日旅途(ji ji) 晋
5、楚更霸(gng gng) 更上层楼(gng gng)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 )里。 更: A. 更加;B. 更替;C. 改变;D. 再,又; E. 古代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约两个小时。 晋楚更霸( ) 更上层楼( ) 半夜三更( ) 更名改姓 ( ) 更好工作( )3. “假途灭虢”是“三十六计”之一。关于“三十六计”,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几条在下面横线上。弘扬传统文化假途灭虢春秋初期,晋献公企图称霸天下,他积极扩军,不断兼并周边小国拓展疆土。为了夺取崤函要地,晋献公决定南下攻打虢国,但虞国紧邻虢国的北境,是大军进攻虢国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虞、虢二国联合抵抗晋国大军,于是采用大
6、臣荀息各个击破的计策,先向虞国借道进攻虢国,再伺机消灭虞国。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珠宝、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进攻虢国。虞公贪财,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 听不进大臣劝阻,不但答应借道,还自愿与晋国组成联军,充当进攻虢国的先锋。当年夏天,晋虞两国联军攻下了虢国军事重镇下阳。晋国趁机完全控制了虢虞两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故计重演,又向虞国借道。虞国大臣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两国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但虞公却愚蠢地认为晋、虞两国同宗同祖,不会欺骗自己,拒不听从劝告。10月17日,晋军围攻虢
7、国都城上阳。12月初,晋军攻破上阳,灭掉了虢国。灭掉虢国之后,晋国大军暂时留在虢国休整。士气恢复之后,晋国大军经过虞国班师回国,乘虞国军队没有任何防备,突然发动袭击,俘虏了虞公,灭掉了虞国。(二)国学片段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我是小助手 1. 并:吞并,统一。 2. 岳:指五岳。 3. 宗:尊崇。 4泰岱(di):泰山。岱,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5. 禅(shn):封禅。 6. 云亭:云山、亭山。 7. 紫塞(si):北方边塞,这指长城。 8. 鸡田:驿站名,位于西北塞外。 9. 赤城:山名,天台山主
8、峰之一。 10. 碣(ji)石:地名,位于河北乐亭县东,现已沉入渤海。11. 巨野:古代湖泽名,位于山东省巨野县北。12. 绵邈:广阔绵远。13. 岩岫:高山、山洞14. 杳冥(yo mng):深远幽暗。我是小翻译九州之内,到处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五岳以泰山为尊,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封禅大礼。名关有北疆雁门关,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巨野,望湖上湖南洞庭。中国疆土辽阔,绵远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考考你的智慧1.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雁门紫塞(si si s) 道路堵
9、塞(si si s)遇到塞车(si si s) 敷衍塞责(si si s)禅主云亭 (chn shn) 参禅拜佛(chn shn)2这些句子主要介绍的是( )。 A. 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秦国统一天下的经过 C. 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礼3. 中国名山自古就有“五岳”之说,具体包括哪些名山?请写下来。弘扬传统文化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当时,中原地带洪水泛滥,人民流离失所。尧派大禹的父亲鲧治水,结果失败了。舜继位后,把治水的重任交给了刚刚结婚才四天的大禹。大禹和妻子洒泪告别,踏上了征程。他带着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他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
10、哪里就量到哪里。大禹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结果却失败了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向东流入大海。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大禹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开工的时候,他总和人民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治水过程中,大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啊,但是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服地向东平缓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农田变成了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了。后来,人们感念他的功绩,尊他为“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