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乡下孩子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91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乡下孩子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乡下孩子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乡下孩子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悟课文意境美、韵律美。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品格。2、增进孩子对诗歌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每小节图片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2、( )一、激趣引入1、 “孩子们,我留心观察了你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做的事特别的多,你最愿意做的事是什么呀?你觉得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2、师:“你们的故事真动听。可是我也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生活在乡下,他的生活呀极为丰富。你们想知道他生活得如何吗?都做什么吗?”3、师:“那好,我们就一同进入他的世界吧!“4、揭示课题乡下孩子。二、诵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出示自学要求:1明确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新词。(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内合作交流、互评互纠,读准字音。)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问:“你

3、认识哪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怀里、黄鹂、编织、含、馋嘴、猫咪、旷野教师随机问“编织”、“撑圆”和“含”的意思,学生可以做动作来理解。(2)学生在书上圈出这些字。(3)指名读课文。(4)分小组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在谁来说说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呢?2、朗读课文。二、细读1、学习第一节:(10)(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

4、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

5、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同学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示:乡下孩子是_,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_。指名回答齐说。(3)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同学们,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