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解析:选B深圳特区没有体现民族利益至上的观点信息,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没有体现独立自主的原则,排除C项;深圳特区没有体现民族平等的历史信息,排除D项;材料中的三项政策,
2、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政策,故B项正确。2阅读下图。那一年,人民的选举()A有力地推动共同纲领的制定B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基石C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D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组织基础解析:选D1953年的全国人民普选是为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准备,这一年的选举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故D项正确;共同纲领的制定是在1949年,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基石,排除B项;对宪法草案的讨论不必通过选举的方式进行,排除C项。31978年,邓小平谈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
3、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谈话的目的是()A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B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解析:选C“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显然是民主法治极不健全的表现,因此要完善民主法治,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不是谈话的目的,排除;“有法不依”提出是1978年以后,且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4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民治”
4、,后者是“人治”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解析:选A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代社会的“依法治国”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故A项正确,D项错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前者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5习近平同志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提出对台政策的“四不原则”: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
5、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这“四不原则”()A有利于上海合作精神的发扬与光大B表明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体现了以诚相待“两岸一家亲”的理念D说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广泛适用性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四不原则”体现了以诚相待“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大陆与台湾关系,而非上海合作组织的精神,排除A项;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属于外交问题,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属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准则,排除D项。6在看完血战台儿庄之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来看,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
6、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不久,台湾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从此揭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血战台儿庄可以作为徐州会战的一手史料B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C是否认同国民党抗战是国共两党分歧的焦点D优秀文化作品决定历史走向解析:选B影片血战台儿庄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活动,对蒋经国有所触动,改变了对大陆的态度和政策,说明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只能是二手史料,排除;C、D两项说法绝对,排除。7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7、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B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残余势力D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解析:选A材料表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是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谈判的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表明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故A项正确;B项属于新时期外交;C项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项为倒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策略。8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情况表。由表格内容可知()阶段时间人数第一阶段19501953年1 708名第二阶段19541956年5 853名第三阶段19571958年1 654名第四阶段19
8、591965年很少A.对外交流受到国家关系的影响B苏联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C派遣留学生是落实“一边倒”政策D世界格局转换影响对外交流解析:选A材料数据反映了19591965年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数量很少,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破裂,故有此现象,这说明对外交流受到国家关系的影响,故A项正确。9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A改变半殖民地
9、的地位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以及军事上包围的策略,材料中涉及的“代办”外交形式,实际上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策略,故C项正确;A项是“另起炉灶”外交方针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此时的外交并不是平等的外交关系,因为没有正式建交,故B项错误;D项是新中国初期就已经提出,不符合题意。10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时间建交国家1970年加拿大、意大利1971年奥地利、比利时、冰岛1972年荷兰、澳大利亚、英国、联邦德国1973年西班牙A.中美建交推动中
10、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D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解析:选B表格中显示中国主要是和西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为了应对苏联威胁,中国注重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故B项正确;中美建交是1979年,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西方国家此时并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不结盟外交是新时期外交原则,故D项错误。11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推动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的最重要因素是()A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B经济全球化
11、的时代潮流C美苏“冷战”的终结 D新时期工作重点的转移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可知,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包括思想文化领域,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借鉴与学习世界先进的理念,故D项正确。A项是1972年;B项与材料无关;C项时间为199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均排除。122017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的重要讲话。这表明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
12、组织的活动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解析:选B上海合作组织体现的是周边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一组织是中国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新思路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区域合作,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A项错误;上合组织不是区域经济组织,属于睦邻友好区域合作组织,故C项错误;上合组织是中俄与中亚四国等国家的合作组织,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认为,秦代实行专制,与秦始皇“夷六国”“扫封建”而设郡县密切相关。“有郡县,然后土地人民直隶于中央政府,而专制之实乃克举。亦惟以如此广漠辽阔之土地,而悉为郡县以未于中央政
13、府,则非大行专制不能为功。中国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权臣于国有利有病,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利,故欲行完全专制政体之君主,无不摧灭之。”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材料二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府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摘编自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材料三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践该观点的做法。(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史实。(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如此广漠辽阔之土地”“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
15、。权臣于国有利有病”等信息归纳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颁布1787年宪法以及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等角度思考回答。第(3)问,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回答即可,比如修改宪法以及提出“依法治国”等。答案:(1)原因:地域辽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贵族政治的消失;权臣势力的削弱。(2)观点:代议制的优势及好的政府的标准。做法:制订并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体制;坚持人民主权原则。(3)史实: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16、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7年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进一步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设。14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最难驾驭的大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1年4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去中国做一次免费旅行,华盛顿没有反对。一夜之间,乒乓球获得了新的地位。连尼克松也告诉部下说:我在法学院念书时,就是个相当不错的乒乓球运动员。可以说,我打得相当好。莫斯科闷闷不乐。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到达中国。在美国球队离京去香港的当天,尼克松总统宣布放宽已有20年之久的美
17、国对华贸易禁运,北京则恢复同华盛顿和伦敦的电话联系。可谈的事实在不少。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总统透露,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博士在7月911日间秘密去了北京,而他本人接受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邀请。这个消息显示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尼克松总统的声明震惊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震动尤为强烈。这一“尼克松震动”是外交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构成了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策中的一个分水岭。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材料三中美关系大门打开至今已有40多年,两国关系走到今天,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是中美关系非常重要,这不难
18、理解,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每年来往人次超过600万。另一句话是非常复杂,如果中国和美国打起贸易战,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剧烈的冲击和影响。中美关系复杂远不止这一点。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两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两国关系中的矛盾分歧点也越来越多。王宝付(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员,从事安全战略和中美军事关系问题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为何闷闷不乐?“可谈的事实在不少”,你认为中美双方可能会谈哪些事?对尼克松自认为乒乓球“可以说,我打得相当好”,谈谈你的见解。(10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总统的声明为什么震惊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震动又为什
19、么尤为强烈?你如何看待尼克松总统的声明“构成了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策中的一个分水岭”?(7分)(3)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说说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乒乓外交”会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不利于苏联霸权主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台湾问题以及外交事宜等方面思考回答;第三小问,从尼克松外交智慧方面思考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震惊世界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从美国对华政策由敌对到友好方面思考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加强沟通互信,合作共赢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原因: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乒乓外交”会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不利于苏联的霸权主义,会改变美苏争霸的态势。会谈的事:台湾问题;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问题;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的计划;尼克松总统访华等。见解:体现了尼克松总统的外交自信、外交智慧。(2)原因: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缓和迹象。原因:中美关系缓和;日本长期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看待:美国对华政策由敌对到友好。(3)加强沟通互信,合作共赢,发展新型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