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测试题第六周(小班).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11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测试题第六周(小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测试题第六周(小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测试题第六周(小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测试题第六周(小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测试题第六周(小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测试题第六周(小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题6分,共48分)1.(2012年课标全国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2012年大纲全国卷)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

2、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3.(2012年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4.(2011年大纲全国理综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2011年海南卷)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3、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6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A.和B. C.D.或 7.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8.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

4、线和“S”型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二、非选择题(共52分)9.(2012年课标全国卷15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5、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10.(12分)某养鱼专业户承包了一个鱼塘,只放养了一种鲢鱼,尽管给鱼提供了很好

6、的生活条件,但是每年鲢鱼的产量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数量不能增长,请你根据所学的原理分析解决以下问题:(1)鲢鱼的数量稳定在一定数值不能增产,说明鲢鱼数量增长呈 曲线。(2)鲢鱼不能增产的原因是 。(3)增产的办法是 ,理由是 。11.(15分)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为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1)甲图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B表示,D表示。(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由组成,在此结构中信号传递方式为。(3)在乙图中液体叫做,可从中释放到中的物质是,此释放过程的方式是,这体现了细胞膜的。(4)丙图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12. (10分)某学

7、生在测定一个生物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原始森林中的山毛榉的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样 方第一样方第二样方第三样方个体数354请回答:(1)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2)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原因是 (4分)。第六周高二生物测试答案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有利于利用不同层次的太阳能;群落中植物的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乔木层植物的疏密

8、程度会影响草本植物接受光照的强度,会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答案:D。4解析:任何一个群落中的动物都有分层现象,因而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也不例外,都具有分层现象。答案:A。物种群的集合,一般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5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正确。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种类、数量及优势种等不断变化,B正确。初生演替是生物种类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演替速度较次生演替慢,C正确。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D错误。答案:D。 6A 7D 8B9解析:(1)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雌鹿和雄鹿是同一种群。(2

9、)生物群落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草、鹿、兔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3)据鹿角效应 “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可推知一群有两种形态的食草动物更容易被捕食。对应到模拟实验为:甲组:2个相同的项圈(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乙组:2个相同的棍棒(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 ;丙组:1个项圈和1个棍棒(猎物不相同)不符合假说,猎物容易被捕食,狗很快叼回。故从因变量时间来看,丙组平均时间甲组=乙组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故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应当“相

10、同”。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填食草动物也可以。答案:(1)同一(2)群落(3)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10答案:(1)“S”型 (2)在有限的空间内,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 (3)混合放养 鱼塘生态系统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分上层、中层、下层。鲢鱼生活在上层;草鱼生活在中层,以水草为食;青鱼、鲫鱼、鲤鱼在最下层,是杂食性。它们的食物不同,这样采用混合放养,既可以占用不同空间,又可节省饵料,还能增产11【答案】(1)传入神经传出神经(2)突触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组织液(或“细胞间隙液”)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胞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GFH12解析:取样调查法测定植物种群密度时,实际上是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因此该同学的测定结果为:=0.16 株/m2。在本实验中测定的结果并不可靠,原因有二:一是样方数目太小,使计算结果不准确;二是样方太小,因为测定的是山毛榉的种群密度,山毛榉是高大乔木,样方为25 m2太小,应为100 m2。答案:(1)0.16株/m2 (2)不可靠 选取的样方数目过少,每个样方的面积太小 -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