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十二)细胞的增殖(40分钟100分)一、基础全面练(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明显减少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解析】选C。ATP与ADP在细胞内的转化十分迅速,使细胞内ATP与ADP的含量处在动态平衡中,因此,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
2、减少。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两个新细胞的形成方式如下图所示。产生图中囊泡的结构及囊泡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分别是()A.内质网;蛋白质、磷脂B.高尔基体;蛋白质、磷脂C.内质网;纤维素、果胶D.高尔基体;纤维素、果胶【解析】选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细胞壁开始形成时,先在两个新细胞间出现许多囊泡,其中含有形成细胞壁的物质纤维素和果胶。3.(2013海南高考)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1)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2)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行为。(3)细胞周期中,间期持续的时间长。【解析】选B。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A项,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而是一个虚拟的平面,用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的,故错误。B项,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时解旋需要解旋酶,故正确。C项,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中期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故错误。D项,在细胞周期中间期大约占90%95%,分裂间期长,分裂期短,故错误。4.(2015泸州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4、A.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解析】选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特点。5.(2015乐山模拟)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
5、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能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纺锤体【解析】选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说明在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提供能量的线粒体、进行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和形成细胞壁的高尔基体等;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纺锤体。6.右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在甲乙时期C.乙甲时期,细胞
6、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选B。从图示看出,乙甲为间期,甲乙为分裂期,则DNA数目加倍发生于乙甲,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甲乙时期;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在甲乙时期;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而高尔基体活动旺盛发生在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7.(2015长沙模拟)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下图所示。已
7、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C.ce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解析】选B。b点时大量利用UdR,说明此时细胞大量合成RNA;d点到e点,TdR仍被利用,说明该阶段仍合成DNA,e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即ce段;上图分裂间期大于14 h,结合题干中“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则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
8、粒倍增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解析】选B。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均发生在间期;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间期。9.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低等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中心体B.纺锤体、赤道板、染色体、叶绿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中心体D.细胞壁、核糖体、染色体、细胞板【解析】选C。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可看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9、赤道板是虚拟的,并不是细胞的结构。【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B,由于审题不细心,忽略了“低等”植物细胞,误以为植物细胞都没有中心体,实际上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二、能力培优练(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0.(2015自贡模拟)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解析】选A。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
10、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原则,分裂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中的DNA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含有放射性,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共用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DNA的一条链被标记,也就是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A正确。11.(2015广元模拟)如图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目,图乙为该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乙的核DNA含量对应图甲中的8B.图乙的核DNA含量对应图甲中的48C.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图甲中DNA含量为4的细胞数目会减少D.图甲表明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因为间期细胞数目多【解
11、析】选B。图乙为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示意图,核DNA含量对应图甲中的8,A正确、B错误;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图甲中DNA含量为4的细胞数目会减少,C正确;图甲表明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因为间期细胞数目多,D正确。三、大题规范练(共2小题,共43分)12.(20分)(2015绵阳模拟)下面左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右图是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填空:(1)左图中实线代表了的变化。(2)左图中AB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3)用左图中的字母填空: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是和时期的
12、过程不同。(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处于左图中的段。(5)右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相当于左图的(填字母)时期。该细胞此时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解析】(1)根据曲线变化特点判断左图中实线代表核内DNA含量变化,而虚线代表核内染色体数的变化。(2)左图中AB段代表细胞分裂的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代表的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DE段代表的后期;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于前期(BC段)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的不同和
13、末期(EF段)子细胞形成的方式的不同。(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处于左图中的BD段。(5)右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左图的DE时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答案:(1)核内DNA含量(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CDDEBCEF(4)BD(5)后DE80844【知识总结】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加倍”成分或结构时期原因DNA间期DNA复制染色体后期着丝点分裂中心体间期中心体复制13.(23分)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是细胞进行有丝
14、分裂的期,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由发出形成纺锤体,而且排列在赤道板上。(2)该细胞有染色体条,1和2是,通常1和2所携带的遗传物质(选填“相同”或“不同”)。(3)该时期的上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4)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每个细胞中,有染色体对,即条;有DNA分子个。(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位置会不断运动变化,为了探究引起染色体运动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有关。实验材料用具:长出了根和叶的洋葱、相差显微镜(能观察活体细胞的生长、运动、增殖情况及细微结构)、切片机(能够将生物组织切成很多很薄的切片)、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清水、吸水纸、染色剂(其浓度不
15、影响细胞活性),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提示:秋水仙素的作用速度非常快,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作用的即时效果可以在相差显微镜下看到)。实验原理:。方法步骤:a.切取洋葱23 mm根尖数根,平分成两组,分别,用切片机将每根洋葱的根尖纵切成薄片,染色,制成临时装片。b.在A组盖玻片的一侧滴上少量,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标本浸润在中;B组盖玻片的一侧滴上等量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标本浸润在清水中。c.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运动,并记录结果。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a.,则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无关;b.,则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有关。【解析】(1)图示细胞中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
16、。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位置,为有丝分裂的中期。(2)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1和2是复制而来的姐妹染色单体,通常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3)该细胞的上一个时期为前期,前期的特点表述注重“两消两现一散乱”。(4)该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将有2对即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5)实验的思路:在正常细胞中,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子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运动,这一现象在相差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秋水仙素能够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洋葱根尖细胞,不存在纺锤丝,故可以在相差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探究染色体运动与纺锤丝的关系。答案:(1)动物中中心体星射线着丝点(2)4姐妹染色单体相同(3)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4)244(5)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丝(体)的形成;对细胞染色后,可以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的运动a.编号为A和Bb.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秋水仙素溶液a.如果A、B两组的染色体在分裂后期都向细胞两极运动b.如果B组的染色体在分裂后期向细胞两极运动,A组染色体在分裂后期不向两极运动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