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32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双流中学2014级高三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理科综合(生物)命题人:刘斌 杨朝军 雷治练 审题人:杜江 周友明 刘华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Mg-24 Al-27 P-31 S-32 Ca-40第卷(选择题

2、,共126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动物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B调查植物类群丰富度不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C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可以同时出现在生物群落中D动物类群结构与植物的垂直结构并无直接关系2下列对来自同一成年人体内的各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细胞大小不同,但其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B各种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可知它们携带的基因均不同C各细胞中的DNA含量均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均相同3下面是以

3、小麦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小麦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不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可直接观察到绿色分布在细胞质,红色分布在细胞核C利用小麦叶片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均需保持细胞活性D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4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

4、传不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C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D图示细胞中,a基因一定来源于基因突变5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其作用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物质的摄取,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主要以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若胞浆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的生存C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野生植物的直接使用价值D疟原虫寄生在宿主

5、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属于分解者6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间可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其表达受环境因子调控29(8分)为了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对图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应采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 。(3)人工湿

6、地还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的原因是。(5)某科研小组欲研究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意义在于 。30(9分) 2017年1月28日,新疆阿克苏和四川宜宾筠连县发生地震,震后当地部分穷苦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2)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写出四种)。(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图中字母)。(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用

7、图中数字表示),该途径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的原因是 。31(10分)图一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种子萌发时因呼吸作用引起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的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图二所示:(1)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h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 是 。(3)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容积的变化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的,若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应增加 ,具体处理是 。(4)利用上述装置用带叶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为提供幼苗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应对实验试剂做怎样的

8、改变? 。改进后,在暗处1小时,测得容器内气体减少了2.24mL,而在光照充足条件下,1小时测得气体增加5.6mL(假定温度是恒定的,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测得22.4L/mol)。该植物在光照1小时中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mg。32(12分)早熟、抗倒状、抗锈病等优良性状可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套杂交育种方案以获得一些优良性状的品种。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 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1)所选择的生物材料是:(选填字

9、母代号)。(2)希望得到的品种是:。(3)预期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性状类型)的机率是:。(4)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要求:用图解表示 用表现型表示):(5)简要描述筛选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5分)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

10、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 的菌落。(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_。有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另一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3)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 条件下用_来检验。(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_。四川省双

11、流中学2014级高三2月月考试题理科综合第卷(选择题,共126分)二、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土壤中的动物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B调查植物类群丰富度不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C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可以同时出现在生物群落中D动物类群结构与植物的垂直结构并无直接关系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群落演替是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不一定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

12、)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解答:A、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动物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A错误;B、调查植物类群丰富度不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C、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和竞争属于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均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C正确;D、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及食物,所以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影响着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D错误故选:D2下列对来自同一成年人体内的各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各种细胞大

13、小不同,但其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B各种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可知它们携带的基因均不同C各细胞中的DNA含量均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均相同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A、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A正确;B、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

14、达,所以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C、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体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但卵细胞的DNA含量减半,C错误;D、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以是主动运输或者协助扩散。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A3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C ) A将小麦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不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可直接观察到绿色分布在细胞质,红色分布在细胞核C利用小麦叶片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和观察叶

15、绿体实验,均需保持细胞活性D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检测还原糖时,采用斐林试剂,但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现配现用,且需要水浴加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应该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答:A、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

16、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C、利用小麦叶片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均需保持细胞活性,C正确D、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观察到染色体,D错误;故选:C4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三对基因的遗传不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C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D图示细胞中,a基因一定来源于基因突变考点:配子形成过程

17、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A、三对基因只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基因中AAEe和Bb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由于A、B基因在一条同源染色体上,AABb的遗传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 A正确;B、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C、一个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细胞但由于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

18、因型有ABe、aBe、AbE3种,C正确;D、由于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图示细胞中,a基因只来自于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B5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其作用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物质的摄取,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论述错误的是(D )A疟原虫主要以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若胞浆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的生存C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野生植物的直接使用价值D疟原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

19、来看,属于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由题意可知,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是首先形成食物泡,主要是胞吞,胞吞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疟原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由此可见,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解答:A、疟原虫通过胞吞获取食物,胞吞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正确;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生存,B正确;C、在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C正确D、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以孢子生

20、殖、有性生殖、裂体生殖繁殖后代,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消费者,D错误;故选;D6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间可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其表达受环境因子调控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一定引

21、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会引起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因此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变化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进行自由组合,遵循连锁定律3、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解答:A、a是基因

22、,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B、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B正确;C、b、c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交叉互换发生在两条染色体的DNA分子之间,因此b、c之间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其表达受环境因子调控,D正确故选:C29(8分)为了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对图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应采用 取样器取样法 法进行采集调查。(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3、。(3)人工湿地还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的原因是存在原有土壤条件。(5)某科研小组欲研究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意义在于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帮助人们科学规划,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考点:人工湿地的作用 分析:该人工湿地公园输入的城市污水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含有能量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旅游观光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蓄洪防旱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物种丰

24、富度的增加属于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人工生态系统建立的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答:(1)对图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应采用 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人工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属于生态功能,生态功能都属于间接利用价值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价值等(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5)人工生态系统建立的目的是设法调整能

25、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答案为:(1)取样器取样法(2)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直接价值和间接(4)存在原有土壤条件(5)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帮助人们科学规划,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30(9分) 2017年1月28日,新疆阿克苏和四川宜宾筠连县发生地震,震后当地部分穷苦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淋巴因子_。(2)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写出四种)。(3)图

26、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 abcd _(填图中字母)。(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 _(用图中数字表示),该途径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的原因是 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淋巴细胞、细胞c是B淋巴细胞、细胞d是记忆B细胞、细胞e效应B细胞(浆细胞);表示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表示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表示B细胞分化成记忆细胞;表示B细胞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表示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表示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

27、;表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表示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解答: (1)图中c是B淋巴细胞;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2)e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能分泌大量的抗体,抗体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3)图中a是吞噬细胞、b是T淋巴细胞、c是B淋巴细胞、d是记忆B细胞、e效应B细胞,其中e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ab

28、cd(4)预防接种后,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即图中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二次免疫反应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的原因是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故答案为:(1)淋巴因子(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abcd(4) 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31(10分)图一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种子萌发时因呼吸作用引起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的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

29、关系图二所示:(1)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h内萌发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被KOH吸收,试管内总气体量减少 。(2)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h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 是 10h后萌发种子不消耗O2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被KOH吸收,试管内总气体量不变 。(3)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容积的变化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的,若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应增加 对照实验(组) ,具体处理是 把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的已死亡(煮熟)的种子,其他处理方法不变 。(4)利用上述装置用带叶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为提供幼苗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应对实验试剂做怎样的改变? 将KOH

30、溶液换成NaHCO3溶液 。改进后,在暗处1小时,测得容器内气体减少了2.24mL,而在光照充足条件下,1小时测得气体增加5.6mL(假定温度是恒定的,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测得22.4L/mol)。该植物在光照1小时中合成葡萄糖的量为10.5 mg。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图1:该装置中的K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测得的气体变化量就是氧气的消耗量,从而可以判断出细胞呼吸的方式分析图2:在分析的时候注意三个时间段:02h、210h以及10h以后解答:(1)X管内的KOH溶液可以吸收CO2,起始状态容器内含有O2,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释放CO2,

31、而释放的CO2被KOH溶液吸收,所以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2)容器内的O2被消耗尽,种子为获得能量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释放CO2,而释放的CO2被KOH溶液吸收,这样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3)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只有这一组不足以说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还可能由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引起,为使实验更准确,应该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时,需要考虑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萌发种子的有无,因此对照实验只需将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煮沸的种子即可(4)利用上述装置用带叶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为提供幼苗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应对实验试剂应该将KOH换成NaH

32、CO3溶液,以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改进后,在暗处1小时,测得容器内气体减少了2.24mL,此时只有呼吸作用,说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为每小时2.24ml,又因为光照充足条件下,1小时测得气体增加5.6 ml,说明实际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为2.24ml+5.6ml=7.84ml,转换成摩尔体积为7.84/22.4=0.35(mol),由光合作用方程式可知产生的葡萄糖为(0.35/6)*180=10.5(mg)故答案为:(1)6h内萌发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被KOH吸收,试管内总气体量减少(2)10h后萌发种子不消耗O2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被KOH吸收,试管内总气体量不变(3

33、)对照实验(组) 把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的已死亡(煮熟)的种子,其他处理方法不变(4)将KOH溶液换成NaHCO3溶液 10.532(12分)早熟、抗倒状、抗锈病等优良性状可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套杂交育种方案以获得一些优良性状的品种。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 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1)所选择的生物材料是:A、B(选填字母代号)。(2)希望得到的品种是:矮秆抗锈病小麦品种。(3)预期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性状类型)的机率是:3/16。(4

34、)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要求:用图解表示 用表现型表示):(5)简要描述筛选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将 F2 中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多代自交,淘汰矮秆不抗锈病品种,筛选出矮秆抗锈病品种,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考点:本题考查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进行育种选择亲本的能力及自由组合定律中有关概率的计算、育种程序的设计等。解答:(1)通过杂交育种,选择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与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进行杂交,预期得到矮秆抗锈病品种,F1为概率高秆抗锈病双杂合个体,F2出现矮杆性状的概率1/4,抗锈病性状的概率为3/4,故矮秆抗锈病概率为1/4*3/4=3/16。 (2)育种过程为(3)在

35、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的F2中,有两种基因型ddTT、ddTt,为了获得纯合子ddTT,淘汰ddTt,让矮秆抗锈病品种自交,直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为纯合亲本,能稳定遗传。故答案为:(1)A、B(2)矮秆抗锈病小麦品种(3)3/16(4)(5)将 F2 中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多代自交,淘汰矮秆不抗锈病品种,筛选出矮秆抗锈病品种,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5分)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 的菌落(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

37、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3)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醋酸杆菌是好氧性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考点: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刚果红染色法特指纤维素的染色法,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对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无作用;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生形成,培养

38、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用此来鉴别纤维素或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作用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3、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4、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5、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6、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好氧型解答:(1)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刚果红对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无此作用,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39、常用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其中的C1酶和Cx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3)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4)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醋酸杆菌是好氧性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 故答案为:(1)刚果红染色法 梯度稀释 透明圈(2)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纤维二糖(3)1825 酸性重铬酸钾(4)醋酸杆菌是好氧性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