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考点说明:1.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单元阅读内容“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少年皇帝” 基础过关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时代背景(1)政治:诸侯兼并争霸,礼坏乐崩;民众渴望统一。(2)经济: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 , 迅速发
2、展。(3)文化:出现 局面,各种思想流派比较活跃。(二)功绩1.统一六国(1)经过:采用 战略,先后消灭 等六国。(2)影响:结束春分裂割据局面;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政治上:中央建立建立 制度,地方推行 制度,其要害在于 。(2)文化上:统一 ,以 为统一的文字;(3)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与 ;(4)交通上:修筑以 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其中陆上交通由 、 等组成;(5)军事上:北击 ,南征百越,修筑长城。3.暴政:(1)表现:焚书坑儒:目的在于维护专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同一,但限制思想,摧残文化
3、。修筑长城:客观上有利于抵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但百姓徭役增加,阶级矛盾激化。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增加了百姓负担,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2、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的出现1.主要表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2.出现的原因(1)隋朝结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唐初统治者吸收隋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3)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4)唐太宗雄才大略(二)唐太宗
4、采取的措施:(1)政治方面:选官 ;用人 ;虚怀纳谏;完善 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实行 政策,不夺农时,推行 制,轻徭薄赋,强调“ ”思想。(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制定 体现仁义为本, 为末的原则。(4)文化方面:主张 治国,崇儒尊孔。完善制 度,进士科人才济济。(5)民族关系:采取“ ”的开明策略,对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措施:东突厥地区设置 ,西突厥地区设置 ,对西北地区各族首领的后嗣采取 制度;与吐蕃族首领实行 政策。(6)对中外交往:采取 的开放政策。设置 接待各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7)对外来宗教:采取宽容的政策,提出“ ”。由于对外来文化采取“ ”的方针
5、,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远色彩,促进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平定国内叛乱,维护国家统一1平定三藩之乱(1)起因与过程:平西王 ,平南王 ;靖南王 ,起兵反清。康熙帝起用汉将,历时 年。 (2)影响:加强了对南疆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南疆的稳定。2接管台湾(1)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据守台湾坚持抗清。其后人割据台湾,不利于国家统一。(2)经过:1681年,以 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克 , 降清。在台湾设 ,隶属福建省。(3)影响: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了东南海防。3平定准噶尔叛乱(1)原因: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 征服
6、南疆回部,与 勾结,提出脱离清朝。(2)经过:康熙帝下令叛,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 、 战役的胜利,叛乱平息。(3)影响:加强了对蒙古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定。(二)推行文化宽容政策,缓和社会矛盾1崇尚汉族儒家文化(1)表现:祭拜孔庙,亲书“ ”;恢复 ,延揽汉族文士。(2)影响: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接受汉族先进知识文化;利用儒学尊孔,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2、尊重喇嘛教(1)表现:在蒙藏地区特封 、 、 、 四大活佛,直辖于清廷。(2)影响: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有效管理,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三)反击沙俄侵
7、略,捍卫国家主权1原因: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 、 等据点。2性质: 战争。3、结果:俄国战败,被迫接受中国谈判建议; 年,中俄双方签订 。(1)性质: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 性质的边界条约。(2)影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 和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俄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4、影响:巩固了东北边疆,捍卫了国家主权;也是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拓展延伸1.总评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意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开创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在封建统治功过参半:一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
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另一方面,实行暴政,秦短命而亡。总之,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特点与影响(1)含义: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体现在皇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一切服从于中央(2)特点:皇权至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没有独立性;皇帝直接任免主要官吏。(3)影响: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恶化了人民的处境。3.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1)民族团结政策
9、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2)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4总评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完善了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升平景象,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他的为君之道特别是纳谏、用贤之风,晚年的反省也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借鉴。总之,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中
10、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5.评价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的统治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位期间认真吸取隋亡教训,确立一系列方针政策,调整生产关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大唐盛世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促使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繁荣阶段;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特别是晚年的自我反省,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和典范,对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6.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1)功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造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
11、基础。(2)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世界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中国落后埋下了隐患。7总评康熙帝康熙统治时期,中国成为疆域辽阔、统一繁盛的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伸向中国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开始了封建社会新的相对稳定时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通过平定叛乱和对外反侵略等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捍卫了国家主权的完整,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他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战败隐患。总之,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所创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8.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2)是否调整整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3)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