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客列传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爱”“报”“蹊”“却”“造”“厌”“顾”“坐”“诣”等重要实词的意义。2、学习掌握“虽”“之”“以”“因”等虚词的用法。3、了解古代有关乐律等方面的文化常识。4、翻译时能依据句式特点并能落实句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2、积累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讲解法 探讨法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710节,掌握重点字词。2、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
2、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2、 继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教学方法: 研习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一、 检查复习。16节中重点字词,词类活用,句子翻译。二、学习课文710节。1、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2、质疑答疑,扫清字词障碍。3、掌握重点字词。祸必不振矣,振:救,挽救;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委:放置;蹊:小路;乃造焉,造:拜访;即起,趋出,趋:小步快走。以示礼敬;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蔽:拂拭,掸;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节侠:品节高尚的义侠;其意不厌,厌:满足;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距:抵,到达;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计:估计;窥以
3、重利,窥:示,引诱;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太牢:指贵重美食;三、文言知识整理。1、通假字北购于单于 “购”同“媾”,媾和,讲和;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从”同“纵”;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2、古今异义足为寒心,寒心:今义,因失望而痛心;古义,提心吊胆;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杀死知道内情的人,古义,消除借口;却行为导,行为:今义,动作,是一个词,古义,两个词,走,为他引路;膝行流涕,涕:今义,鼻涕,古义,眼泪;3、 词类活用太子丹受而舍之,舍:使动用法,使住下来;臣海内之王者,臣:使动用法,使臣服,称臣;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将:名词用作动词,率领;太
4、子日造门下,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进军北略地至燕南界,北:名词作状语,向北;4、 一词多义因因遂自刎而死 连词,于是;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介词,通过;我欲因之梦吴越 介词,根据;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介词,乘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介词,因为;蒙故业,因遗策 动词,沿袭;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名词,机会;四、再读课文,熟悉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710节内容:接受於期引见田光引见荆轲田光自杀太子委命秦国破赵燕国危难五、问题探讨本文在正面刻画荆轲形象的同时,也颇为生动地描写了田光、樊於期、高渐离,以及鞠武、太子丹乃至秦舞阳的形象。说说这些人物对荆轲形象的刻画所起到的作用。讨论后明确:田光之节侠,樊於期之刚烈,高渐离之坚毅,是对荆轲沉勇刚毅性格的不同角度烘托;而鞠武的谋而懦,秦舞阳的暴而怯,则是对荆轲性格的反衬。六、小结。七、作业:1、预习课文1113节。2、完成练与测7、8两题。板书设计:教后记: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