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学习目标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2、,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逐步积累语言。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
3、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2、了解课文写作顺序,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逐步学习迁移运用。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能从乡下的景物、动物、人的活动三个方面,具体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乡村生活的美好。2、学习以生动的描写表现事物的方法,具体
4、可从色彩描绘、动词使用(动作描写)、修辞运用等方面学习。3、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写作材料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生动描写表现事物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1、读导语提示,了解单元语言训练点,明确课文中对景物、动物的描写,对人的活动的叙述。2、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的语境,理解掌握生字词音形义的具体内容。学习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播放几幅乡野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转入陈醉云先生对乡下生活的感受,展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后,落在“独特、迷人”这一中心上,书写课题,引入学习。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寻找美景。 1、生自读课文,找出独特迷人的美景。2、小组合作交
5、流寻到的内容。三、品读课文,赏析美景。1、感受景物之美(一)、学习搭瓜架一段 1、投影展示该段内容,指名读;师予以指点,相机鼓励。2、确定一下写作对像:所写为屋前搭的一个瓜架。3、探讨:瓜架给你什么感觉?(生发散,随意回答)4、剖解分析:投影“青、红的瓜可爱多了。”通过反复朗读,感受颜色之美。5、剖解分析:投影“乡下人家绿绿的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动态之美,随即投影动词标红。6、投影全段,合并朗读,体会瓜架的“独特、迷人”。(二)依序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花、竹”之美。 1、“花”解析“朴素、华丽”,由花的普通,色彩的艳丽感受。2、“竹”之美,重点在“探”字,通过“冒、钻”等比较方法,加以感
6、受。2、感受乡村动物之趣。投影直接展示“鸡鸭觅食”段落1、创设情境:母鸡得虫,给小鸡吃。公鸡的踏步动作体验鸭子游戏水中,“即使也”情境换成“不但还”(综上体验动物之趣)2、转向人:乡村动物如此有趣,这里生活的大人孩子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3、感受乡村人们的快乐投影门前吃晚饭的场景。1、 朗读一遍后,提问:这一段你感受到农家生活怎样?(很幸福,很美好)2、 你从哪里感受得最深?说一说。“天边的红霞田园风景画”(人和自然很和谐)3、 什么叫“天高地阔”?4、 会闻到什么?听到什么?餐桌上又会摆放些什么? (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付出了劳动,得到物质上的享受)4、再次感受自然之趣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乡
7、下人家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投影展示“纺织娘唱歌”一段。体验人与自然和谐。“人辛苦”,“虫催眠”,“甜蜜蜜入梦乡”,这就是乡下和谐的美景啊!四、综合课文,盘点美景。 1、示一题目总揽,感受都为“普通景物”。学习课文,_是一道独特迷人的美景。2、深入提示,引学生认识作者如何有序组织。 (1)春夏秋的季节顺序。(2)白天、傍晚、黑夜的时间顺序。(3)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五、顿思形象,感悟美景。 1、师创设情境, 农家人的一天。早晨从屋里出来,院中看瓜架,赏美景;到门口,赏鲜花,闻花香;到屋后,看修竹,听竹声飒飒。身边鸡觅食,河中鸭戏水,晚饭享美餐,夜晚虫催眠。这是快乐农家,美好农家,幸福农家,和谐
8、农家。齐读最后一段,投影展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从人与“美景”的关系,领悟和谐。例如:人种了瓜,瓜架给人美的享受,还给人以物质回馈。(师点拨发散)六、回文拓展,书写美景。1、植物中写了瓜架、鲜花、竹笋,你还能想到哪些景物?仿照文中写法,从颜色、动态、修辞等方面,把你印象最深的写一写。2、动物,强调拟人化动作体现的趣味性。3、人的活动,写一场景,或劳动、或成婚嫁娶过生日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体现的幸福感。4、三方面内容分别启发,任选其一,小组交流后下笔。5、据写作反馈情况,师生交流成功之处。 七、综合课堂,结束全文 以顺口溜天净沙 乡下人家结束,总括文内风景,这就是乡下人家,这就是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