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掌握文言学习规律。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庖丁的人物形象,把握文惠君的心理变化,品鉴有关人物刻画方法。3.了解庄子及其哲学观,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重点难点】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掌握文言学习规律。2.分析庖丁的人物形象,把握文惠君的心理变化,品鉴有关人物刻画方法。【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1 文学常识庄子
2、:名_,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_”。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_”,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_,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_。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庖( )丁 踦( )
3、 砉( )然 騞( )然 大窾( ) 硎(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
4、可而止,自敛其才。四、整体感知,明确文言知识。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砉然向然( )(2)技盖至此乎( )(3)技经肯綮之未尝( )(4)善刀而藏之( )2.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类文言句式。(1)技经肯綮之未尝( )(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合于桑林之舞( )(4)如土委地 ( )(5)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 )(6)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参考答案三、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周 老庄 漆园傲吏 南华真人 南华真经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庖(po)丁 踦(y) 砉(x)然 騞(x)然 大窾(kun) 硎(xng)(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切中肯綮 批郤导窾 新硎初试官止神行 庖丁解牛 善刀而藏四、 整体感知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砉然向然(向,通响)(2)技盖至此乎(盖,通盍)(3)技经肯綮之未尝(技,通枝)(4)善刀而藏之(善,通缮)2.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类文言句式。(1)技经肯綮之未尝(未尝技经肯綮,宾语前置)(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于硎新发,介宾后置)(3)合于桑林之舞(于桑林之舞合,介宾后置)(4)如土委(于)地 (省略句)(5)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省略句)(6)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判断句,“也”表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