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016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100多个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立规范、建秩序的传统村落进行了拍摄记录。千百年来,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些村落传承绵延。与这些村落千百年“传承绵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选取100多个以家族血缘
2、为纽带系社群”可得出A项正确;分封制的对象除了同姓还有异姓的,故B项错误;C、D两项都是以地域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和血缘无关,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
3、承性)和稳定性。2.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大转型主要表现为A. 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B. 从奴隶制到封建制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社会政治大转型”是从秦国开始,发自商鞅,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依军功授爵,废除了贵族的世袭制度。汉初刘邦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而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最终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王国问题最终解决于汉武帝,中国古代的贵族政治最终被官僚政治所代替。故选择D。A项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不属于社会政治的范畴,故排除A。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井田制彻底被废除
4、,封建制度确立,所以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是以商鞅变法为标志的,故B不符合题意,排除B。C属于思想领域,不属于社会政治的范畴,故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了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生必须有清晰的理解才能答题。3.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严文墨焉”的社会风尚,它的形成它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 社会经济的繁荣B. 学校体系的完备 C. 文学艺术的昌盛D. 科举制度的推行【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唐朝时期形成了家庭内浓厚的教育氛围,男子也以文墨差为耻。隋朝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并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因而促进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选择D。
5、A项属于间接原因,不符合题目“直接得益于”的要求,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校教育体系完善的信息,排除B;C项是文化教育繁荣的影响,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4.冯金朋在公民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说:“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表明A. 中世纪神权思想占统治地位B. 抽签为公民参政提供了均等机会C. 城邦公职向全体平民开放D. 抽签带有强烈的寡头政治色彩【答案】B【解析】本题强调的是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这一做法
6、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B正确。A不符合题意的中心思想;C项“全体平民”说法错误;抽签是带有民主色彩而非寡头政治色彩,排除D。5. 罗马帝国时期,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尽管他在法律上居于最高地位。因此如果他随其所好地提出新的法律规范的话,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这表明罗马帝国时期A. 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B. 民主政治得以完善C. 公民反对宗教迷信 D. 皇权受到法律制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虽然法律上规定罗马皇帝居于最高地位,但皇帝自己要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规范,可见皇权受到法律的约束,D项正确;A项背离材料主题,不选;B项表述缺乏依据;活着的
7、皇帝不被神化并不意味着公民反对宗教迷信,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6.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师点睛】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
8、的异同。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不同点:项目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世袭议会选举国家元首的任期终身制任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有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皇帝任命议会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皇帝议会7.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A. 皇帝权力受到制约B. 实行联邦制C. 设立责任内阁D. 议会拥有立法权【答案】D【解析】题干中“参照了英国的立
9、宪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强调的是议会具有立法权,而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参照的是议会具有立法权,但是在德意志议会却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D符合题意;德国皇帝是权力中心,故A不符合德国,排除A。英国不实行联邦制,B不符合英国,故排除B。德国没有设立责任内阁制,C不符合德国,故排除C。8.他们捣毁偶像及儒、释、道三教的庙宇;他们的首条道德准则即为敬畏上帝、耶稣与天王,第二条便是孝顺父母。太平天国标榜平等,但其内部却是尊卑有别、上下森然。”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 反对封建礼教的决心与勇气B. 具有了近代民主平等意识C. 是农民阶层学习西方的救国探索D. 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10、【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题眼是“尊卑有别、上下森然”。由“孝顺父母”“尊卑有别、上下森然”可知,中国传统特点鲜明,故D项正确。9.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协定关税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片面最惠国待遇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 B. C. D. 【答案】D【解析】协定关税 出现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取得的,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在南京条约附件中的取得的,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是在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取得的,所以答案选择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侵华1
11、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A.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B. 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 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答案】A【解析】结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等信息可知新中国的国体还处于民主革命后期和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而据所学可知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人民政协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故A项正确;人民政协成为人民统一战线是1954年人大会议召开以后,故B项;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重要标志是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故C项排
12、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指的是三大改造,故D项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人民政协11.“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 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B.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C. 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D.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分析判断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而不是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在战
13、争准备尚未充分,以及和平的压力下,才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重庆谈判1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答案】D【解析】由“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可知这些地理名称的变化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
14、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与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的理解,结合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解答即可。13.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答案】A【解析】第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幅图反映的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第三幅图反映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反映了政治文明的的多样性,因此选C。考点:中西方历史中西方的政治制度多样性的政治文明【名师点睛】复习中外政治制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
15、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比较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概括各自特点,并作出客观评价;思考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启示。14.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A.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B. 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C. 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D. 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答案】B【解析】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排除A;抗日战争并未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排除C;中国从甲午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不断觉醒,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
16、进程,故选B。D中“普遍”太绝对,排除。15.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 外国对苏联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 二战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并未停止C. 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D. 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外国对苏联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故A错误。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转折点。根据“又是”一词,可断定此事发生在二战后,而苏联早在二战前便通过两次五年计划完成了工业化,故D错误。漫画涉及的时间是二战后,且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年)由于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而中断,没能最后完成,故B错误。根据漫画中的“水力发电站”
17、“开始建筑”可知遏制苏联经济发展的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16.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出动了12个空军师,直接与美国空军空战1872次,共击落1097架美国飞机;派出高射炮兵进入朝鲜作战,共击落212架敌机。对此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默契,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这种默契A. 体现苏攻美守的态势B. 说明美苏冷战的缓和C. 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D. 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答案】C【解析】朝鲜战争期间,苏联派出空军和高射炮兵参战并击落大量美国战机,而苏联和美国达成默契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苏联和美国达成的这种默契,一方面,朝鲜战争中苏联没有明确宣布参战,而实际苏联是派
18、军参战的,因此苏联与美国达成这种默契有利于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苏联派空军和高射炮兵参战造成了美国战机的大量损失,是美军的耻辱,因此美国与苏联达成这种默契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故这种默契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故选C。没有体现出苏攻美守的态势,而双方战场对抗明显不能说明美苏冷战有缓和,也不可能推动朝鲜战争的和平解决,A、B、D项错误。17.“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C. 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D. 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答案】D【解析】国家交往之间的决策必须以维护和获得国家利益
19、为根本目的。因此二战后美苏之间由盟友到对手,80年代又开始谋求合作,这一系列的转变都是出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故选D。ABC对于两国关系的转变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1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该材料表明日本A. 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B.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 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D. 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立情绪增长【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反映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排除A;材料反映日本希望安理会改革,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选B;日本要求获得
20、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排除C;“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但没有反映不满情绪增长,排除D。19.孟钟捷在欧洲意识的培育中有这样的记载:1950年8月,德法两国的300名青年人聚集在国界,用烧毁界桩的方式来反对欧洲民族国家的隔阂。这一现象A. 反映了争取两国统一的愿望B. 有利于法国和民主德国和解C. 是民间反思两国历史的反应D. 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普法战争等战争,对法德两国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二战结束后,法德两国的青年人出于对和平的渴望及对战争的反思,以烧毁界桩的方式来反对欧洲民族国家的隔阂,消除战争的威胁,故选C。烧毁界桩应是希望打破两国隔阂,避免战争的
21、再次爆发,而非要求统一,因此AD错误;与法国接壤的是联邦德国,而非民主德国,因此B错误。20.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A. 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B. 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 彻底打破旧的国际政治格局D. 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B【解析】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根据题干中“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可知,其奉行独立自主,冲击了美苏格局,故选B。不结盟运动并未体现反对殖民主义,使世界格局发生
22、根本改变,排除ACD 。21.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全凭耳听手记,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B.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C. 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D. 中国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C【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A;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B;受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影响,中美关系进程笼罩着冷战阴影,故选C;当时中国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D。22.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截高乐时期的外交A. 重在突出法
23、国在西欧的地位B. 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C. 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D. 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答案】D【解析】材料并未强调法国在整个西欧国家中的位置,故A项错误。 1960年世界正处于两极对峙的格局之下,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的法国邀请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苏联来访,体现了戴高乐时期的外交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这也是“戴高乐主义”在外交领域的表现,故D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法国对美国的态度,此项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材料并未提及法国对其他西欧国家的态度,此项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23.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 根本利益的趋同B.
24、 军事冲突的加剧C. 国家实力的消长D. 敌对意识的淡化【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对战后美苏故只能洗的认识。美苏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势均力敌、两分天下,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故答案为C项。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美苏争霸24.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A. 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 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 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 尼古
25、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列宁发表四月提纲的重要依据是俄国当时的客观局面,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所以答案选A项,B项是外部环境,C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D出现在二月革命的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25.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说明当时美国A. 就两国关切的问题作出让步B. 支持中国政府“一国
26、两制”构想C. 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D. 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问题就是台湾问题,材料的主旨意在说明当时美国就两国关切的台湾问题是作出让步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72年“一国两制”构想尚未提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美国也尚未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6.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其中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的共同点是A.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C. 都实行
27、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答案】B【解析】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的是经济特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由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的是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民族自治区。据此AD是特别行政区的特点,C是民族自治区的特点,排除。无论是经济特区,还是特别行政区,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故选B。27.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 促成
28、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解析】“平等关系”不符合美国的主观目的和国家利益,排除A; 材料中的“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有利于欧洲的联合,1951年,西欧部分国家组建煤钢联营共同体,故选B。二战后,西欧国家部分走向联合,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一体化加快,排除C。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排除D。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冷战28.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A. 与世界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B. 倒向苏联一边C. 用和平其处的方针指导外交工作D. 反对两极格局【
29、答案】A【解析】 “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签订的外交条约,与世界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A正确;B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含义;C是20世纪50年代外交方针;D不是材料“另起炉灶”含义,排除。29.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C. 不结盟运动 D. “上海五国机制”【答案】B【解析】本题以万隆会议为切入点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此题只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亚非人民”就可轻易得出结论:万隆会议,因为其他几个
30、选项中涉及到的国家都不止亚非国家的范围,故B项正确,排除ACD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万隆会议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A. 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 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 联合美国对抗苏联【答案】B【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交策略调整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是为经济建设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均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联合美
31、国对抗苏联不符合史实,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阅读下面两幅英、美政治体制示意图:材料二 美、英国家政体比较表:美国美国英国国家元首名称总统国土产生方式选举世袭任职任期制终身制权限有实权无实权政府首脑名称总统首相材料三 变法运动的目标是救亡图存、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这深刻触及了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是爱国、进步的变法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是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也是清王朝内部“帝党”向“后党”夺权的斗争。(1)材料一、二说明美国、英国分别是什么政体?指出与此相
32、关的美国和英国两国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曾经试图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结果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政体: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律文件:美国1787年宪法;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2)说明: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自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3)失败的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袁世凯的背叛;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教训:在当时的中国,
33、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言之成理且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政体:由材料一中的“总统”和三权分立的示意图可得出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由材料一中的“君主”、“内阁”和“上院”、“下院”等可以得出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国的法律文件分别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英国的1689年权利法案。(2)说明: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中跟美国总统相关的条文可知,为了限制总统的权力,美国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自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3)失败的原因:题
34、目说的是中国维新变法失败,其原因应该从敌、我以及敌我力量的对比三个角度回答,具体来说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袁世凯的背叛;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教训:需要结合维新变法失败这个史实来回答,具体来说,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
35、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实践说明作者观点的依据。(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图2”事件出现的主要因素。(3)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你有何认识?【答案】(1)观点:新中国在外交上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2)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因素:苏联威胁,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等。(3)方针:独立
36、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认识: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解析】(1)由材料“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可见新中国在外交上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小问,新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1954年参加了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了万隆会议。(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图一反映了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二反映1972年尼克松访华,它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图三反映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它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标志。第二小问,关于
37、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因素,首先要承认它符合中美双方国家利益,具体作答要从苏联、美国、中国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等多角度分析。(3)第一小问,材料“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第二小问,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调整的角度作答。33.关于中外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有一批人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亡的感情使他们感觉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才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然也有学者
38、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我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材料二 我国1962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第一章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1992年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的第一章是“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推断这两种观点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2)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推断材料二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各自所用的史观,分别分析其史实依据。
39、(4)据材料并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答案】(1)鸦片战争: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民族主义、民族危机、社会形态改变)的角度。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近(现)代化(文明)的角度。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创办新式海军和学堂;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答对2点即可)(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1962年教材:革
40、命史观。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92年教材:全球(整体)史观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4)历史分期可以从不同的史观或角度来标示或划分;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史学家对历史分期的叙述和认识却带有主观色彩。(言之有理,皆可得分。答对1点即可)【解析】(1)这一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首先要确定两种观点的角度,然后用事实说明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相应的,这之后,中国开始了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民族危机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开端所用的角度是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民族主义、民族危机
41、、社会形态改变)的角度。具体来说,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使得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中国战败后,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且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把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观点,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前后中国最主要的变化是开始了各方面的近代化,所以这是从近(现)代化(文明)的角度来确定的。具体来说,根据所学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近代化;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创办新式海军和学堂;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42、。(2)题目是要求“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即可。通过辛亥革命,中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上都是从政治转型的角度来考虑的。(3)材料二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分别是1962年教材认为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92年教材认为是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具体来说,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所以用的是革命史观;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所以这里用的是全球(整体)史观。(4)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来思考。上述关于历史分期的问题问的是用了什么角度或者史观,这可以得出历史分期可以从不同的史观或角度来标示或划分;根据上述不同的观点可以得出,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史学家对历史分期的叙述和认识却带有主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