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巨人的花园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195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巨人的花园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巨人的花园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巨人的花园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巨人的花园西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起着以篇带篇、引领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巨人有一个很美丽的花园,当巨人把孩子们拒之园外时,花园里就只剩冬天,而当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请到花园里玩耍时,花园又恢复了生机,处处都是春意盎然。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思想教育价值方面,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在语言价值方面:这篇课文描写花园景色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学情分析童话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在童话书堆里长大。但是他们在读童话时

2、有可能只注意了其中的情节,而没有特别注意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里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明白做人的道理。设计理念始终贯彻创设情境理念,通过图片、音乐、文字等艺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到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方便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在这基础上以朗读为经,以品悟为纬,通过读课文、品语言、悟内涵、写感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理解“洋溢”、“冷酷”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变化的过程。3.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3、”这个道理。教学重点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教学难点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朗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 板书:( )的花园同学们:在你们印象当中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花园呢?(生答)刚刚同学们畅所欲言说了自己印象当中的花园,也用自己的词语描绘了花园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看看这个花园式什么样的。2.将板书补充完整,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巨人的花园”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比较难读、难写的生

4、字。2.检查词语,教师适当提醒:“拆”字是翘舌音,书写时最后一点不能忘。注意“牌”字的笔顺书写等。3.交流初读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呢?(学生的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重点是:美丽、荒凉)三、品悟语言深入理解“巨人的花园”1.引导:同学们,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花园很美?又是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花园很荒凉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在后面作适当的批注。2.交流:走进“美丽”的花园(课件出示)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到这里玩。(1)引导:这里哪些词让你觉得花园很美呢?(2)范读

5、,指导朗读(3)顺读而导:是啊,花园是如此美丽,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那么读着这么美妙的,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当学生说到仿佛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时:幻灯片出示句子如下)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1)引导:洋溢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2)点拨:老师这里有两个句子看看用上洋溢是否可以呢?a.下课了,操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对)b.得知村子里唯一的教师要走了,教师内洋溢着孩子们的哭声(错)(3)点评:洋溢是用在好的方面所以第一个句子生正确的,第二个句子是错误的。(4)顺学而导:你能用洋溢造造句子吗?(5)指导朗读3感悟荒凉1.课件出示:“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

6、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园?(板书:荒凉)此时村子里又是怎样的情景?(指名读)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男女生对比读,想想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作答:美丽的村子与冷清的花园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让我们更感受到花园的荒凉,巨人的孤独。2.还有让你觉得荒凉的句子吗?出示句子: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3.教学“覆”字“覆盖”是什么意思?(遮着、盖住)“与此同时”是在什么时候?生汇报为什么会这样? 课件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4感悟幸福1.课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2.学生自由读

7、,想想体会到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3.板书:幸福4.全班尽情读,读出快乐、幸福的感觉。四、原著结尾出示原著结尾部分,与生一起感情朗读,感悟五、作业小超市1.完成练习册一、二、三题2.选择文中你最感兴趣的描写花园的词语或句子,积累在自己的摘录本上。3.把巨人的花园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或者阅读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忠实的朋友。“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8、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六、板书:巨人的花园漂亮荒凉幸福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快乐与他人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