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李白的乡愁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王维的乡愁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中,李煜的乡愁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马致远的乡愁是()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承载着思念的邮票,是一湾欲跨不得的海峡明月茱萸春草夕阳魂牵梦绕游子心长相思纳兰性德1.深入作品,了解“一”的用法。2.熟读成诵,体味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浓重乡愁。学习目标初读:人生若只如
2、初见整体感知读完这首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表达的乡思之愁?乡心故园示例: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山的阻隔,水的阻挡,那就是: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的乡愁是亲赴赶往山海关的行程,那就是:。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夜景下塞外营帐中的灯火,那就是:。纳兰性德的乡愁是风雪交加的凄凉之音,那就是:。纳兰性德的乡愁是辗转反侧后的难眠心境,那就是:。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是众多征夫对故园无此声的久久回忆。再读:身临其境品乡愁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重点思考三读:一字一句总关情思考一:将“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中的“一”字换成“千”或“万”好不好?为什么?一、“一”有“少”、“单调”
3、之意,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孤单无依;二、“一程”的反复,描写了词人的旅途山长水阔,路途漫长而艰辛;“一更”的重复,突出了塞上恶劣的天气:席地狂风、铺天暴雪。三、前后四句,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人生路生出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重点思考三读:一字一句总关情思考二:将“夜深千帐灯”中的“千”换成“一”或“孤”好不好?为什么?一、突出出巡卫军的营帐之多,“千”极写边塞营地壮丽之夜景,而“千帐”内灯光熠熠,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可谓“一字千钧”,词人只是这“千钧”之一。这样更加突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二、结构上看,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同时也为全词的感情的抒发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