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儒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三教合一的背景和过程。2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并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并比较其异同。3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的深远影响。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知识点一 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1)儒学吸收 、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佛教吸收 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3)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主张,又称
2、“三教合一”。儒学三教合归儒佛教3唐朝(1)统治者奉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三教并行韩愈“三教合一”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也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但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体系。知识点二 程朱理学1背景: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2形成: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佛道思想3代表人物及主张二程朱熹 哲学观(核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理之源在于天理 伦理观把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天理就是,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提出心性论,强调“”
3、天理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认识论提出“”的认识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4.影响(1)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 ,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3)朱熹编著的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4)朱熹的思想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形成了“”学派。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学官方哲学程朱理学的内涵知识点三 陆王心学1内容代表哲学观认识论 陆九渊(南宋)“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明朝)宣扬“
4、、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理致良知心外无物2.影响(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教育宋明理学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史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 解读 从“人性”角度对“理”进行阐释;从伦理道德角度对“理”进行阐释。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什么?体现在社会上又是什么?【提示】体现在人身上:人性。体现在社会上: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
5、。史料二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集 解读 处的“心”体现了王阳明获得天理的方法。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王阳明得“理”的方法。【提示】主张“致良知”,强调内心反省,而不必外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本质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存天理,灭人欲”,维护专制统治相同点内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继承孔孟“仁”、“礼”思想,是儒学发展的新形式理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道德论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人应以“内心”的
6、自修、自省,恢复良知不同点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等,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思想。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理学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和禁欲主义思想,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2影响(1)积极具有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
7、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宋明理学还存在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等观念。课堂小结
8、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 1.北宋二程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2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3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 堂 达 标 提 素 养 1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记述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唐代慧能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C受到
9、理学的批判D呈现中国化D“助王化于治道者也”“欲修行,在家亦得”“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说明佛教的发展需依托儒学推动佛教的中国化,故选 D 项;材料认为佛教要想在中国发扬光大必须依托儒学,排除 A 项;材料并未提及佛学的受众及其学说的平民化,排除 B 项;理学吸收佛学的思想,且材料未提及理学对佛教的态度,排除 C 项。2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提出“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以此倡导()A人性本善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C格物致知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B 材料中二程把儒家伦理道德等同于天理,从哲学角度论证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合理性,故 B 项正确。3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10、A李贽 B孟子C朱熹D王阳明C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故选 C 项。4“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C 从材料信息看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中国出现了更多的“仗义死节之士”,说明程朱理学有利于塑造中国人的价值信仰,C项符合题意。5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提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他是()A老子B程颢C朱熹D陆九渊D 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思
11、想,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与题意相符,因此 D 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均可排除。6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B 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王阳明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阶级属性决定了其思想主张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明朝的封建统治危机。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
12、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在王阳明(14721529)生活的时代,很多人对笼罩在社会之上的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已经相当反感。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在他离开人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便是:“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吾心,良知也。光明,已致良知也。”葛兆光中国思想史(1)宋代使理学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集大成者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2)结合材料二,王阳明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
13、与影响。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集大成者是朱熹,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信息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本心”“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光明,已致良知也”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背景”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影响”可从统治者的角度入手分析。答案(1)人物:朱熹。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主要思想:注重从自己的内心活动出发去认识事物;知行合一、致良知。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理学的烦琐。影响:通过自我反省,加强道德自律,注重社会秩序,维护封建专制。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