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答案】D【解析】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汉朝发展君主专制理论的是董仲舒,故D正确。荀子是先秦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A项错误;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B、C两项错误。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这句话反映的是 ()A“大一统”理论 B“罢黜百家” C“天人感应” D“仁政”思想【答案】C【解析】“天有四时,王有四政”体现了董仲舒“天人合一”“
2、天人感应”的思想,从而为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3.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答案】B【解析】“天人感应”在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上天的意志。“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们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反对皇帝就是反对上天。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4.“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3、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答案】D【解析】A项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思想,B项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思想,C项体现了董仲舒“三纲”思想,D项体现了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思想。5.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家将有
4、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故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本身就带有浓厚迷信思想,来源:学#科#网Z#X#X#K故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正确,故选D。6.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来源:Zxxk.Com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答案】D【解析】本题只有C、D两项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D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7.“王者
5、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言论当属()A老子的道家思想B韩非子的法家思想C孔子的儒家思想 D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代儒家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王者配天,天有四时,王有四政,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和所学历史知识可以推断此言论属于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系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提出,成为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故选D。8.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6、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儒家 法家 道家 兵家 阴阳家A B C D【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来源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儒家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而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9.2010年1月15日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过一次日食,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答案】C 【解析】天子代表天管理民众,但是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
7、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材料中的“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明显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10.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如果君主的行为有过失,上天就会警示,这是董仲舒新儒学中“天人感应”的观点。11.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
8、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伤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法律的执行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和干扰。来源:Zxxk.Com12.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答案】D【解析】根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如果统治者“失德”,老天爷就会降灾害
9、以示惩诫,这导致西汉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故选D项。来源:学科网ZXXK13.材料一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材料二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探究思考(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2)结合所学,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何处?【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三纲”思想,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五常”思想。“三纲五常”在汉代以后成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它有利于巩固君
10、权,维护统治秩序。(2)“新”:从内容上看,在继承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上,又融合其他思想,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从特点上看,神学化,官方化,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解析】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新儒学。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三纲”和材料二中的信息“五常”作答;第二小问可从其对西汉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第(2)题可与先秦儒学相比较。14.材料一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材料二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
11、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应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请回答:(1)材料一中故事的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2)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答案】(1)“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2)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永恒的意义和普遍价值。在
12、今天,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吸取其精华内容,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解析】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卖身葬父,感动天地”来作答;第二小问可结合其对封建统治的影响作答。第(2)题的第一小问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三小问可从“仁义礼智信”对现阶段的进步性这一角度作答。15.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
13、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新华网博客材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
14、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请回答:(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又将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
15、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3)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解析】第(1)问,作答本问关键要看清题意,材料一反对孔子塑像,材料二对孔子持支持态度,题目要求运用材料二的观点来论证材料一。题目看清,语言组织较好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考查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第(3)问可从批判继承,扬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